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腎湯
LI SHE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利腎湯中包含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澤瀉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效。利腎湯多用於治療腎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而澤瀉可有效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改善小便不通暢的狀況。
- 健脾利濕:澤瀉亦可健脾利濕,對於脾虛濕困導致的腹脹、食少、水腫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利腎湯中常配伍其他健脾利濕藥物,如茯苓、白朮等,共同發揮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效果。
總而言之,澤瀉在利腎湯中發揮利水滲濕、健脾利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腎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利腎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滋陰清熱: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利腎湯多用於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口乾咽燥等症狀。生地黃可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緩解腎陰虧虛帶來的症狀。
- 養血補腎: 生地黃富含營養物質,可養血補腎,改善因腎陰不足引起的腎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與利腎湯中的其他藥材搭配,可增強補腎功效,達到整體改善腎功能的作用。
利腎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腎虛常伴脾虛,脾虛則水濕停滯,加重腎虛。赤茯苓健脾利濕,可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有利於腎氣的恢復。
- 利水滲濕:赤茯苓性利水滲濕,可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減輕腎臟負擔,改善腎虛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總而言之,赤茯苓在利腎湯中,發揮健脾利濕、利水滲濕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奏益腎之效。
利腎湯中添加檳榔,是基於其利水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
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性溫燥,能燥濕化痰,並能促進腸胃蠕動,利水消腫;同時,其辛散之性,可行氣止痛,緩解腎氣不利所致的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利腎湯中加入檳榔,有助於促進腎臟排泄、改善水腫,並輔助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利腎通竅、化濕利水之效。
利腎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功效。腎臟屬陰,若腎陰不足,易出現腰膝酸軟、口乾咽燥等症狀。麥門冬可以滋補腎陰,緩解腎虛所致的陰虛症狀。
- 清熱解毒:麥門冬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腎臟主管排泄,若腎熱過盛,則易導致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統疾病。麥門冬可以清熱解毒,輔助利腎湯清解腎熱,達到利尿消腫的效果。
利腎湯中加入柴胡,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引火下行:柴胡味苦性微寒,善於疏肝解鬱,調和氣機。腎虛常伴隨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導致水濕停滯,加重腎虛。柴胡可疏肝解鬱,使肝氣條達,氣機流通,利於水濕下行,輔助腎臟排泄。
- 引導藥力,直達腎經:柴胡具有升發之性,能引導藥力向上,並通過肝經與腎經相通的關係,引導藥力直達腎經,增強利水滲溼之效。
因此,利腎湯中加入柴胡,既能疏肝理氣,解除肝腎之間的相互阻礙,又能引導藥力,直達腎經,有效改善腎虛症狀。
利腎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利水:枳殼味苦、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利水消腫的功效。腎臟主水,若腎氣不足,容易導致水濕停滯,出現水腫等症狀。枳殼能疏通氣機,利水消腫,幫助腎臟更好地運化水液。
- 佐助健脾: 利腎湯多用於腎虛引起的症狀,而腎虛往往伴隨脾虛。枳殼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有利於補充腎氣,改善腎虛症狀。
總之,枳殼在利腎湯中起着行氣利水、佐助健脾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腎虛引發的水腫、乏力等症狀。
利腎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瀉火、利濕解毒的功效。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膀胱經,能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於清肺熱、胃熱,以及膀胱濕熱。
利腎湯常用於治療腎炎、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而這些病症往往與體內濕熱蘊結有關。黃芩的加入,既能清熱瀉火,消解濕熱,又能利濕解毒,促進排泄,從而達到利腎通淋、消腫止痛的作用。
利腎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利水消腫: 川牛膝性溫,入肝、腎經,具有利水滲濕、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腎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可促進水分代謝,利尿消腫,改善水腫症狀。
- 補腎強筋: 川牛膝能補腎壯筋,對於腎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利腎湯中加入川牛膝,能有效改善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達到利水消腫、補腎強筋的效果。
主治功效
利腎湯 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澤瀉、生地黃、赤茯苓、檳榔、麥門冬、柴胡、枳殼、黃芩、川牛膝。
澤瀉味甘、性寒,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的功效。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的功效。
赤茯苓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檳榔味辛、苦、澀,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的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微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柴胡味苦、性微寒,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安胎止痛的功效。
枳殼味苦、性寒,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的功效。
黃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川牛膝味苦、辛,性涼,具有活血化瘀、利尿消腫、強筋骨的功效。
利腎湯 的主治功效是腎精充足、脊椎疼痛、氣虛不想說話。
利腎湯 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活血化瘀、利尿消腫的功效,可治療腎虛腰痛、脊椎疼痛、氣虛不想說話、水腫小便不利、遺精早洩等症狀。
利腎湯 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腎虛腰痛、脊椎疼痛、氣虛不想說話等症狀的中藥方劑,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澤瀉1兩半,生乾地黃(焙)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檳榔(銼)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柴胡(去苗)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黃芩(去黑心)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利腎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組成:澤瀉1兩半,生乾地黃(焙)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檳榔(銼)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柴胡(去苗)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黃芩(去黑心)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 主治:腎氣有餘,脊脈痛,氣乏不欲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