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神散子
HEI SHEN SA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77)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心經 14%
脾經 14%
大腸經 14%
膀胱經 8%
肝經 6%
胃經 6%
心包經 6%
小腸經 6%
三焦經 6%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肝經
胃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黑神散子中加入麻黃,主要原因如下:
- 發散風寒:麻黃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黑神散子治療的疾病多為風寒引起的症狀,麻黃可以幫助驅散體內寒邪,達到治療目的。
- 宣肺通竅:麻黃還具有宣肺通竅的功效,可以通暢鼻竅,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黑神散子中常常加入麻黃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鼻炎、鼻竇炎等疾病的目的。
黑神散子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之效。黑神散子治療的病症多與熱毒、便祕有關,大黃可清熱解毒,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達到清熱瀉火、通便排毒的功效。
- 活血化瘀: 大黃還具活血化瘀之效。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大黃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緩解疼痛。黑神散子部分病症也涉及瘀血阻滯,大黃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黑神散子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原因有二:
- 潤肺止咳: 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黑神散子多用於治療咳嗽、喘息等肺系疾病,杏仁能潤燥止咳,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效。
- 宣肺解表: 杏仁亦能宣肺解表,對於外感風寒所致的咳嗽,能起到解表散寒的作用。黑神散子中若有其他清熱解表藥材,杏仁可輔助其宣肺解表,促進體內寒邪排出。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黑神散子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小兒壯熱」,指小兒體溫熾盛、高熱不退之症。古代醫家認為,小兒陽氣偏盛,外感風寒或內熱壅滯時,易化熱生火,表現為壯熱煩躁。黑神散子以「炒黑」炮製法為核心,取其「黑能入血,炒焦緩性」之義,旨在清熱透邪的同時,避免過於峻烈傷及小兒稚陰之體。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麻黃(去節):
- 性溫味辛,傳統用於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此處取少量(1分),配合炒黑炮製,減其辛散之性,轉為「輕透鬱熱」之用,助小兒腠理開泄,引熱外達。
- 炒黑後可能弱化發汗力,側重「透散伏熱」,避免汗多傷津。
川大黃(銼):
- 苦寒瀉下,本用於攻積滯、瀉實火。此處用量極輕(半分),且經炒黑,峻下之力大減,轉為「微清內熱」與「活血化瘀」之效。
- 推測其目的非通便,而是借炒黑後苦寒性緩,疏導小兒腸胃積滯,間接降低陽明經熱。
杏仁(去皮尖):
- 苦微溫,傳統能降氣止咳、潤腸通便。此處炒黑後,油脂減少,降氣作用增強,可能用於「肅肺降火」,協助麻黃調節肺氣升降,使熱邪從氣分消散。
炮製與配伍原理
- 麩炒黑色:全方藥物炒黑,中醫理論中「黑屬水,入腎血分」,炒焦後藥性偏沉,能引火下行。小兒壯熱若兼見血分鬱熱(如面赤、煩躁),此炮製法可兼顧清血分伏熱。
- 溫酒調服:酒性溫行,少量可助藥力速達病所,同時反佐全方炒黑之沉降性,防藥性過於沉降遏邪。
整體治療邏輯
此方以「清透並行」為核心:
- 透邪:麻黃炒黑輕透表熱,杏仁肅降肺氣,開泄熱邪出路。
- 清裡:大黃炒黑微瀉腸胃積熱,從內分消火勢。
- 調血:炒黑入血分,對壯熱伴隨的血絡鬱滯(如高熱驚厥前兆)或有潛在調節作用。
適用證型推測
可能針對小兒「外寒束表,內熱初起」之壯熱,症見高熱無汗、煩躁哭鬧、大便略乾等,屬表裡同病之輕證。因藥量極輕且炮製緩和,更適合稚陰稚陽之體,避免過汗或過下傷正。
傳統服藥法
麻黃1分(去節),川大黃半分(銼),杏仁1分(去皮尖)。
上以麩同炒黑色,去麩為末。
每服半錢,溫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黑神散子,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組成:麻黃1分(去節),川大黃半分(銼),杏仁1分(去皮尖)。 主治:小兒壯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