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化痰丸

小兒化痰丸

XIAO ER HUA T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藥成方配本》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肝經 23%
心經 14%
脾經 13%
胃經 12%
心包經 4%
膽經 3%
腎經 2%
肺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心包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小兒化痰丸中加入全蠍,是基於中醫理論的考量。全蠍性寒,味辛,歸肝、腎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消腫之功效。

對於小兒痰多咳嗽,尤其是風寒咳嗽、痰稠難咳的情況,全蠍可以起到化痰止咳、止痙平喘的作用。此外,全蠍還有疏通經絡、消炎止痛的功效,對於小兒因痰阻經絡而引起的發熱、肢體痠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需要強調的是,全蠍屬於毒性藥物,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小兒化痰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化痰止咳:白僵蠶味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其能清除肺熱痰濁,有助於緩解小兒咳嗽、痰多等症狀。
  2. 鎮驚安神:白僵蠶亦有鎮驚安神之效,能緩解小兒因痰熱內擾所致的煩躁不安、夜啼等症狀。

總而言之,白僵蠶在小兒化痰丸中發揮化痰止咳、鎮驚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小兒呼吸道症狀,提高療效。

小兒化痰丸中加入薄荷,主要是利用其 疏風散熱、宣肺止咳 的功效。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能清熱解表,疏散風熱,並能開宣肺氣,促進痰液排出。

對於小兒風熱咳嗽、痰多粘稠的症狀,薄荷能有效地 清熱解表,宣肺化痰,幫助患兒恢復健康。此外,薄荷還具有 清涼止癢 的作用,可緩解小兒因咳嗽引起的咽喉癢痛。

小兒化痰丸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之效。小兒易患風寒感冒,導致肺氣不宣,痰液壅滯。桔梗能開宣肺氣,使痰液易於排出,從而達到化痰止咳的效果。

2. 排膿消腫:桔梗亦有排膿消腫的作用,可助於清除呼吸道炎症分泌物,緩解呼吸道腫脹,利於痰液排出。對於小兒因痰液積聚引發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桔梗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小兒化痰丸中加入鈎藤,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

鈎藤味苦性涼,入肝經,能清熱解毒,平肝熄風,適用於小兒因熱邪上擾,導致痰熱壅肺,出現咳嗽痰多、煩躁不安等症狀。

此外,鈎藤還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可以緩解小兒因痰熱內擾而引起的煩躁、失眠等症狀。

因此,小兒化痰丸中加入鈎藤,可以起到清熱化痰、平肝熄風、鎮靜安神的作用,有效緩解小兒痰熱證的症狀。

小兒化痰丸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小兒因熱邪犯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粘難咳等症狀,川貝母能有效清熱化痰,使痰液稀薄易咳出。
  2. 滋陰潤燥: 川貝母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改善因肺燥所致的咳嗽乾咳、咽喉乾燥等症狀。對於小兒因肺陰不足而引起的咳嗽,川貝母能滋潤肺陰,緩解咳嗽症狀。

綜上所述,川貝母在小兒化痰丸中起到清熱化痰、滋陰潤燥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小兒咳嗽痰多等症狀。

小兒化痰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專為小兒化痰咳嗽而設計。其組成中包含天南星,這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具有獨特的療效。天南星性溫,味辛、苦,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散結止痛的功效。其能有效去除體內的痰濁,促進呼吸道的通暢,對於小兒因寒濕所致之咳嗽、哮喘等症狀特別有效。

此外,天南星所含的有效成分還具有抗炎和鎮咳的作用,能夠減少喉部的刺激,緩解咳嗽帶來的不適。由於小兒的身體較為虛弱,對於藥物的吸收與耐受性也相對敏感,因此,使用天南星時需要適量,以避免引起副作用。同時,應根據小兒的具體病情,配合其他中藥材,以達到協同增效的效果,從而更加安全有效地改善小兒的健康狀況。

小兒化痰丸中加入天竹黃,主要源於其清熱化痰之功效。天竹黃性寒,味苦,歸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涼血止血之效。

針對小兒咳嗽痰多,尤其是熱痰、黃痰,天竹黃能有效清熱化痰,並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止咳平喘的功效。因此,天竹黃在小兒化痰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幫助緩解小兒咳嗽痰多的症狀。

小兒化痰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是利用其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的功效。

陳皮性溫,味辛、苦,歸脾、肺經,能疏肝理氣,燥濕化痰,健脾和胃。對於小兒痰多咳嗽,多因脾胃虛弱,痰濕內阻,或感受外邪,肺氣不宣所致。陳皮能理氣化痰,使肺氣宣暢,痰液易於排出,同時還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源上解決痰濕內阻的問題。因此,陳皮是治療小兒化痰咳嗽的常用藥物之一。

小兒化痰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咳嗽和痰多的症狀。在其組成中,硃砂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硃砂又名汞朱,是由天然礦物質經加工而成,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其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清熱安神、化痰止咳的功效。由於小兒的脾胃功能較弱,容易受到外邪侵襲而產生痰濕,硃砂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熱毒,促進痰液的排出。

