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麻附五皮飲中包含麻黃,主要源於其疏風散寒的功效。麻黃性溫,入肺經,能發汗解表,宣肺止咳,對於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鼻塞、頭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麻附五皮飲屬於溫陽化氣的方劑,用於治療寒濕凝滯,脾腎陽虛所致的寒濕痹痛,而麻黃的加入,可以溫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緩解寒濕凝滯所致的疼痛,提升療效。
麻附五皮飲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 附子性熱,味辛甘,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壯陽之效。方中麻黃、桂枝等藥性雖溫,但散寒力有限,附子的加入,可加強溫陽散寒之功,使寒邪得散,陽氣得復。
- 溫補脾腎: 五皮指五加皮、杜仲、牛膝、桑寄生、狗脊,這些藥物皆可補益肝腎,但容易寒涼。附子性溫,可溫補脾腎,防止五皮寒性過強,避免損傷陽氣,提高藥效,使溫補效果更加顯著。
麻附五皮飲中包含大腹皮,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利水消腫: 大腹皮性寒,味甘,入脾、膀胱經,能利水消腫,對於水腫、腹水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麻附五皮飲旨在治療水濕停滯導致的各種症狀,大腹皮的利水消腫作用可以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達到治療目的。
- 健脾化濕: 大腹皮還具有健脾化濕的作用,可以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麻附五皮飲中常配伍具有健脾化濕作用的藥材,例如茯苓、白朮等,大腹皮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健脾化濕的效果,提高治療效率。
總之,大腹皮在麻附五皮飲中起到利水消腫、健脾化濕的雙重作用,是治療水濕停滯症狀的重要藥材。
麻附五皮飲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麻附五皮飲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凝滯、經絡阻滯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細辛的溫經散寒作用有助於驅散寒邪,通暢經絡,緩解疼痛。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細辛與其他藥物如麻黃、附子等配合使用,可以相輔相成,增強散寒通絡的作用。細辛的辛散之性可以促進其他藥物向病竈部位滲透,提高藥效。
麻附五皮飲中加入五加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元氣,固本培元: 五加皮性溫,味甘,入脾、腎經,具有補益氣血、強壯筋骨的功效。與麻黃、附子等溫陽散寒藥物配合,可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有效改善因陽虛所致的寒症。
- 溫補脾腎,助藥力達病所: 五加皮能溫補脾腎,有助於脾胃運化,腎氣充盈,進而促進藥物吸收和輸布,使麻黃、附子等藥物有效達病所,發揮其治療作用。
麻附五皮飲中加入生薑,乃取其辛溫之性,以解藥性寒涼之弊。
麻附五皮飲以麻黃、附子等溫燥之品為主,兼具祛風散寒、溫經止痛之效,但其性偏燥烈,易傷陰耗津。生薑性溫,味辛,能解表散寒,又能調和脾胃,且其辛溫之性可溫中止嘔,與麻附五皮飲中寒涼之品相配,可緩和藥性,避免燥烈傷陰,使藥力更趨平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主治功效
麻附五皮飲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麻黃:一錢
- 淡附片:八分
- 浙苓皮:三錢
- 大腹皮:二錢
- 細辛:五分
- 新會皮:錢半
- 五加皮:三錢
- 生薑皮:一錢
主治: 一身盡腫
分析:
根據所提供的古文內容,麻附五皮飲主要用於治療水腫病,特別是陰水腫的初期階段。其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溫陽利水: 方中附子溫腎助陽,為溫陽利水的要藥,與麻黃、細辛合用,增強溫經散寒、發汗解表之功,有助於驅散體內寒濕之邪。正如《重訂通俗傷寒論》所言:「寒鬱下焦而成水腫者……每用麻附五皮飲,重用澤蘭梗五六錢,溫通絡氣以退腫。」
宣肺行水: 麻黃宣肺平喘,有助於肺氣的宣發和肅降,進而促進水液代謝。古文指出:「麻黃一味,非但開肺發汗,使水氣從皮膚排泄,而其餘力尤能通利水道,使水氣從小便排泄;故日本醫家,獨推麻黃為治水腫之特效藥。」
行氣消腫: 方中大腹皮、新會皮、生薑皮均有行氣利水、消腫之功。五加皮則可補肝腎、強筋骨,在此方中起到輔助作用。
發汗利尿: 麻附五皮飲的設計巧妙地結合了發汗和利尿兩種途徑來達到消腫的目的。《濕溫時疫治療法》提到:「陰水腫者濕重熱輕,鬱結脈絡也……治在腎而滲利之,《內經》所謂潔淨府是也。輕則椒目五苓散,重則麻附五皮飲,使水濕從溺道而泄,溺暢則腫自消。」
綜合分析:
麻附五皮飲以溫陽散寒、宣肺行水、發汗利尿為主要治療原則,適用於寒濕鬱結所致的水腫病,尤其是陰水腫初起,表現為一身盡腫,兼有惡寒、無汗等表證者。方中麻黃、附子、細辛三藥合用,既能溫陽散寒,又能宣肺發汗,使寒濕之邪從表而解;五皮行氣利水,有助於水濕從小便排出。全方標本兼顧,溫陽而不燥烈,利水而不傷正,為治療寒濕水腫的有效方劑。
古文支持:
- 「治陰水腫,初用麻附五皮飲,溫下發汗以消腫。」(《增訂通俗傷寒論》)
- 「陰水腫者……重則麻附五皮飲,使水濕從溺道而泄,溺暢則腫自消。」(《濕溫時疫治療法》)
- 「麻附五皮飲,溫下發汗法,俞氏經驗方……為治一身盡腫,化氣發汗之良方。」(《重訂通俗傷寒論》)
總結:
麻附五皮飲是一個針對寒濕水腫的有效方劑,其通過溫陽散寒、宣肺行水、發汗利尿的綜合作用,達到消腫的目的。在臨床應用中,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方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風寒表實、一身盡腫之證候下使用。若表證不實,或有內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麻附五皮飲,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麻黃1錢,淡附片8分,浙苓皮3錢,大腹皮2錢,細辛5分,新會皮1錢半,五加皮3錢,生薑皮1錢。 主治:溫下發汗。主治:一身盡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