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橘皮丸

MU XIANG JU P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三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8.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脾經 22%
腎經 14%
肺經 11%
大腸經 7%
胃經 7%
三焦經 7%
膽經 3%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木香橘皮丸中添加全蠍,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通經活絡的功效。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通絡止痙的功效。方中木香、橘皮偏於行氣解鬱,但對於風熱所致的經絡不通、肢體麻木、痙攣抽搐等症狀,則需要全蠍的寒性來清熱散風、通絡止痙,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因此,全蠍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方劑的疏散風熱之力,更能針對風熱阻絡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起到緩解作用。

木香橘皮丸中加入胡椒,主要有以下兩項原因:

1. 溫胃散寒:胡椒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助藥力行散。橘皮、木香偏寒涼,胡椒可緩解其寒性,使藥效更溫和,避免寒性損傷脾胃。

2. 行氣止痛:胡椒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與木香、橘皮共同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木香橘皮丸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肝理氣: 木香味辛、苦,性溫,具有疏肝理氣、止痛消脹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脹、疼痛等症狀。
  2. 健脾和胃: 木香還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改善脾胃虛弱所引起的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

因此,木香在木香橘皮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改善肝胃不和、氣滯血瘀等病症。

木香橘皮丸中加入橘皮,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解鬱: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理氣止痛之功效。其揮發油成分可促進消化液分泌,緩解胃腸脹氣,與木香共同作用,有助於疏肝理氣,緩解胸悶、胃痛等症狀。
  2. 健脾和胃:橘皮中含有的橙皮苷等物質,具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與木香的健脾止瀉功效相輔相成,共同提升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木香橘皮丸為中醫常用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所致的脹滿、噯氣等症狀。其組成包括木香、橘皮等多種草藥,其中胡蘿蔔子作為輔助成分亦被納入方中。胡蘿蔔子味甘性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之功效。在木香橘皮丸中加入胡蘿蔔子,能增強整體方劑的消化功能,幫助改善因氣滯所導致的消化不良。此外,胡蘿蔔子還可調節肝脾關係,使氣血運行更加順暢,從而達到緩解脹滿、增進食欲的作用。總體而言,胡蘿蔔子在木香橘皮丸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佐使之藥”的配伍原則,既有助於提升主藥療效,又能兼顧調理身體整體平衡。

主治功效


木香橘皮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記載主治:

  • 《雞峰普濟方》:治一切心腹滿,疰懣,蠱氣。
  • 《楊氏家藏方》:治脾胃虛弱,飲食所傷,久不消化,或成泄瀉及氣不升降。常服溫脾胃,快氣進食。

方劑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基於提供的兩種不同來源的「木香橘皮丸」方劑組成,可以分析出其治療原理主要圍繞著溫中散寒、行氣健脾、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等方面。

《雞峰普濟方》方劑分析:

  • 乾蠍(全蠍): 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主要針對「蠱氣」所致的疼痛。
  • 胡椒: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可緩解心腹滿、疰懣的症狀,並有助於脾胃運化。
  • 木香: 行氣止痛,健脾消食。對於脾胃氣滯、食積不化導致的脹滿有良好效果。
  • 青橘皮: 行氣導滯,疏肝破氣。可加強木香的行氣作用,並有助於疏理肝氣,緩解情志不暢所致的氣機鬱滯。
  • 蘿蔔子(胡蘿蔔子): 消食導滯,化痰降氣。可促進消化,消除食積,並有助於氣機的順降。

此方以辛溫行散為主,兼顧活血解毒,主要針對寒邪、氣滯、食積所致的心腹滿、疰懣、蠱氣等症。通過溫中散寒、行氣活血、消食導滯等作用,達到疏通氣機、緩解脹滿、消除病邪的目的。

《楊氏家藏方》方劑分析:

  • 木香: 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 丁香: 溫中降逆,補腎助陽。可增強溫中散寒的作用,並有助於脾胃運化。
  • 陳橘皮: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可加強木香的行氣作用,並有助於燥濕化痰,改善脾胃功能。
  • 青橘皮: 行氣導滯,疏肝破氣。
  • 京三稜、蓬莪朮: 破血行氣,消積止痛。可加強行氣活血的作用,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腹脹、疼痛有良好效果。
  • 烏梅: 收斂生津,安蛔止痛。此處取其收斂作用,防止辛溫藥物耗傷陰液,並可制約過於峻猛的行氣活血之品。
  • 肉桂: 溫中散寒,活血通經。可增強溫中散寒的作用,並有助於氣血運行。
  • 縮砂仁: 化濕行氣,溫中止瀉。可加強化濕行氣的作用,對於脾虛濕盛所致的泄瀉有良好效果。
  • 黑牽牛: 瀉水逐飲,殺蟲消積。可導瀉積滯,消除水飲,並有助於消除食積。

此方以溫中行氣為主,兼顧活血消積、收斂固澀,主要針對脾胃虛弱、飲食所傷、氣機不暢所致的消化不良、泄瀉等症。通過溫補脾胃、行氣活血、消食導滯、收斂固澀等作用,達到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緩解泄瀉的目的。

總結:

兩方雖均名為「木香橘皮丸」,但組成和側重點有所不同。《雞峰普濟方》的方劑更偏向於溫中散寒、行氣活血,適用於寒邪、氣滯、食積所致的心腹滿、疰懣、蠱氣;《楊氏家藏方》的方劑更偏向於溫脾健胃、行氣消積,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所傷、氣機不暢所致的消化不良、泄瀉等症。兩方均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選用不同的藥物組合,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木香1分,丁香1分,陳橘皮(去白) 1兩,青橘皮(去白) 1兩,京三稜(炮,切) 1兩,蓬莪朮(炮,切) 1兩,烏梅(連核用)1兩,肉桂(去粗皮)半兩,縮砂仁半兩,黑牽牛(微炒)1兩。
溫脾胃,快氣進食。
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至20丸,食後、臨臥用熟水、米飲任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下腹脹氣大腸激擾綜合症胃腸脹氣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木香橘皮丸, 出處:《雞峰》卷十三。 組成:乾蠍1兩,胡椒2分,木香2分,青橘皮2分,蘿蔔子半兩。 主治:一切心腹滿,疰懣,蠱氣。

木香橘皮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六。 組成:木香1分,丁香1分,陳橘皮(去白)1兩,青橘皮(去白)1兩,京三棱(炮,切)1兩,蓬莪朮(炮,切)1兩,烏梅(連核用)1兩,肉桂(去粗皮)半兩,縮砂仁半兩,黑牽牛(微炒)1兩。 主治:溫脾胃,快氣進食。主治:脾胃虛弱,飲食所傷,久不消化,或成泄瀉,及氣不升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