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遇仙丹

WAN BING YU XIA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便》卷二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7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肝經 17%
大腸經 14%
胃經 14%
肺經 12%
膽經 6%
三焦經 5%
膀胱經 3%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心經 2%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肺經
膽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萬病遇仙丹是一種中藥方劑,包含多種藥材,其中黑牽牛是其重要成分之一。黑牽牛具有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作用,這使其在不少方劑中被廣泛應用。其主要成分包括皁苷和生物鹼,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問題,並且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毒素,進而提升整體的健康水平。此外,黑牽牛還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某些炎症和腫瘤有一定的輔助療效。這些特性使黑牽牛成為萬病遇仙丹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藥方的療效增添了多重保證。因此,使用包含黑牽牛的方劑時,能夠針對多種病症,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態,展現出中醫藥的獨特智慧。總之,黑牽牛的加入不僅提升了萬病遇仙丹的功效,還使其在治療多種疾病的過程中,展現出更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萬病遇仙丹」方劑中加入大黃,是基於其具有瀉熱解毒、涼血通便的功效。大黃味苦寒,入肝、胃、大腸經,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適用於熱症、實症,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便祕腹脹等。

該方劑若以大黃為主藥,則可能針對熱毒壅滯、血熱便祕等症狀,例如熱毒發疹、瘡瘍腫毒、腸胃實熱等。但使用大黃需謹慎,需根據患者體質和症狀進行判斷,避免過度使用造成脾胃虛寒、腹瀉等副作用。

「萬病遇仙丹」方劑中包含三稜,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破血行瘀:三稜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經閉、痛經、癥瘕、跌打損傷等,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2. 消積化癥:三稜還具有消食積、化癥結的作用,能夠幫助消化食物,解除積聚,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消、脘腹脹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在「萬病遇仙丹」方劑中加入三稜,旨在通過活血化瘀、消積化癥,來達到治療各種疾病的目的。

「萬病遇仙丹」方劑中包含莪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莪朮,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有助於治療各種因血瘀所致的疾病。
  2. 消積化滯: 莪朮亦能消食積、化癥結,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化、脘腹脹痛等症狀亦有良好療效。此方劑中加入莪朮,可促進脾胃消化吸收,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狀。

總而言之,莪朮在「萬病遇仙丹」方劑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消積化滯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多種疾病。

「萬病遇仙丹」方劑中含有皁莢,主要原因在於皁莢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可針對不同病症發揮功效。

首先,皁莢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等功效。其次,皁莢富含皁苷,具有強烈的起泡性,可促進排泄,清除腸道積滯,緩解便祕。此外,皁莢還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治療皮膚病、瘡瘍腫毒等。

因此,在「萬病遇仙丹」方劑中加入皁莢,旨在通過其多方面的藥用功效,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效果。

「萬病遇仙丹」方劑中包含茵陳蒿,主要因其具備多方面功效,可應對多種病症。

茵陳蒿性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退黃、解毒之功效。其對於濕熱黃疸、濕熱瀉痢、肝膽濕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皮膚瘙癢等症狀皆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茵陳蒿還有利膽退黃、抗菌消炎的作用,對於膽囊炎、膽石症、肝炎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效果。因此,在「萬病遇仙丹」中加入茵陳蒿,旨在通過其多方面功效,達到清熱利濕、解毒消炎的效果,以應對多種病症。

「萬病遇仙丹」方劑中包含枳殼,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此方中可能以枳殼來疏通肝氣,緩解因氣滯血瘀所造成的各種病症,例如胸悶、腹脹、疼痛等。
  2. 消食導滯,化痰止咳:枳殼亦有消食導滯、化痰止咳的作用。若方中含有其他針對消化不良或痰濕的藥材,則枳殼可協同作用,促進消化,化解痰濕,達到治療效果。

總之,枳殼在「萬病遇仙丹」方劑中,可能是因其疏肝理氣、消食導滯的功效,而被用來治療相關的病症。然而,實際應用還需參考其他藥材的配伍,以及患者的具體病情,不可自行使用。

