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順涼肝散

SI SHUN LIANG G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18%
脾經 18%
心經 14%
膀胱經 7%
腎經 3%
膽經 3%
心包經 3%
胃經 3%
小腸經 3%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四順涼肝散中使用荊芥,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荊芥性辛溫,善於疏散風熱,並能清利頭目,對於肝經風熱所致的頭痛、目赤、頭暈目眩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2. 解表透疹,止癢消風: 荊芥也具備解表透疹的功效,對於風疹、麻疹等疾病,可以促進疹出,減輕瘙癢。同時,其止癢消風作用,對於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四順涼肝散中加入荊芥,可以起到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並輔助解表透疹,止癢消風的功效,達到治療肝經風熱所致的疾病目的。

四順涼肝散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作用: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川芎味辛性溫,能行氣活血,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頭暈目眩、胸脅脹痛、情緒煩躁等症狀。肝氣疏通,則肝火自然下降,有助於涼肝降火。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川芎具備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肝火上炎引起的頭面部紅腫、眼睛紅腫疼痛等症狀。同時,川芎也能通絡止痛,減輕肝火引發的頭痛、頭脹等不適。

總之,川芎在四順涼肝散中起到疏肝解鬱、活血化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涼肝降火的效果。

四順涼肝散中加入當歸,主要有兩個原因:

  1. 養血柔肝: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養血活血、補血調經、潤腸通便、止痛安胎等功效。肝藏血,當歸可補益肝血,緩解肝血不足引起的肝氣鬱結,達到疏肝理氣、清熱涼肝的效果。
  2. 活血化瘀:當歸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臟微循環,有助於消除肝臟的熱毒和瘀血,進一步達到清熱涼肝的目的。

因此,當歸在四順涼肝散中既能補益肝血,又能活血化瘀,起到輔助清熱涼肝的作用。

四順涼肝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止痛止癢的功效。肝經風熱上擾,可導致頭暈目眩、頭痛、眼赤腫痛等症狀。防風能清利頭目,疏散肝經風熱,緩解上述不適。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四順涼肝散其他藥物如菊花、柴胡等,也具有清熱解毒、疏肝解鬱的功效。防風與之搭配,能協同作用,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肝熱上擾所致的症狀。

四順涼肝散中加入赤芍,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清熱涼血: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肝火上炎,可導致頭暈目眩、口苦咽乾等症狀,赤芍能清熱涼血,降肝火,改善肝火上炎引起的症狀。

二、活血化瘀:赤芍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流狀態,有助於清除肝臟瘀血,促進肝臟功能恢復。對於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赤芍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四順涼肝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調和藥性: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性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能緩和藥性,避免寒涼之品過於傷脾胃,使藥效更平和。

二、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解毒、緩和藥性、補脾益氣等功效。在四順涼肝散中,甘草能增強藥物解毒的效果,並緩解其他藥物對胃腸的刺激,同時補脾益氣,使肝火得以平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四順涼肝散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防己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對於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等症狀,防己能有效地清熱利濕,改善肝膽功能,達到治療目的。
  2.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防己亦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脅肋脹痛、胸悶氣短、情緒煩躁等症狀,防己可以起到疏肝解鬱,舒緩肝氣的作用,達到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四順涼肝散主治功效分析

四順涼肝散的主要功效為治療視物不明,如紗遮睛者

治療原理分析

古文記載“服駐景丸補腎,四順涼肝散”,暗示四順涼肝散與補腎有關。結合方劑組成分析:

  • 荊芥、防風: 具有疏風散邪的作用,可將眼部的風邪、熱邪等外邪驅散。
  • 川芎、當歸、赤芍: 活血化瘀,改善眼部血液循環,為眼部提供充足的營養。
  • 甘草: 調和諸藥,並具有一定的益氣作用。

從中醫角度來看,視物不明,如紗遮睛,多與肝腎虧虛、風邪上擾、氣血瘀滯有關。肝開竅於目,腎精濡養雙目,肝腎虧虛則目失所養;風邪上擾清竅,可導致視物模糊;氣血瘀滯,則目絡不通,影響視力。

四順涼肝散通過疏風散邪、活血化瘀,改善眼部氣血運行,同時配合補腎藥物,滋養肝腎,從而達到治療視物不明的目的。 其中川芎、當歸、赤芍活血的功效尤其重要,推測古人認為“如紗遮睛”的症狀與血瘀有關,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一些眼底血管病變,通過活血藥物改善眼部微循環,可能有助於恢復視力。

總結: 四順涼肝散通過疏風、活血等途徑,改善眼部狀態,從而治療因肝腎虧虛、風邪上擾或氣血瘀滯所致的視物不明。

傳統服藥法


荊芥、川芎、當歸、防風、赤芍藥、甘草、漢防己各等分。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性味偏溫,體質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四順涼肝散, 出處:《銀海精微》卷下。 組成:荊芥、川芎、當歸、防風、赤芍藥、甘草、漢防己各等分。 主治:視物不明,如紗遮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