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2)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2)
1. 和陣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臨睡嚼一丸,煎愈風湯送下。上清肺氣,下強骨髓。
續斷丹,治中風寒濕,筋攣骨痛。
續斷,萆薢(酒浸),牛膝(酒浸),乾木瓜,杜仲(炒,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每兩作四丸。每服一丸,細嚼溫酒下,不拘時。
《濟生》,⿱艹豨薟丸,治中風口眼喎斜,時吐涎沫,語言蹇澀,手足緩弱。⿱艹豨薟草(生於沃壤間帶豬氣者是)
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採葉洗淨,不拘多少,九蒸九曬,每蒸用酒蜜灑之,蒸一飯頃。九蒸畢,日乾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酒、米飲任下。
一方:每⿱艹豨薟草一斤,加四物料各半兩,川烏、羌活、防風各二錢,丸服。
蠲痹湯,治周痹及手足冷痹,腳腿沉重,或身體煩疼,背項拘急。
當歸,赤芍藥(煨),黃耆,薑黃,羌活(各錢半),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不拘時服。
三痹湯,治血氣凝滯,手足拘攣,風痹等疾皆效。
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藥,杜仲(薑汁炒),續斷,桂心,牛膝,細辛白茯苓,防風,秦艽,獨活,甘草(等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服。
加味五痹湯,治五臟痹證。
人參,白芍藥(煨),茯苓,川芎(或倍之),當歸(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細辛(七分),甘草(五分),白朮(一錢,脾痹倍用)
水二鍾,姜一片,煎八分,食遠服。肝痹,加棗仁、柴胡;心痹,加遠志、茯神、麥冬、犀角;脾痹,加厚朴、枳實、砂仁、神麯;肺痹,加紫菀、半夏、杏仁、麻黃;腎痹,加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耆、萆薢。
人參散,治肝脾氣逆,胸脅引痛,眠臥多驚,筋脈攣急,此藥鎮肝去邪。
人參(二兩),杜鍾(炒),黃耆(炙),棗仁(微炒),茯神(各一兩),五味子,細辛(去苗),熟地黃,秦艽,羌活(去蘆),芎藭,丹砂(細研,各半兩)
上為細末,入丹砂再研勻,每服一錢,不拘時,溫酒調下,日三服。
六味茯苓湯,治肢體手足麻痹,多痰唾,眩冒者。
半夏(制),赤茯苓,橘紅(各二錢),枳殼(麩炒),桔梗(去蘆),甘草(炙,各一錢)
水二鍾,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枳實散,治心痹胸中氣堅急,心微痛,氣短促,咳唾亦痛,不能飲食。
枳實(麩炒),桂心,細辛,桔梗(各七錢半),青皮(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鍾,生薑一錢半,煎六分,不拘時服。
紫蘇子湯,治肺痹心胸滿塞,上氣不下。
紫蘇子(炒,八兩),半夏(湯泡,五兩),橘紅,桂心(各三兩),人參,白朮,甘草(炙,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四、五錢,水一鍾,生薑五片,棗二枚,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和陣]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每兩藥粉製作成十顆藥丸。睡前嚼服一顆,用煎好的愈風湯送服。此藥能清肺氣,並強健骨髓。
續斷丹,治療中風引起的寒濕症狀,導致筋脈攣縮、骨頭疼痛。
藥材包含續斷、萆薢(用酒浸泡)、牛膝(用酒浸泡)、乾木瓜、杜仲(炒過,各二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丸,每兩藥粉製作成四顆藥丸。每次服用一顆,仔細嚼碎後用溫酒送服,服用時間不拘。
《濟生》豨薟丸,治療中風導致口眼歪斜、時常吐口水、說話不流暢、手腳無力。豨薟草(生長在肥沃土壤中,帶有豬氣味的最好)。
在農曆五月初五或六月初六採摘葉子,洗淨後,不論數量多少,經過九次蒸煮、九次曝曬,每次蒸煮時用酒和蜂蜜噴灑,蒸煮一頓飯的時間。九次蒸煮後,曬乾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顆,空腹用溫酒或米湯送服。
另一個配方:每用一斤豨薟草,加入四物湯的藥材各半兩,川烏、羌活、防風各二錢,製成藥丸服用。
蠲痹湯,治療周身痹症以及手腳冰冷麻木,腿腳沉重,或身體煩躁疼痛、背部頸部僵硬。
藥材包含當歸、赤芍藥(煨過)、黃耆、薑黃、羌活(各一錢半)、甘草(五分)。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煮後服用,時間不拘。
三痹湯,治療血氣凝滯、手腳拘攣、風痹等疾病,都有效果。
藥材包含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藥、杜仲(用薑汁炒過)、續斷、桂心、牛膝、細辛、白茯苓、防風、秦艽、獨活、甘草(等量)。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七分,不拘時間服用。
加味五痹湯,治療五臟的痹症。
藥材包含人參、白芍藥(煨過)、茯苓、川芎(可加倍用量)、當歸(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細辛(七分)、甘草(五分)、白朮(一錢,治療脾痹時加倍用量)。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一片,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肝痹,加酸棗仁、柴胡;心痹,加遠志、茯神、麥冬、犀角;脾痹,加厚朴、枳實、砂仁、神麯;肺痹,加紫菀、半夏、杏仁、麻黃;腎痹,加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耆、萆薢。
人參散,治療肝脾之氣上逆,導致胸部和脅肋部位疼痛,睡眠時易驚醒,筋脈攣縮。此藥能鎮定肝臟,驅除邪氣。
藥材包含人參(二兩)、杜仲(炒過)、黃耆(炙過)、酸棗仁(微炒)、茯神(各一兩)、五味子、細辛(去除苗)、熟地黃、秦艽、羌活(去除蘆頭)、川芎、丹砂(研成細末,各半兩)。
將藥材磨成細末,加入丹砂再次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錢,不拘時間,用溫酒調和後服用,每日三次。
六味茯苓湯,治療肢體手腳麻木,多痰涎,頭暈目眩者。
藥材包含半夏(製過)、赤茯苓、橘紅(各二錢)、枳殼(用麩炒過)、桔梗(去除蘆頭)、甘草(炙過,各一錢)。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五片,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枳實散,治療心痹導致胸中氣機阻塞、心口微痛、呼吸急促、咳嗽時疼痛、無法進食。
藥材包含枳實(用麩炒過)、桂心、細辛、桔梗(各七錢半)、青皮(一兩)。
將藥材略為搗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一錢半,煎煮至剩六分,不拘時間服用。
紫蘇子湯,治療肺痹導致胸悶,氣往上逆而下不來。
藥材包含紫蘇子(炒過,八兩)、半夏(用湯浸泡過,五兩)、橘紅、桂心(各三兩)、人參、白朮、甘草(炙過,各二兩)。
將藥材略為搗碎。每次服用四到五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五片、紅棗兩枚,煎煮至剩七分,不拘時間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