萬病遇仙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檳榔,這在中醫理論中有其獨特的意義。檳榔性溫,味辛,有行氣消積、通便解毒的較強功效。其主要功能是促進消化,消除腸胃不適,特別適合用於食慾不振、脹氣、便祕等症狀。檳榔中的成分能提高腸道的運動能力,幫助排出滯留於腸道中的毒素與廢物,減輕體內的負擔。

此外,檳榔也被認為具有驅蟲的效果,對於某些腸道寄生蟲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現代的應用中,檳榔常見於各類消化系統的保健產品中。由於萬病遇仙丹的設計目的是為了調整人體的整體健康,檳榔的加入有效地增強了方劑的綜合療效,使其能在多種病症中發揮作用,符合中醫的辨證論治原則,展現出中藥方劑的智慧與複雜性。

方劑「萬病遇仙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其芳香之氣可疏肝理氣,緩解胸腹脹痛,並改善消化不良。
  2. 燥濕健脾:木香還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

在「萬病遇仙丹」中,木香的加入能起到行氣活血、健脾消食的作用,對於氣滯血瘀、脾胃虛弱等病症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萬病遇仙丹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

萬病遇仙丹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傷血分之重症,以及痢疾、積聚癥瘕、男子女人小兒一切腹病。

治療原理

萬病遇仙丹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清熱利濕: 茵陳蒿、大黃是方劑中清熱利濕的主要藥物。茵陳蒿能清熱燥濕,大黃能瀉下通便,兩者合用可以有效清除體內濕熱。
  2. 活血化瘀: 三棱和莪朮是方劑中活血化瘀的主要藥物。三棱能活血散瘀,莪朮能破血祛瘀,兩者合用可以改善血瘀證狀,促進氣血運行。
  3. 行氣導滯: 枳殼和木香是方劑中行氣導滯的主要藥物。枳殼能理氣寬胸,木香能調氣醒神,兩者合用可以疏通氣機,消除脹滿不適。
  4. 攻逐積滯: 黑牽牛和大黃是方劑中攻逐積滯的主要藥物。黑牽牛能利水消腫,大黃能瀉下通便,兩者合用可以排出體內積滯,促進排便。
  5. 通因通用: 《松崖醫徑》中提到「通因通用」之法,這在萬病遇仙丹中也有體現。例如,針對大便不通,可用麻仁湯送服;針對小便不通,可用燈心木通湯送服。這種根據具體症狀加減用藥的方法,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
  6. 殺蟲: 皂莢具有殺蟲的功效,對應著治療「腹病」的功效。

綜合分析

從方劑組成來看,萬病遇仙丹是一個以瀉下、利水、活血、行氣為主要功效的方劑。其治療的病證,多為實證、熱證。例如,《養生類要》中明確指出,該方適用於「濕熱內傷血分之重者」。《松崖醫徑》中也提到,該方可用於治療「痢疾初起祛逐之」,也屬於實證範疇。

方劑中的黑牽牛、大黃、三棱、莪朮等藥物,均具有較強的攻逐作用。因此,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邪實內阻、氣血壅滯的病證。而方劑中也配伍了茵陳蒿、檳榔等藥物以清熱利濕,枳殼、木香等藥物以行氣導滯,體現了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

從用藥劑量來看,黑牽牛用量最大,且半生半炒,取其頭末,突出了其在方劑中的重要作用。

《醫學研悅》提供了一個略有差異的「萬病遇仙丹」方劑,藥味組成和劑量有所不同,但主要藥物基本相同。

總之,萬病遇仙丹是一個以瀉下、利水、活血、行氣為主要功效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傷血分之重症,以及痢疾、積聚癥瘕等實證、熱證。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的清熱利濕、活血化瘀、行氣導滯、攻逐積滯等治療原則,並結合了通因通用的靈活應用。

傳統服藥法


黑牽牛1斤(半生半炒,取頭末5兩),大黃(酒浸,曬乾)4兩,三稜4兩,莪朮4兩,豬牙皂角(去弦子)4兩,茵陳4兩,枳殼(去瓤)4兩,檳榔4兩(俱生),木香1兩。
上為細末,用大皂角打碎去子,煎濃湯去滓,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實而新起2錢,虛而久者1錢,白湯送下,小兒各減半;食積所傷,本物煎湯送下;大便不通,麻仁湯送下;小便不通,燈心、木通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