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月粉
GU YUE FE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8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8.00)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4%
腎經 14%
肝經 14%
肺經 14%
大腸經 14%
胃經 14%
三焦經 14%
脾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古月粉中加入胡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中散寒:胡椒性溫,味辛辣,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食的功效。古月粉主要針對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等症狀,胡椒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緩解腹痛,達到改善症狀的效果。
- 增強藥效:胡椒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發揮藥效,起到引藥入藥的作用。古月粉中其他藥材可能較為寒涼,加入胡椒能中和寒性,使其藥效更有效地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古月粉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古月粉為傳統外治方,主要用於「慢性、亞急性皮膚搔癢症」。其功效核心在「殺蟲止癢」,針對濕鬱肌表、風邪侵襲或蟲積引起的皮膚瘙癢。古代醫家認為,胡椒辛溫之性能驅散風濕、開泄腠理,外撲患處可直達病所,緩解頑固性瘙癢。
此方適用於病程較長、反覆發作的瘙癢症狀(慢性),或介於急性與慢性之間的過渡階段(亞急性),其機理可能與胡椒局部刺激後促進氣血運行、祛除滯留之邪有關。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單味藥解析:胡椒
- 性味歸經:辛、熱,歸胃、大腸經(外治時兼入肺、脾經)。
- 核心作用:
- 辛溫透散:辛能行氣開竅,溫可散寒化濕。外用以「發散」之力疏通皮膚氣機,驅散風濕邪氣,改善因濕鬱或寒凝導致的瘙癢。
- 殺蟲辟穢:古代文獻載胡椒能「殺一切魚肉鱉蕈毒」(《本草綱目》),其辛辣氣味對寄生蟲或微生物(如癬蟲)具抑制效果,故用於「蟲癢」類病症。
- 局部刺激:胡椒研粉外撲,輕微刺激皮膚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麻木性瘙癢(如血虛風燥型)。
2. 配伍邏輯
古月粉為單方外用,體現「簡峻直達」的思維:
- 病位淺層:皮膚瘙癢病邪在表,胡椒辛散之性不必經內服代謝,直接作用於患處。
- 藥性專一:不需複雜配伍,利用胡椒「辛→散」「溫→通」的特性,單刀直入解決「風、濕、蟲」三因交雜的瘙癢。
3. 治療原理推論
- 祛風除濕:辛溫藥性助陽化氣,宣散皮膚濕滯,改善濕疹類瘙癢。
- 麻醉止癢:局部輕微麻痹作用(類似現代藥理「辣椒素受體」機制),阻斷瘙癢信號。
- 抗菌驅蟲:揮發成分(如胡椒鹼)可能抑制表面微生物過度繁殖,減少繼發性刺激。
三、古今應用延伸
古代外用胡椒治瘙癢的記載較少,但基於其性效,可推測適用於:
- 風寒濕癢:遇冷加重、皮色不紅的慢性瘙癢。
- 蟲積作癢:如疥瘡初期或局部寄生蟲感染(需配合其他殺蟲藥)。
- 氣滯血瘀癢:皮膚乾厚、抓痕明顯者,藉溫通之力促進代謝。
此方體現「以熱治熱」的反治思維(如熱藥治頑癢),然須辨證為寒濕或鬱熱無火之證方能奏效。
傳統服藥法
胡椒適量(研粉)。
殺蟲止癢。
外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古月粉,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胡椒適量(研粉)。 主治:殺蟲止癢。主治:慢性、亞急性皮膚搔癢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