此外,硃砂在適量使用的情況下,可以增強方劑的療效,改善小兒的睡眠質量,減少咳嗽發作的頻率。小兒化痰丸中硃砂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針對性,還有助於調和其他藥材的效用,使整體方劑更加協調。然而,因為硃砂含有汞的成分,使用時必須謹慎,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總體來說,硃砂在小兒化痰丸中的運用,體現了傳統中醫對於藥材配伍的深刻理解和辯證施治的智慧。

小兒化痰丸中加入神麴,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神麴性味甘溫,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功效。小兒脾胃嬌嫩,容易積食,導致痰液粘稠難以咳出。神麴能促進消化,減少積食,從而達到化痰的目的。
  2. 行氣散結: 神麴還具有一定行氣散結的作用。小兒咳嗽,除了積食之外,也可能與氣滯血瘀有關。神麴能行氣散結,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進而緩解咳嗽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名為「小兒化痰丸」,專治小兒「風痰咳嗽」,其傳統功效以「泄風化痰」為核心,針對風邪挾痰上擾肺系所致之咳痰、痰鳴、驚搐等證。以下從主治與組方邏輯分述: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1. 風痰咳嗽之病機
    「風痰」為外風引動內痰,或肝風內動夾痰上壅所致。小兒臟腑嬌嫩,易感風邪,肺氣不宣則咳嗽;痰隨風動,阻滯氣道,可見痰聲漉漉、甚至驚風煩躁。此方針對風痰壅盛之證,既疏外風,又息內風,兼化痰涎。

  2. 主治症狀推衍
    從組方推測,除咳嗽痰多外,可能伴見:

    • 痰色白或黃稠(風熱或風寒化熱)
    • 夜啼不安、輕微驚搐(風痰擾神)
    • 舌苔膩、指紋青紫(痰阻絡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組方結構與配伍思維

全方以「息風化痰」為主線,兼顧「宣肺開竅」,可分為三類藥群:

  1. 息風止痙

    • 全蠍、僵蠶、鈎藤:三味皆入肝經,協力平肝息風。全蠍善通絡解痙,僵蠶兼化痰散結,鈎藤清熱息風,針對風痰引發之驚惕、抽搐。
    • 薄荷:辛涼透表,疏散風熱,兼利咽喉,助解外邪。
  2. 化痰開竅

    • 膽南星、天竺黃、川貝:膽星燥濕化痰、息風定驚;天竺黃清化熱痰、涼心定驚;川貝潤肺化痰,三味共除痰熱蒙蔽。
    • 飛腰黃(雄黃)、飛朱砂:傳統用於豁痰開竅、鎮心安神,但現代需注意毒性,古方取其「痰壅神昏」時醒神之效。
  3. 理氣宣肺

    • 桔梗、廣皮(陳皮):桔梗宣肺祛痰,載藥上行;陳皮理氣健脾,杜絕生痰之源。
    • 六曲(神麴):消食和胃,防痰食互結,助運化以截痰源。

(二)製法與劑型設計

  • 鈎藤煎汁為糊:取其息風之力滲透全方,強化止痙之效。
  • 六曲粉打糊:既為黏合劑,又兼消食導滯,符合小兒「脾常不足」之體質特點。
  • 丸劑緩圖:小丸便於服用,且漸次釋藥,適合痰證需持續化解的特性。

(三)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透過「外疏風邪—內息肝風—下消痰濁—中運脾胃」的多層次作用:

  1. 風息則痰靜:平息內外風邪,切斷風煽痰升之勢。
  2. 痰化則咳止:化痰藥直接清除有形之痰,疏通肺絡。
  3. 氣順則神安:理氣開宣肺氣,兼以朱砂、雄黃鎮驚(古法),標本兼顧。

總結

此方為典型「風痰並治」之劑,組方緊扣小兒「易驚、易痰、易滯」的病理特點,體現中醫「治風先治痰,痰去風自滅」的辨證思維。唯需注意,雄黃、朱砂等藥現代應用需謹慎調整,然其配伍邏輯仍具參考價值。

傳統服藥法


全蠍4只,僵蠶3錢,薄荷2錢,桔梗2錢,鈎藤3錢,川貝2錢,膽星2錢,天竺黃2錢,廣皮1錢,飛腰黃1錢,飛朱砂5分,六曲粉3錢。
泄風化痰。
上藥除鈎藤、六曲粉外,其餘各取淨末和勻,將鈎藤煎濃汁去滓,和六曲粉打糊為丸,分做60粒,每粒約乾重3分。
每服1丸,開水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兒化痰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咳嗽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小兒化痰丸, 出處:《中藥成方配本》。 組成:全蠍4隻,僵蠶3錢,薄荷2錢,桔梗2錢,鉤藤3錢,川貝2錢,膽星2錢,天竺黃2錢,廣皮1錢,飛腰黃1錢,飛朱砂5分,六曲粉3錢。 主治:泄風化痰。主治:風痰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