李根湯

LI G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心經 17%
脾經 15%
肝經 15%
胃經 10%
腎經 9%
膀胱經 7%
膽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李根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李根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痰濁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半夏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可有效清除濕濁痰涎,使肺氣宣暢,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2. 和胃降逆:半夏還有和胃降逆的功效,可以緩解濕熱痰濁引起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李根湯中加入半夏,可協同其他藥物,達到和胃降逆、止咳化痰的功效。

總之,李根湯中加入半夏,不僅能燥濕化痰,更能和胃降逆,可有效改善濕熱痰濁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是治療此類疾病的常用藥物。

李根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李根湯主要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正好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經血運行,緩解疼痛。
  2. 和血潤燥:當歸能滋養血脈,潤澤肌膚,對於因血虛所致的皮膚乾燥、面色蒼白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李根湯中加入當歸,可起到和血潤燥的作用,使整體療效更佳。

李根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滯之效。李根湯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脾虛濕困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白芍能緩解肝氣鬱結,促進血行,調和氣血,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斂陰止痛:白芍可斂陰止痛,並能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李根湯中常加入白芍,不僅可以緩解肝鬱氣滯導致的疼痛,同時也能起到斂陰止痛的效果,加強治療效果。

李根湯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李根湯主要用於治療水腫,而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排除多餘水分,達到消腫的效果。
  2. 健脾益氣:茯苓同時具備健脾益氣之功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水液運化,從根本上改善水腫的病因。

因此,李根湯中加入茯苓,能有效地利水滲濕,健脾益氣,達到治療水腫的目的。

李根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桂枝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通陽活血的作用。李根湯常用於治療寒邪客於脾胃,導致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桂枝的溫陽散寒之性,可驅散寒邪,溫暖脾胃,緩解患者不適。
  2. 調和營衛: 桂枝能調和營衛,使氣血流通,促進血液循環。李根湯中加入桂枝,可以幫助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並有助於減輕寒邪對人體的影響,達到溫陽散寒、扶正祛邪的效果。

李根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可抑制細菌生長,對於李根湯所針對的熱毒蘊結、濕熱下注等病症有顯著療效。
  2. 涼血止血: 黃芩亦有涼血止血之效,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出血症狀,對於李根湯治療的某些出血性疾病也有輔助作用。

總而言之,黃芩的加入,不僅能清熱解毒,更能涼血止血,與李根湯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李根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李根湯中可能包含其他藥性較烈或偏寒偏熱的藥材,甘草可以中和其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使藥效更溫和。
  2. 增強藥效:甘草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緩解疼痛、抗炎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可以增強其藥效,達到更好的療效。

總而言之,甘草在李根湯中發揮著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關鍵作用,是方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李根湯

中藥方劑組成: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主治功效:

寒邪之氣上衝,正衝擊著心臟。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桂枝:性溫味辛,入肺、心、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溫經通脈、散寒止痛、調和營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關節炎、痛經等症狀。
  2. 甘草:性甘味平,入脾、肺、心經,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氣喘、咽喉疼痛等症狀。
  3. 白芍:性微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鎮痙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等症狀。
  4. 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和胃止咳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痰濕阻滯、咳嗽氣喘、嘔吐呃逆、胃脘疼痛等症狀。
  5.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等症狀。
  6.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脾虛腹瀉、失眠多夢等症狀。
  7. 黃芩:性苦寒,入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疼痛、痢疾等症狀。

總結:

李根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由桂枝、甘草、白芍、半夏、當歸、茯苓、黃芩組成,具有寒邪之氣上衝,正衝擊著心臟的功效。李根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上逆,心悸怔忡,胸悶氣短,嘔吐泄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半夏(湯洗)半兩,當歸1分,芍藥1分,茯苓1分,桂枝1兩,黃芩1分,甘草(炙)1分,甘李根白皮2合。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5錢匕,加生薑4片,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
八味李根 湯(《醫學入門》卷四)、甘李根湯(《東醫寶鑒·雜病篇》卷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部不適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最好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李根湯, 出處:《千金》卷五。 組成:李根18铢,桂心18铢,芒硝18铢,甘草1兩,麥門冬1兩。 主治:小兒暴有熱,得之2-3日。

李根湯, 出處:《活人書》卷十六。 組成:半夏(湯洗)半兩,當歸1分,芍藥1分,茯苓1分,桂枝1兩,黃芩1分,甘草(炙)1分,甘李根白皮2合。 主治:傷寒氣上衝,正在心端。

李根湯, 出處:《傷寒總病論》卷二。 組成:半夏半兩,桂枝1分,當歸1分,芍藥1分,黃芩1分,甘草1分,人參1分,茯苓3分。 主治: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衝,正在心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