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散

GU BEN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9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39.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12%
腎經 12%
肺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6

方劑組成解釋

固本散中加入全蠍,是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祛風止痛: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能散風止痛,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2. 通絡止痙: 全蠍能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於中風、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症狀,具有舒筋活絡、止痙的效果。

固本散中加入全蠍,可以協同其他藥材,達到祛風止痛、通絡止痙的功效,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中風等症狀。

固本散中加入胡椒,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陽氣: 胡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驅寒邪,助陽氣,對於脾胃虛寒、畏寒肢冷等症狀具有較好療效。
  2.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 胡椒亦具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可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胃痛、消化不良等症。

因此,固本散中加入胡椒,旨在溫陽散寒,行氣止痛,提升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固本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牙痛。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石室秘錄》中陳士鐸的論述,可推測固本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疏肝解鬱,清散肝火: 陳士鐸指出:「此方專散肝木中之火,達其肝木之火,而諸經之火盡散矣。」顯示此方以疏肝解鬱、清散肝火為主要治療方向。

  2. 滋陰降火: 根據陳士鐸所增方劑組成,包含多味滋陰降火藥物,如:

    • 白芍: 養血斂陰,柔肝止痛。
    • 丹皮: 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 元參: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
    • 麥冬: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 生地: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 炒梔子: 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 天花粉: 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排膿消腫。 這些藥物可滋陰降火,制約過盛的肝火。
  3. 疏風散熱: 方劑中還包含疏風散熱藥物,如:

    • 柴胡: 疏散退熱,疏肝解鬱。
    • 荊芥: 祛風解表,透疹,止血。
    • 防風: 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 這些藥物有助於疏散風熱,清解表邪,進一步達到散火的目的。
  4. 活血化瘀,解毒止痛: 固本散原方中包含全蠍和胡椒:

    • 全蠍: 活血化瘀、解毒止痛。
    • 胡椒: 溫胃驅寒、健脾開胃。 這兩味藥物可活血化瘀,溫通經絡,有助於緩解疼痛。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固本散以疏肝解鬱、清散肝火為主要治療方向,同時兼顧滋陰降火、疏風散熱、活血化瘀、解毒止痛,進而達到治療牙痛的目的。但是,由於缺乏更詳細的古文記載,無法得知固本散原方與陳士鐸所增方劑之間的具體關係和使用情境,也無法確切了解其對應的病機和證型。因此,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具體應用仍需由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辨證論治。

傳統服藥法


蠍梢、胡椒各等分。
上為末。
擦痛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固本散,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六引《衛生家寶》。 組成:蠍梢、胡椒各等分。 主治:牙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