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失笑散中加入五靈脂,主要考慮其活血化瘀、止痛止痙的功效。
五靈脂性溫,味辛,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解痙止痛的功效。失笑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關節腫痛等症,而五靈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五靈脂還可以舒筋活絡,緩解肌肉痙攣,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加味失笑散中加入蒲黃,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活血化瘀:蒲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膀胱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腫的功效。失笑散主治婦女血瘀所致的經閉、痛經、崩漏等症,蒲黃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幫助改善血流通暢,緩解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症狀。
二、利水消腫:蒲黃還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失笑散中也可能存在水濕內停的情況,蒲黃的利水作用可以幫助解決此問題,達到更好的療效。
加味失笑散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其活血止痛、行氣解鬱的功效。
延胡索性味辛溫,歸肝、脾經,能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並能行氣解鬱,解除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胸脅脹痛、心煩易怒等症狀。
失笑散本身主治胸悶心煩、脅肋脹痛、氣逆失笑等症,而延胡索的加入,可以更有效地疏解肝鬱氣滯,改善氣血循環,進一步緩解胸痛、心煩等症狀,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加味失笑散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及功效
「加味失笑散」主要由四味中藥組成:
- 五靈脂: 活血止痛、化瘀消癥。
- 蒲黃: 活血止血、利尿通淋。
- 延胡索: 行氣止痛、解鬱安神。
- 八角茴香: 溫中散寒、健脾開胃。 (於《幼科指南》中不含八角茴香,只提到五靈脂、蒲黃、延胡索三味藥,並未提及八角茴香。)
主治病症
根據古籍記載,「加味失笑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小腸氣痛,上衝心者: 小腹疼痛,並伴有疼痛向上衝至心胸部的症狀。
- 產後瘀血相攻衝: 新產婦出現腹痛、頭暈等症狀,由瘀血阻滯、氣機不暢引起。
治療原理
「加味失笑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 活血化瘀: 方中五靈脂、蒲黃均為活血化瘀的要藥,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從而緩解疼痛。
- 行氣止痛: 延胡索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疏通氣機,減輕疼痛。與活血化瘀藥物配伍,能夠增強止痛效果。
- 溫中散寒: (非所有古籍皆認可) 八角茴香性溫,能夠溫中散寒、健脾開胃。對於寒邪引起的小腸氣痛,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溫散與理氣: 針對小腸氣,《幼科指南》和《保命歌括》中均提及,小腸氣的病因與濕氣在內、寒氣束於外有關。對於伴有腰痛等表症者,宜用「加味香蘇散」溫散;對於上衝心氣而痛者,則用「加味失笑散」;而對於小腹中有形如卵、上下往來、痛不可忍者,則宜用「胡蘆巴丸」來治療。
綜合分析
從上述古文內容可以看出,「加味失笑散」主要針對的是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特別是小腸氣痛和產後瘀血腹痛。方中藥物配伍精妙,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氣止痛,對於緩解疼痛有顯著效果。
此外,不同古籍中對「加味失笑散」的組成和應用略有差異。例如,《醫學見能》中提到該方還可加入當歸、川芎、童便等藥物,以增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新產婦的瘀血腹痛、頭暈等症。而《保命歌括》則強調根據不同症狀選擇不同的方劑,如鹽煎散、金鈴子散等,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
總之,「加味失笑散」是一個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的經典方劑,其主治功效和治療原理在多部古籍中均有記載,為後世醫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傳統服藥法
五靈脂、 蒲黃(隔紙炒)、 玄胡索各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2錢,酒、水各半盞,煎7分,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味失笑散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失笑散, 出處:《保命歌括》卷十六。 組成:五靈脂、蒲黃(隔紙炒)、玄胡索各等分。 主治:小腸氣痛,上衝心者。
加味失笑散, 出處:《嵩崖尊生》卷九。 組成:蒲黃2錢5分,靈脂(酒炒)1錢4分,木通1錢,赤芍1錢,沒藥1錢,玄胡1錢5分,薑黃1錢5分,鹽鹵1滴。 主治:胃脘痛。
加味失笑散,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蒲黃2錢,五靈脂2錢,延胡3錢,丹皮3錢,桃仁2錢,香附3錢,台烏2錢。 主治:活血逐瘀。主治:瘀血阻滯,經來腹痛如刺,量少色紫有血塊,排出則痛減,舌質紅,脈沉弦有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