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蘇木湯

桃仁蘇木湯

TAO REN SU M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5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1%
心經 21%
脾經 17%
肺經 9%
大腸經 7%
膽經 4%
心包經 4%
胃經 4%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桃仁蘇木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活血,滋陰潤燥: 桃仁蘇木湯以活血化瘀為主,但藥性偏燥,易耗傷陰血。生地黃性寒,能涼血止血,並滋陰潤燥,與桃仁蘇木相配,可緩解其燥性,避免傷陰,使活血化瘀之效更顯著。
  2. 滋養心血,改善氣血運行: 生地黃能滋養心血,改善心血不足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而桃仁蘇木則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流通暢,二者合用,可協同作用,達到補血活血、改善血瘀的效果。

桃仁蘇木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緩解瘀血,活血止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能緩解桃仁蘇木湯活血化瘀的力量,避免藥性過於猛烈,造成脾胃虛弱或損傷。
  2. 調和藥性,保護脾胃: 桃仁蘇木湯偏於活血化瘀,而白芍則能滋陰養血,兩者相互配合,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性偏寒,保護脾胃。

桃仁蘇木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當歸,這是因為當歸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特別是在活血化瘀和調和經絡方面。當歸被譽為“當之不足之藥”,在中醫理論中,它能有效地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此外,當歸還具備補血的功效,特別適合用於血虛所引起的各種症狀。桃仁蘇木湯的核心功能在於舒筋活血,幫助疏通體內的氣血,當歸的加入,正是為了強化此方劑的效果,讓整體方劑更具協調性。

同時,當歸還有調整女性生理功能的特性,對於女性健康尤為重要,在調理月經不調或疼痛等方面更是顯著。因此,桃仁蘇木湯的組成中選擇當歸,不僅符合其主要療效,還能針對特定病症的需要,增強整體治療效果,充分體現了中醫方劑中的辨證施治原則。總的來說,當歸的加入使桃仁蘇木湯更具綜合療效,能有效促進身體的健康平衡。

桃仁蘇木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是為了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桃仁、蘇木皆具活血化瘀之效,川芎則能行氣止痛,與前兩味藥材相輔相成,加強活血化瘀的功效,並能緩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進一步達到治療效果。

桃仁蘇木湯中加入蘇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蘇木味甘、辛,性溫,歸心、肝經。其藥性可以行血止痛,散瘀消腫,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經閉、跌打損傷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在桃仁蘇木湯中,蘇木與桃仁、紅花等藥物協同作用,可以加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桃仁蘇木湯中含有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味苦甘,性微溫,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其活血作用可改善瘀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心血管疾病、跌打損傷等疾病都有輔助治療作用。
  2. 消腫止痛: 桃仁的活血作用有助於消腫止痛。對於瘀血腫痛、跌打損傷等引起的疼痛,桃仁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桃仁在桃仁蘇木湯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發揮更好的療效。

桃仁蘇木湯中加入水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水蛭性寒,具有破血逐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有效化解血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阻塞,與桃仁、蘇木等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2. 軟堅散結: 水蛭亦可軟堅散結,有助於消除腫瘤、改善血栓等病症。其與桃仁、蘇木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有效改善血瘀所導致的腫塊、硬結等問題。

總而言之,水蛭在桃仁蘇木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物配合,能更有效地發揮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桃仁蘇木湯之傳統功效與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惡露正行或絕,忽爾腰痛」,乃針對婦人產後惡露排出異常(行而不暢或驟止),復見突發腰部疼痛之證。按中醫理論,產後惡露不暢或驟止,多因瘀血內阻、衝任不調所致;瘀阻經絡,氣血不通,則發腰痛。本方旨在活血祛瘀、通絡止痛,使惡露得下,瘀去新生,腰痛自解。

二、組成與配伍邏輯

  1. 核心藥物:破血逐瘀

    • 桃仁、蘇木:為本方君藥。桃仁苦甘平,擅破血行瘀,潤腸通絡;蘇木辛咸平,專入血分,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二者相須為用,針對瘀血內阻之病機。
    • 水蛭:蟲類藥之峻品,破血逐瘀力猛,助桃仁、蘇木攻逐惡露停滯之頑瘀。
  2. 養血調血:輔佐祛瘀

    • 當歸、川芎、芍藥、地黃:實為「四物湯」之結構。當歸補血活血,川芎行氣活血,芍藥(推測為赤芍)涼血散瘀,地黃(或為生地)滋陰養血。此組配伍既可防破血藥傷正,亦能調和沖任,使祛瘀不耗血。
  3. 劑型與服法

    • 粗末煎煮,取其藥力渾厚;溫服助血行,契合「血得溫則行」之理。

三、治療原理推論
本方以「破瘀為主,養血為輔」,體現「通因通用」之法。產後惡露不暢或驟止,伴腰痛,乃瘀血內結、阻滯胞宮及經絡之象。桃仁、蘇木、水蛭直攻瘀滯,疏通衝任;四物湯基礎養血,防攻伐太過,並助新血生成。瘀血得化,惡露復行,經絡通暢,則腰痛自除。

總結
此方適用於產後瘀血實證,辨證要點為惡露異常、腰痛拒按、舌黯有瘀斑。其組方嚴謹,攻補兼施,展現中醫「祛瘀生新」之治療思想。

傳統服藥法


地黃3兩,芍藥3兩,當歸、川芎、蘇木桃仁100個(去皮尖),水蛭7個。
上為粗末。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腰骶痛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桃仁蘇木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四六引《指南方》。 組成:地黃3兩,芍藥3兩,當歸、川芎、蘇木、桃仁100個(去皮尖),水蛭7個。 主治:惡露正行或絕,忽爾腰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