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3)

1. 和陣

除濕蠲痛湯,治風濕痛痹。

羌活,茯苓,澤瀉,白朮(各一錢半),陳皮(一錢),甘草(四分),蒼朮(米泔浸炒,二錢)

水二鍾,煎八分,入薑汁、竹瀝各二、三匙。痛在上者,加桂枝、威靈仙、桔梗;痛在下者,加防己、木通、黃柏、牛膝。

桂心散,治風邪走注疼痛。

桂心,漏蘆,芎藭,威靈仙,白芷,當歸,木香,白殭蠶(炒),地龍(去土炒乾,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拘時。

濕鬱湯,治雨露所襲,或嵐氣所侵,或坐臥濕地,或汗出衣衫濕鬱,其狀身重而痛,倦怠嗜臥,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細緩者是也。

蒼朮(三錢),白朮,香附,橘紅,厚朴(薑汁炒),半夏(制),白茯苓,撫芎,羌活,獨活(各一錢),甘草(五分)

生薑五片,水煎服。

趁痛散

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羌活,地龍(酒炒),牛膝(酒洗),甘草,香附(童便洗),五靈脂(酒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服。或加酒炒芩、檗。

秦艽地黃湯,治風熱血燥,筋骨作痛。

秦艽,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藥,甘草,防風,荊芥,升麻,白芷,蔓荊子,大力子(蒸),羌活(各一錢)

上水煎服。

活絡飲,治風濕痹痛,諸藥不效。

當歸,白朮,川芎,羌活,獨活(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一鍾半,姜五分,煎七分,溫服。

《寶鑑》,獨活寄生湯,治腎虛臥冷,寒濕當風,腰腳疼痛。

獨活(一錢),杜仲(炒),細辛,桑寄生,人參,當歸,川芎,芍藥,茯苓,牛膝,甘草,桂心,熟地黃,防風,秦艽

水一鍾半,姜三片,煎七分,空心服。

透經解攣湯,治風熱筋攣骨痛。

穿山甲(三錢,炮),荊芥,紅花,蘇木,羌活,當歸,蟬蛻(去土),防風,天麻,甘草(各七分),白芷(一錢),連翹,川芎(各五分)

上酒、水各半煎服。

熏蒸方,治腎氣衰弱,或肝脾腎三經受風寒濕氣,停於腿膝經絡,致成腳痹疼痛。宜用此藥和榮衛、通經絡,是亦治痹之法。

花椒(一撮),蔥(三大莖,切),鹽(一把),小麥麩(約四、五升),酒(一盞),醋(不拘多少,以拌前件,至潤為度)

上放銅器內炒令極熱,攤臥褥下,將患腳熏蒸其上,蓋以衣被,穩臥一時,要汗出為度,勿見風。或加薑、桂亦妙。

熏洗痛風法,治手足冷痛如虎咬者。

上用樟木屑一斗,以急流水一擔煮沸,將樟木屑入大桶內,用前湯泡之,桶邊放一兀凳,桶內安一矮凳,令病人坐桶邊,放腳在桶內,外以草荐一領圍之,勿令湯氣入眼,恐致壞眼。其功甚捷。

愈風丹,治足三陰虧損,風邪所傷,肢體麻木,手足不隨等證。

羌活(十四兩),當歸,熟地,生地(各一斤),杜仲(七兩),天麻,萆薢(另研細),牛膝(酒浸焙乾),玄參(各六兩),獨活(五兩),肉桂(三兩)

白話文:

除濕蠲痛湯,治療因風濕引起的疼痛麻木。

藥材包含:羌活、茯苓、澤瀉、白朮(各一錢半)、陳皮(一錢)、甘草(四分)、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二錢)。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加入薑汁、竹瀝各二到三匙。如果疼痛在上半身,加入桂枝、威靈仙、桔梗;如果疼痛在下半身,加入防己、木通、黃柏、牛膝。

桂心散,治療因風邪引起的遊走性疼痛。

藥材包含:桂心、漏蘆、川芎、威靈仙、白芷、當歸、木香、炒過的白殭蠶、去土炒乾的地龍(各半兩)。

將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服,不拘時間。

濕鬱湯,治療因雨露侵襲、山嵐之氣侵擾、久坐潮濕之地、或因汗濕衣衫悶濕而導致的身體沉重疼痛、疲倦嗜睡、遇陰冷則發作、脈象沉細緩者。

藥材包含:蒼朮(三錢)、白朮、香附、橘紅、薑汁炒過的厚朴、製半夏、白茯苓、撫芎、羌活、獨活(各一錢)、甘草(五分)。

加入生薑五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趁痛散

藥材包含: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羌活、酒炒過的地龍、酒洗過的牛膝、甘草、童便洗過的香附、酒炒過的五靈脂。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也可加入酒炒過的黃芩、黃柏。

秦艽地黃湯,治療因風熱血燥引起的筋骨疼痛。

藥材包含:秦艽、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藥、甘草、防風、荊芥、升麻、白芷、蔓荊子、蒸過的大力子、羌活(各一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

活絡飲,治療因風濕引起的疼痛麻木,且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

藥材包含:當歸、白朮、川芎、羌活、獨活(各一錢)、甘草(五分)。

加水一碗半,生薑五分,煎至剩七分,溫服。

《寶鑑》記載的獨活寄生湯,治療因腎虛而怕冷、寒濕侵襲、腰腿疼痛。

藥材包含:獨活(一錢)、炒杜仲、細辛、桑寄生、人參、當歸、川芎、芍藥、茯苓、牛膝、甘草、桂心、熟地黃、防風、秦艽。

加水一碗半,生薑三片,煎至剩七分,空腹服用。

透經解攣湯,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筋攣骨痛。

藥材包含:炮製過的穿山甲(三錢)、荊芥、紅花、蘇木、羌活、當歸、去土的蟬蛻、防風、天麻、甘草(各七分)、白芷(一錢)、連翹、川芎(各五分)。

用酒和水各一半煎煮後服用。

熏蒸方,治療因腎氣衰弱,或肝脾腎三經受風寒濕氣,停留在腿膝經絡,導致腳麻木疼痛。適合用此藥來調和營衛、疏通經絡,也是治療痹症的方法。

藥材包含:花椒(一撮)、蔥(三大根,切段)、鹽(一把)、麥麩(約四五升)、酒(一盞)、醋(用量不拘,拌勻前面藥材至濕潤為度)。

將上述藥材放入銅器內炒至極熱,攤在床褥下,將患腳放在上面熏蒸,用衣被蓋住,穩臥一段時間,以出汗為度,切忌吹風。也可加入生薑、桂枝,效果更好。

熏洗痛風法,治療手腳冰冷疼痛如被虎咬的情況。

將樟木屑一斗,用急流的水一擔煮沸,把樟木屑放入大桶內,用之前煮沸的湯水浸泡,在桶邊放一個矮凳,桶內放一個矮凳,讓病人坐在桶邊,將腳放入桶內,外面用草蓆圍住,不要讓湯氣進入眼睛,以免傷眼。此法效果迅速。

愈風丹,治療因足三陰經虧損、風邪所傷引起的肢體麻木、手腳不靈活等症狀。

藥材包含:羌活(十四兩)、當歸、熟地、生地(各一斤)、杜仲(七兩)、天麻、另外磨成粉末的萆薢、酒浸泡後烘乾的牛膝、玄參(各六兩)、獨活(五兩)、肉桂(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