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保神丸方劑中含有胡椒,主要原因如下:
- 溫中散寒:胡椒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驅除體內寒邪。對於寒性體質或脾胃虛寒者,胡椒有助於溫暖脾胃,改善消化功能,進而提升體質,達到保神之效。
- 行氣止痛:胡椒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疏通經絡,緩解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疼痛。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腰膝冷痛、腹痛等症,胡椒可發揮活血止痛的作用,達到保神之效。
總而言之,保神丸方劑中加入胡椒,主要是利用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特性,以達到溫補脾胃、祛寒止痛、提升體質的功效,進而達到保神之效。
保神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能疏通脾胃氣滯,緩解胸腹脹滿、疼痛等症狀,從而改善因氣滯導致的神志不清、心神不安等問題。
- 安神定志:木香不僅能理氣,還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其能調和脾胃,改善脾胃功能,進而影響心神,使之安定,從而緩解失眠多夢、心煩意亂等症狀。
總而言之,木香在保神丸中發揮理氣止痛、安神定志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氣滯、神志不寧導致的各種病症,提升患者精神狀態,達到保神養心的目的。
保神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祛風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善於祛除風邪,並能止痛。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肢體麻木、筋骨疼痛等症狀,全蠍能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2. 息風定驚: 全蠍具有息風定驚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癲癇、抽搐、痙攣等病症。保神丸中加入全蠍,有助於穩定神經系統,改善失眠、多夢等睡眠問題。
保神丸中加入巴豆,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巴豆性峻烈,能瀉下通便,但其藥性並非單純瀉下。巴豆入脾胃經,可破積消癥,對於脾胃虛弱、氣機阻滯所致的腹脹、便祕等症,能起到破除積滯,通暢氣機的作用。
同時,巴豆還有活血化瘀之效,可配合其他藥材,治療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塊等症。因此,在保神丸中加入巴豆,並非單純瀉下,而是針對其特殊的藥性,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保神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脅下脹痛,大便不通:
此方主治病機可能與「心腎不交、氣滯熱鬱」相關。脅下為肝經所過之處,若心神不寧、心火亢盛,可能間接影響肝氣疏泄,導致脅脹;而黃連清心火,茯苓滲濕,能間接緩解氣滯。大便不通則可能因心火下移小腸,耗傷津液,或思慮過度傷脾,氣機不暢所致。方中黃連苦寒降火,茯苓健脾利濕,共調氣機,佐以菖蒲、遠志開竅化痰,或可間接通腑。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白茯苓(2兩):
- 甘淡平,歸心脾腎經,主健脾滲濕、寧心安神。
- 在此方中既可健脾以助運化(間接通便),又能安神定志,調和心神不安。
黃連(2兩):
- 苦寒,歸心肝胃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主瀉心火,防心火亢盛擾神或下移小腸,熱清則津液得存,可能改善便結;其苦降之性亦可疏利氣機,緩解脅脹。
菖蒲(1兩):
- 辛溫芳香,歸心胃經,化濕開竅、醒神益智。
- 與遠志配伍,能化痰濕、通心竅,改善心神不交於腎的煩躁失眠,間接調暢氣機。
遠志(1兩):
- 苦辛溫,歸心腎肺經,安神益智、祛痰開竅。
- 助心腎相交,化痰濕以解鬱滯,與菖蒲協同增強交通心腎之效。
朱砂(半兩,為衣):
- 甘微寒,歸心經,鎮心安神、清熱解毒。
- 作外衣加強鎮靜之效,針對心火亢盛所致躁擾不寧。
整體方義與治療原理
- 調和心腎:遠志、茯苓引心神下交於腎,黃連降心火,共治心腎不交之失眠、煩躁。
- 補養精神:茯苓健脾益氣,菖蒲、遠志開竅醒神,適於思慮過度耗傷氣血者。
- 間接通調氣機:黃連瀉火、茯苓利濕,火降濕去則氣機暢,可緩解脅脹;心火得清,腸腑津液不傷,大便或得通暢。
全方以「清熱安神為主,佐以化痰開竅」,通過調節心神、疏利氣機,間接改善脅痛與便秘,體現中醫「治本求因」思路。
傳統服藥法
白茯苓2兩,黃連2兩,菖蒲1兩,遠志1兩,朱砂半兩(為衣)。
調和心腎,補養精神。
上為細末,水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漸加至80丸,臨臥煎人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保神丸, 出處:《一盤珠》卷二。 組成:胡椒2錢半,木香2錢半,全蠍7隻,巴豆霜2分半。 主治:脅下脹痛,大便不通。
保神丸, 出處:《禦藥院方》卷六。 組成: 保神丸(《禦藥院方》卷六。)出處:《禦藥院方》卷六。組成:白茯苓2兩,黃連2兩,菖蒲1兩,遠志1兩,朱砂半兩(爲衣)。主治:調和心腎,補養精神。 。 主治:調和心腎,補養精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