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照湯

LI ZH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心經 17%
肝經 16%
脾經 14%
膽經 6%
腎經 6%
胃經 5%
膀胱經 5%
小腸經 5%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離照湯中包含琥珀,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散結的功效。離照湯主治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琥珀有助於開竅醒神,使患者恢復神志。
  2. 安神定驚: 琥珀還具有安神定驚、鎮心安神的作用。離照湯中常配伍其他安神藥物,琥珀能起到協同作用,增強安神定驚的功效,使患者心神安定,避免驚厥發作。

離照湯中包含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涼血止痛: 丹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的功效。離照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瘡瘍腫痛、跌打損傷等,而丹參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
  2. 配伍相宜,增效減毒: 離照湯中其他藥物,如赤芍、生地等,均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與丹參相配伍,可增強其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同時也能降低單味藥的毒副作用。

離照湯中包含硃砂,主要源於其鎮心安神之效。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古人認為其能鎮心降火,平息躁動,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硃砂還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治療熱毒引起的口瘡、目赤腫痛等症狀。因此,離照湯中使用硃砂,旨在通過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離照湯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寧心安神: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定志、寧心安神之效。離照湯治療心悸失眠、心神不安等症,而茯神可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有助於穩定心神,恢復睡眠。
  2. 健脾益氣,助藥力:茯神兼具健脾益氣之功,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離照湯中其他藥材如黃芪、人參等,多具有補氣作用,茯神可輔助其健脾益氣,使藥效更佳,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離照湯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 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滋陰潤燥之功效。離照湯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柏子仁可起到安神定志、改善睡眠的作用,使患者心神寧靜,緩解焦慮不安。
  2. 潤燥滑腸: 柏子仁兼具潤腸通便之效,可緩解燥熱所致的便祕症狀。離照湯中常配伍其他清熱瀉火藥材,如黃連、黃芩等,柏子仁的潤燥作用可減輕瀉火藥的燥性,避免損傷脾胃,並促進腸道蠕動,使瀉火藥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離照湯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理氣止痛: 沉香性溫,入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離照湯主治陽虛寒凝,寒邪阻滯經脈,所致的脘腹冷痛、肢冷畏寒、大便溏泄等症狀。沉香可溫陽散寒,驅除寒邪,溫暖脾腎,緩解疼痛。
  2. 行氣止痛,溫腎助陽: 沉香氣味辛溫,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疏通經絡,緩解寒凝氣滯引起的腹痛、腰痛等。此外,沉香還可溫腎助陽,改善陽虛寒凝導致的陽痿、早泄、宮寒不孕等症狀。

因此,沉香在離照湯中起到溫陽散寒、理氣止痛,行氣止痛、溫腎助陽等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離照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離照湯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機不暢,而陳皮能理氣降逆,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二、行氣止痛:陳皮能行氣止痛,對於離照湯所治的疼痛症狀,如腹痛、胸痛等,能起到緩解的作用。

總之,陳皮在離照湯中起到了理氣健脾、行氣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和疼痛症狀。

離照湯中包含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離照湯主要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青皮的疏肝理氣作用,可以幫助緩解肝氣鬱結,暢通氣機,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2. 消食健脾,和胃降逆:青皮還具有消食健脾、和胃降逆的作用。離照湯中往往會加入一些具有消食健脾功效的藥物,如麥芽、神曲等。青皮與這些藥物配合,可以更好地促進消化,消除積食,改善胃腸功能,達到和胃降逆的效果。

離照湯中加入鬱金,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鬱金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行氣止痛、解鬱消癥的功效。離照湯多用於治療血瘀阻滯、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鬱金可助其行氣活血,緩解疼痛症狀。
  2. 清熱解毒:鬱金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清熱涼血、消腫止痛。離照湯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黃芩、梔子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離照湯中加入燈心草,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利濕:燈心草味甘淡,性寒,入心、膀胱經,具有清心火、利小便的功效。離照湯主要針對熱證,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淋痛等症狀,燈心草可清熱利濕,配合其他藥物,有效改善上述症狀。
  2. 利尿通淋:燈心草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排出濕熱,緩解尿道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適。在治療淋證方面,燈心草與其他利尿通淋藥物協同作用,可達到更好的效果。

離照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解毒的功效。離照湯主治寒邪客於中焦,導致脾胃虛寒,症見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生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改善上述症狀。
  2. 調和藥性:離照湯中含有寒涼藥物,如石膏、知母等,生薑的溫性可以中和寒涼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寒涼藥物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提高藥效,減少副作用。

主治功效


離照湯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離照湯主治「心脹」,症見「煩心短氣,臥不安」。其病機為「心本純陽,寒邪來犯,陰陽相戰」。治療原則為「發其神明,摧蕩邪氣,使浮雲不能蔽日,自然離照當空,太陽之火不煩補助也」。

治療原理分析

離照湯由琥珀、丹參、硃砂、茯神、柏子仁、沉香、陳皮、青皮、鬱金、燈心草、姜皮組成。方中藥物多具有安神、行氣、活血的功效,旨在針對「心脹」的病機,調整陰陽平衡,恢復心臟正常的生理功能。

  • 心主神明,陽氣之府: 心為君主之官,主神明,統攝全身的生理活動。心陽充足,則神志清晰,氣血運行通暢。
  • 寒邪侵襲,陰陽失衡: 寒邪屬陰,易傷陽氣。當寒邪侵犯心臟,會導致心陽受損,陰陽失衡,出現「煩心短氣,臥不安」等症狀。
  • 安神定志,調和陰陽: 硃砂、琥珀、茯神、柏子仁皆有安神定志之效,能穩定心神,緩解煩躁不安。
  • 行氣活血,疏通經絡: 沉香、陳皮、青皮、鬱金、姜皮可行氣活血,疏通經絡。氣血運行通暢,則心臟功能得以恢復。
  • 丹參活血,燈心清心: 丹參活血祛瘀,有助於改善心臟的血液循環。燈心草清心利水,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

綜上所述,離照湯通過安神、行氣、活血等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發其神明,摧蕩邪氣」的目的,使心臟陰陽恢復平衡,從而治療「心脹」之症。

組成解析

方劑組成部分進一步說明了其治療原理:

  • 琥珀、丹參、硃砂: 三藥合用,活血化瘀,安神定驚,針對心血瘀滯及神志不安之病機。
  • 茯神、柏子仁: 養心安神,補益心氣,針對心氣不足、心神失養之病機。
  • 沉香、陳皮、青皮、鬱金: 行氣解鬱,疏肝理氣,針對氣機鬱滯之病機。
  • 燈心草: 清心利水,減輕心臟負擔。
  • 姜皮: 溫中散寒,助陽化氣,協助諸藥發揮作用。

此方以安神、行氣、活血為主要治療手段,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恢復心臟陰陽平衡,改善氣血運行,從而治療心脹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琥珀1錢,丹參3錢,朱砂5分,茯神3錢,柏仁2錢,沈香5分,廣皮1錢,青皮1錢,鬱金2錢,燈心3尺,薑皮5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心胸煩熱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離照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四。 組成:琥珀1錢,丹參3錢,朱砂5分,茯神3錢,柏仁2錢,沉香5分,廣皮1錢,青皮1錢,鬱金2錢,燈心3尺,薑皮5分。 主治:心脹。煩心短氣,卧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