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勝金散中加入桂枝,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 桂枝性溫,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能溫煦脾胃,改善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與勝金散中其他藥材如吳茱萸、乾薑等共同發揮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勝金散主要針對寒凝氣滯所致的胃痛,而桂枝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並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止痛、溫胃的作用。
勝金散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延胡索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而勝金散本身也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延胡索的加入能增強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效果。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延胡索還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胸脅脹痛等症狀。這與勝金散的另一功效,即治療氣血瘀滯、胸脅疼痛相契合,能更好地發揮療效。
勝金散中使用五靈脂,主要基於其止血散瘀的功效。五靈脂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
其活血化瘀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而止血止痛則可有效控制出血,緩解疼痛。在勝金散中,五靈脂與其他藥材配伍,共同發揮止血散瘀的功效,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勝金散中包含蒲黃,主要原因如下:
- 利尿通淋: 蒲黃性味甘淡,歸膀胱經,具有利尿通淋之功效。勝金散治療泌尿系統感染、尿路結石等疾病,蒲黃能促進尿液排出,清除濕熱,減輕炎症。
- 止血化瘀: 蒲黃亦有止血化瘀之效,可治療血尿、血淋等症。勝金散中常配合其他止血藥物,蒲黃可輔助止血,並促進瘀血消散。
蒲黃在勝金散中發揮利尿通淋、止血化瘀雙重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勝金散主治功效分析
古代主治
勝金散在古代主要用於治療:
- 心下有血急痛:這是勝金散最主要的功效。
- 難產:多部古籍,如《本草綱目》、《証治準繩‧女科》、《世醫得效方》等,均記載勝金散可用於難產,特別是由於兒枕破裂,敗血裹胎導致的難產。其原理為「逐其敗血,即自生」。
- 妊娠動胎、小腹虛脹:《驗方新編》和《証治準繩‧女科》指出勝金散可用於因食硬物傷胎導致的妊娠小腹虛脹、胎動不安等症狀,具有溫中下氣、安胎的作用。
- 傷寒後下血不止:《聖濟總錄》記載勝金散可治療傷寒汗後,陽毒入胃,下血頻並,疼痛不可忍的症狀。
- 腦風頭痛、鼻息不通:《聖濟總錄》中另一勝金散方,主治腦風頭痛,鼻息不通,或流清涕,多嚏不已的症狀。
- 砂石淋:《聖濟總錄》中還有一勝金散方,主治砂石淋症。
- 咽喉腫痛、喉痹:《聖濟總錄》和《奇效良方》均記載勝金散可治療咽喉腫痛、喉痹等症狀。
- 熱毒風毒,結成瘰癧:《聖濟總錄》記載勝金散可治療熱毒風毒結成的瘰癧。
- 下注並惡瘡:《聖濟總錄》記載勝金散可治療下注並惡瘡,多年不效者。
- 小兒傷寒、熱驚風:《幼幼新書》記載勝金散可治療小兒傷寒、熱驚風、麻痘瘡疹、潮熱等症狀。
- 血虛寒熱頭目昏眩手足疼心腹痛:《雞峰普濟方》記載紅花勝金散可治療血虛寒熱頭目昏眩手足疼心腹痛的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從上述古籍記載可以看出,勝金散的應用非常廣泛,涉及到內、外、婦、兒等多個科別。不同醫家使用的勝金散組成也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功效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
活血化瘀,止痛:勝金散中常含有麝香、鬱金、五靈脂、延胡索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阻滯,從而緩解疼痛。這也是勝金散治療心下血急痛、難產、產後腹痛等症狀的主要機理。
溫經散寒:勝金散中常含有桂枝、吳茱萸、乾薑等溫經散寒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溫暖經絡,驅散寒邪,適用於因寒邪引起的疼痛、胎動不安等症狀。
清熱解毒:部分勝金散方中含有黃芩、青黛、黃柏、戎鹽等清熱解毒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清除體內的熱毒,適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喉痹、瘰癧、惡瘡等症狀。
利水通淋:部分勝金散方中含有滑石、甘草等利水通淋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促進排尿,清除體內的濕熱,適用於治療砂石淋等症狀。
熄風止痙:部分勝金散方中含有天南星、白附子、雄黃等熄風止痙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平息肝風,緩解驚厥,適用於治療小兒驚風等症狀。
開竅通閉:部分勝金散方中含有麝香等開竅通閉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開通鼻竅、喉竅,適用於治療鼻息不通、喉痹等症狀。
總結
總體而言,勝金散是一個應用廣泛的方劑,其功效主要體現在活血化瘀、溫經散寒、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等方面。通過分析不同古籍中勝金散的組成和主治,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治療原理,並為現代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勝金散的組成和功效存在多樣性,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具體病情和患者體質進行辨證論治,選擇合適的方劑和藥物。
傳統服藥法
荊芥穗4兩,薄荷葉4兩,木賊(去節)2兩,蛇蛻2條(微炙)。
上為散。
每服2錢匕,食後茶清送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的女性、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勝金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組成:鐵鏽(炒)。 主治:疔瘡。
勝金散, 出處:《保命歌括》卷三十。 組成:桂心、玄胡索、五靈脂、蒲黃各等分。 主治:心下有血急痛。
勝金散, 出處:《産育寶慶集》。 組成:麝香1錢,鹽豉1兩(用舊青布裹了燒,令通紅,急以乳槌研碎爲末)。 主治:逐敗血;催生。主治:難産,橫生,逆生。
勝金散, 出處:《得效》卷十四。 組成:王不留行、酸漿(死胎倍用)、茺蔚子、白蒺藜(去刺)、五靈脂(行血宜生用)各等分。 主治:逐敗血。主治:難産,橫逆,子死腹中。
勝金散, 出處:《得效》卷十七。 組成:鬱金3兩,大朱砂5錢,南雄黃(其色勝如朱砂者妙)5錢,麝香2錢半,乾胭脂2錢半,綠豆粉2錢半,白礬(半生半枯)5錢,光粉5錢。 主治:咽喉腫痛,氣急。
勝金散,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二。 組成:老生薑10兩(切作如錢薄,攤箕內,令水縮;次用砒霜1錢重,細研,拌薑錢令勻,留少許砒放熔銀甘砂鍋子內,砒拌生薑于上,按令緊,用新瓦1片蓋鍋口,烈炭火煅令煙盡,傾于碗內,盞子合定存性,要成黑炭,不可白卻),蓽撥2錢,全蠍2錢(去肚內腸屎并毒),華陰細辛2錢(味辛如椒者),胡椒2錢。 主治:腎熱上蒸,牙齦浮腫,牙齒疼痛,或腎元虛冷,牙齒搖動,或赤腫痛,風牙蟲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