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黑散

ZI YANG HE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8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5%
心經 13%
脾經 13%
大腸經 13%
膀胱經 9%
肝經 7%
胃經 7%
心包經 7%
小腸經 7%
三焦經 7%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肝經
胃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5

方劑組成解釋

紫陽黑散中包含麻黃,是基於麻黃的辛溫發散特性,用於治療寒邪束肺、氣道閉塞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發汗解熱、平喘止咳的功效。其辛溫之性可以溫散寒邪,宣肺利氣,使氣道通暢;發汗解熱則可以解除體內寒邪的束縛,使熱邪得以外泄。

對於寒邪束肺、氣道閉塞的患者,麻黃可以溫散寒邪,宣肺利氣,幫助氣道通暢,從而減輕咳嗽、喘息等症狀。因此,紫陽黑散中包含麻黃,是基於麻黃的藥理作用,用以治療寒邪束肺的症狀。

紫陽黑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紫陽黑散以清熱瀉火為主,大黃可有效去除體內積熱,並促進排泄,達到清熱解毒之目的。
  2. 活血化瘀:大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紫陽黑散常用於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病症,大黃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紫陽黑散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杏仁具潤肺止咳之效,且可降氣消痰。紫陽黑散主治肺熱咳嗽,痰多而黏,氣喘胸悶等症,杏仁可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其二,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可宣肺利氣,有助於緩解氣喘。紫陽黑散中包含一些溫燥藥物,如黃芩、知母等,杏仁的加入可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燥熱之氣傷肺。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紫陽黑散主治功效分析

紫陽黑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變蒸時期出現的壯熱症狀,也可用於治療小兒傷寒發熱。

主治症狀:

  • 小兒變蒸壯熱:變蒸是古代中醫對小兒生長發育過程中特定生理現象的稱謂。變蒸期間,小兒常出現發熱、煩躁等症狀。紫陽黑散能有效緩解變蒸引起的高熱不退。
  • 小兒傷寒發熱:紫陽黑散亦可用於治療小兒感受外邪所引起的傷寒發熱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和方劑組成,紫陽黑散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發汗解表,清熱瀉下: 方中麻黃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可以疏散外邪,使熱邪從汗而解;大黃則能瀉下通便,清除體內積熱,使熱邪從大便排出。兩藥合用,一表一裡,使熱邪有出路。

  2. 潤肺止咳,兼顧脾胃: 杏仁能潤肺止咳,緩解變蒸或傷寒可能伴隨的咳嗽症狀。古代醫家認為變蒸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方中可能含有的黑豆(黑散),具有補益作用,有助於調理脾胃功能。

  3. 用藥特點: 古籍中特別提到“燒存性”,這是中藥炮製的一種方法,即將藥物高溫加熱至外表焦黑而內部保持原有藥性。這種炮製方法可以改變藥物的藥性,例如麻黃、大黃、杏仁等經過燒存性後,可以降低其峻烈之性,使其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小兒服用。

綜合各古籍記載,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

  • 紫陽黑散主要針對小兒變蒸壯熱和傷寒發熱,具有解表、清熱、通便的作用。
  • 方劑的配伍和炮製方法,體現了古人對小兒用藥的謹慎態度,力求藥效平和,避免峻烈藥物對小兒造成傷害。
  • 古籍中也提到紫陽黑散“解利熱氣”,說明其除了清熱作用外,還有一定的舒暢氣機的作用。
  • 雖然紫陽黑散在古代應用廣泛,但現代臨床應用時仍需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施治,並應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總結:

紫陽黑散是古代治療小兒變蒸壯熱和傷寒發熱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發汗解表、清熱瀉下、潤肺止咳等作用來實現的。方劑的配伍和炮製方法,體現了古人對小兒用藥的謹慎態度。

傳統服藥法


麻黃1兩(不去節),大黃5錢,杏仁(去皮尖)2錢半。
解利熱氣。
上為散,略燒存性,再以杏仁少許,研膏和之,密器盛貯。
每用1豆許,乳汁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紫陽黑散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因此不宜在發熱期間服用。此外,本方含有大黃,有瀉下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紫陽黑散, 出處:《嬰童百問》卷一。 組成:麻黃1兩(不去節),大黃5錢,杏仁(去皮尖)2錢半。 主治:解利熱氣。主治:小兒變蒸壯熱,亦治傷寒發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