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急驚風」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急驚風

急驚風,又稱驚風、小兒驚風,是指小兒因受驚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突然抽搐、昏迷等症狀。其發病急驟,病程短暫,多在1-2歲的小兒發病。

急驚風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 突然發生的抽搐,可為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
  • 抽搐時伴有意識障礙,可表現為昏迷、煩躁不安、哭鬧不止等。
  • 常伴有高熱、嘔吐、腹瀉等症狀。

急驚風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
  • 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 先天不足:遺傳因素、營養不良等。

急驚風的治療以中醫辨證論治為主,常用中藥有羚羊角、鉤藤、天麻、朱砂、珍珠母等。此外,還可配合針灸、推拿等治療。

急驚風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死亡。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類似症狀時,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大青龍湯

  • 1.《皇漢醫學》:「治小兒赤游丹毒,大熱煩渴,驚惕,或痰喘壅盛者,兼用紫圓或龍葵丸。急驚風,痰涎沸湧,直視口噤者,當先選熊膽、紫圓、走馬湯等取吐下後,大熱煩躁,喘鳴搐搦不止者,宜以此方發汗之。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急驚風,心下堅,腹滿,口噤,肢體強急,脈數實者,宜此方。

導赤散

  • 1.《疹科類編》:「一疹後熱不除,忽作搐者,不可與急驚風同論,用導赤散加人參、麥門冬,送服安神丸。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不可治。
  • 2.《痘疹心法》:「疹後熱不除忽作搐者,不可與急驚風同論,用導赤散(三十五)加人參、麥門冬送服安神丸(四十七)。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不可治,宜抱龍丸(四十)。
  • 3.《景岳全書》:「一、疹後熱不除忽作搐者,不可以急驚風同論,宜導赤散加人參、麥門冬,送七味安神丸。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難治。如見多痰,或用抱龍丸,或以四物湯加麥門冬、棗仁、淡竹葉、甘草、龍膽草、黃連、茯苓、辰砂、石菖蒲之類治之,或以此藥為末,用蒸餅、豬心血為丸服亦可。
  • 4.《痧疹輯要》:「疹後熱不除,忽作搐者,不可與急驚風同論,用導赤散加人參、麥門冬送服安神丸。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不可治,宜服抱龍丸。
  • 5.《証治準繩‧幼科》:「疹後熱不除,忽作搐者,不可與急驚風同論,用導赤散(心)加人參、麥門冬、送服安神丸(痘譫妄),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不可治。
▼ 展開更多

瀉青丸

  • 1.《兒科萃精》:「此證屬腑熱,多因急驚祛風下痰不淨,久而致成是證,發熱自汗,仰臥面赤,牙關噤急,或啼叫不已,口吐涎沫,如風兼熱者,古法主龍膽湯(方見噤口),肝經熱者,古法主瀉青丸(方見急驚風)。

敗毒散

  • 1.《古今醫鑑》:「_敗毒散_,治急驚風初起,發熱,手足搐搦,眼上視等證,並一切感冒風寒,頭痛發熱,咳嗽鼻塞身重,及瘡疹欲出發搐,並宜服之。
  • 2.《古今醫鑒》:「_敗毒散_,治急驚風初起,發熱,手足搐搦,眼上視等證,並一切感冒風寒,頭痛發熱,咳嗽鼻塞身重,及瘡疹欲出發搐,並宜服之。

滾痰丸

  • 1.《明醫雜著》:「滾痰丸攻瀉腸胃痰積及小兒食積痰、急驚風痰甚者,最為要藥,常宜合備,但須量人虛實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