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立蘇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原因如下:
- 通經活絡,散瘀止痛:全蠍性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痙攣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息風止痙,定驚安神:全蠍能息風止痙,定驚安神,對於因肝風內動所致的抽搐、驚厥、神志不清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立蘇散中其他藥物如僵蠶、蜈蚣等,也具有類似功效,與全蠍配伍,增強了方劑的整體療效。
立蘇散中包含馬藺花,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馬藺花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其花蕾富含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對於治療熱毒壅盛、肺熱咳嗽、血熱妄行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在立蘇散中加入馬藺花,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立蘇散方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如下:
- 理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立蘇散主治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少納呆等症,木香可疏肝理氣、調和脾胃,緩解胃腸道痙攣,緩解疼痛。
- 燥濕健脾: 立蘇散中常配伍其他燥濕健脾之藥,木香可助其燥濕化濕,健脾消食,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
立蘇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在於其活血止痛與消腫生肌的功效。
沒藥味苦、辛,性溫,歸肝、腎經。其活血化瘀的特性,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而消腫生肌的作用則能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立蘇散中加入沒藥,旨在改善因外傷引起的疼痛、腫脹、瘀血等症狀,加速傷口癒合,達到止痛消腫、生肌止血的效果。
立蘇散中包含胡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助陽化氣:胡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溫中散寒、助陽化氣之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凝滯所致的脘腹冷痛、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等症狀,胡椒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消化,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
- 溫肺止咳,化痰止喘:胡椒亦可入肺經,具有溫肺止咳、化痰止喘之功。對於寒邪客肺所致的咳嗽、咳痰、氣喘等症狀,胡椒能溫肺散寒,化痰止咳,緩解呼吸道不適。
總而言之,立蘇散中使用胡椒,是為了溫中散寒、助陽化氣,並溫肺止咳、化痰止喘,以達到治療脾胃虛寒、肺寒咳嗽等症狀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立蘇散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立蘇散主治「小腸氣」,此為中醫古病名,又稱「疝氣」,多指少腹疼痛、陰囊腫痛或牽引作痛之症,因寒濕凝滯、氣機不通或肝經瘀阻所致。方名「立蘇」寓意速效緩急,推測其針對急性發作之疝痛。
二、組成藥物與邏輯推理
蠍蜥(9個,去毒)
- 蠍蜥(或作「蜥蠍」)可能為蜥蜴類藥材,古代用於通絡散結、祛風止痛。蜥蜴科動物如「石龍子」或「蛤蚧」等,具走竄之性,可深入經絡破除瘀滯,適用於疝氣疼痛。
- 另有一說「蠍蜥」為蠍子與蜥蜴合稱,蠍尾攻毒散結,蜥蜴活血通經,合用力峻。
馬藺花(2錢,水浸一宿)
- 馬藺花(鳶尾科)性甘平,傳統用於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治疝痛、喉痹。水浸一宿可減其涼性,取其行氣活血之效。
木香(1錢)
- 辛溫行氣止痛,善調大腸、三焦氣滯,與疝氣病機「氣滯寒凝」相合,助經絡氣血通暢。
沒藥(半錢)
- 苦平,活血散瘀、消腫定痛,與木香協同化解氣血瘀阻,針對局部腫痛。
胡椒(半錢,為末)
- 辛熱溫中散寒,能暖下焦、驅陰冷,強化全方溫通之力,尤適寒疝冷痛。
麝香酒下
- 麝香通行十二經,開竅醒神、活血散結,以酒送服增強藥力速達病所,助諸藥破滯消疝。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溫通破滯」為核心,針對寒濕瘀阻下焦之疝氣:
- 動物藥主攻:蠍蜥(或蜥蠍)走竄通絡,直達病所,破除經絡瘀結。
- 行氣活血:木香、沒藥調氣化瘀,馬藺花輔助疏利氣機,兼防濕熱瘀久化毒。
- 溫散寒邪:胡椒配合麝香酒,溫煦下焦,散寒止痛。
全方攻補兼施,以「通」為要,符合中醫「疝屬肝經」「氣行則痛止」之論,尤其適合寒性疝氣急性發作。
傳統服藥法
蠍蜥9個(去毒), 馬藺花2錢(水浸一宿), 木香1錢, 沒藥半錢, 胡椒(為末)半錢。
上為末。
麝香酒下。
方中胡椒用量原缺,據《普濟方》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立蘇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組成:蠍蜥9個(去毒),馬藺花2錢(水浸1宿),木香1錢,沒藥半錢,胡椒(爲末)半錢。 主治:小腸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