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和中丸

MU XIANG HE ZH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袖珍》卷二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8%
肝經 13%
肺經 13%
大腸經 12%
脾經 10%
膽經 7%
心經 6%
膀胱經 4%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心包經 2%
腎經 1%
胃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脾經
膽經
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木香和中丸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疏肝解鬱的功效。方劑中常配伍木香,用以治療肝氣鬱結、脾胃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二、健脾消食,行氣止瀉: 木香亦能健脾消食,對於脾胃虛弱、食積停滯所引起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木香可與其他藥材配伍,起到健脾消食、行氣止瀉的作用。

木香和中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膽、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木香和中丸主治脾胃濕熱、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而黃芩可清熱燥濕,化解濕熱之邪,配合木香等藥物,以達到和中理氣,消食止痛之效。
  2. 抑菌消炎: 黃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減少因濕熱引起的炎症反應。木香和中丸中加入黃芩,可增強其消炎止痛的功效,有助於促進病竈的癒合。

木香和中丸中加入青礞石,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青礞石性寒,味甘,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木香和中丸主治脾胃氣逆、脘腹脹痛、嘔吐等症,青礞石可以配合木香等藥物,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
  2. 清熱化痰: 青礞石還能清熱化痰,對於脾胃濕熱、痰濁內阻導致的嘔吐、腹脹等症,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因此,青礞石的加入可以增強木香和中丸的降逆止嘔和清熱化痰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木香和中丸中添加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枳殼味苦性寒,善於行氣解鬱,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脹、疼痛等症狀。木香則具有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作用。
  2. 消食導滯,健脾和胃: 枳殼除了疏肝理氣,亦具消食導滯的功效,能幫助消化積滯,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木香則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功能,共同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綜上所述,枳殼加入木香和中丸,不僅能增強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作用,更能促進消化,改善食慾,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木香和中丸中加入檳榔,主要是因為檳榔具有 行氣消積 的功效。

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 消食導滯行氣止痛。對於脾胃氣滯,脘腹脹滿,食積不消等症狀,檳榔都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

在木香和中丸中,檳榔與木香、枳實、厚朴等藥材配合使用,共同達到 行氣消積,和胃止痛 的目的。

木香和中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健脾和胃之效。與木香、厚朴等藥材配合,可增強理氣健脾之力,幫助改善脾胃氣滯、食積不消等症狀。

2. 疏肝解鬱:青皮亦能疏肝解鬱,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與柴胡、枳殼等藥材共同發揮疏肝解鬱的作用,協同治療肝胃不和所引起的脾胃失調。

木香和中丸中加入橘紅,主要是考慮其理氣止咳之功效。

橘紅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其具有理氣化痰、燥濕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

而木香和中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積不消等症狀。加入橘紅可以促進氣機運行,使脾胃氣滯之症得以緩解,同時也能化痰止咳,改善因氣滯引起的胸悶氣喘症狀,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木香和中丸中加入滑石,主要是因為滑石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利濕化石: 滑石性滑潤,質地輕軟,入膀胱經,能利水滲濕,化結石,對於濕熱阻滯所致的小便不利、石淋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清熱解毒: 滑石味甘淡,性寒涼,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內蘊、熱毒壅盛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滑石在木香和中丸方劑中起到了利濕化石、清熱解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功效。

木香和中丸中添加沉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增強溫中理氣功效: 木香和中丸主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積不消等症。沉香性溫,具有溫中理氣、止痛的作用,可與木香等藥材相輔相成,增強溫中理氣的效果,更有效地緩解脾胃寒涼之症。
  2. 調和藥性,降低寒涼之性: 木香性涼,容易引起燥熱,而沉香性溫,可以中和木香的寒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同時,沉香的香氣能舒緩精神,提高藥效。

「木香和中丸」方劑中包含大黃,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消積導滯: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消積導滯的功效。木香和中丸用於治療食積氣滯、脘腹脹痛、大便不暢等症,大黃的加入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積滯,起到瀉熱通便的作用,並能緩解腹痛等症狀。
  2. 引導藥力,增強療效: 大黃在方劑中起引導藥力的作用,可引導木香、陳皮等藥物下行,使其藥力更有效地作用於腸道,從而加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木香和中丸」方劑中包含「黑牽牛」,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瀉下之效,可通腸潤燥

黑牽牛為峻下藥,性寒,能瀉熱積、通便,且能消腫止痛。在木香和中丸中,黑牽牛可以配合木香、黃連等藥物,疏肝理氣、清熱解毒,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濕熱內蘊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

然而,黑牽牛屬於劇毒藥物,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木香和中丸 」:

  • 檳榔: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 沉香: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 大黃: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滑石: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

  • 黃芩: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橘紅: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 木香: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青皮: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枳殼: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主治功效:中藥方劑「 木香和中丸 」的主治功效為:脾胃疾病。

傳統服藥法


木香半兩,黃芩半兩,青礞石半兩,枳殼半兩,檳榔半兩,青皮半兩,橘紅半兩,滑石2兩,沈香2錢,大黃1兩1錢,黑牽牛(頭末)2兩3錢。
和脾胃,消宿飲,利胸膈,化痰涎,除膈熱,進飲食。
上為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薑湯或茶清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子宮肌瘤胰臟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多痰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木香和中丸, 出處:《袖珍》卷二。 組成:木香半兩,黃芩半兩,青礞石半兩,枳殼半兩,檳榔半兩,青皮半兩,橘紅半兩,滑石2兩,沉香2錢,大黃1兩1錢,黑牽牛(頭末)2兩3錢。 主治:和脾胃,消宿飲,利胸膈,化痰涎,除膈熱,進飲食。主治:脾胃病。

木香和中丸, 出處:《袖珍》卷二引《聖惠》。 組成:木香1兩(去腐),沉香1兩,檳榔1兩,枳實1兩(去瓤),蓬莪朮1兩(去皮),青皮1兩(去瓤),橘皮1兩(去白),當歸1兩(酒浸),黃芩1兩(去腐),木通1兩(去皮),黃連1兩(去須),白豆蔻1兩,三棱1兩(去皮),牙皂1兩(連子,酥炙),鬱李仁1兩(去皮,另研),縮砂2兩,黃柏3兩(去腐皮),香附子(去毛)3兩,大黃(蒸)4兩,牽牛(末)2兩或4兩。 主治:和脾氣,益腎水,宣暢三焦,開利膈潤大便,清小便,進美飲食。主治:胃腸積滯,癥瘕癖塊,氣逆上攻心胸,脅肋脹滿痞痛,四肢筋脈拘急,身體困倦。腹痛泄瀉,脈滑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