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4)

1. 和陣

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或百丸,空心食前,溫酒或白湯下。

易老天麻丸,治諸風肢節麻木,手足不隨等證。

天麻(酒浸三日,焙乾),牛膝(制同前),萆薢(各六兩,另研末),當歸(二十兩),附子(制,一兩),羌活(十兩),生地(一斤)

丸服如前法。一方有玄參(六兩),杜仲(七兩),獨活(五兩)

按:此方與前愈風丹大同,但生地性涼,恐滯經絡,宜改用熟地為妥。且以六十四兩之諸藥,而佐以一兩之附子,果能效否?此最少亦宜四兩或六兩方可也。

愈風燥濕化痰丸,治歷節風,濕痰壅滯,晝夜疼痛無休者。

白朮(炒),蒼朮(米泔浸),杜仲(薑汁炒,各二兩),牛膝(酒浸),川芎,薏仁,巴戟,破故(炒,各一兩),當歸,牙皂(瓦炒),防風,羌活,生地,獨活,防己,天麻,南星,半夏,陳皮,木香,沉香,川烏,殭蠶,全蠍(各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食前酒送下,日二次,食乾物壓之。

活絡丹,治中風手足不用,日久不愈,經絡中有濕痰死血者。

草烏(炮,去皮),川烏(炮,去皮臍),膽星(各六兩),地龍(去土焙乾),乳香(去油),沒藥(各二兩,二錢)

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酒、茶清任下。

(東垣),開結導飲丸,治飲食不消,心下痞悶,腿腳腫痛。

白朮(炒),陳皮(炒),澤瀉,茯苓,神麯(炒),麥芽(炒),半夏(制,各一兩),枳實(炒)青皮,乾薑(各五錢),如有積塊者,加巴霜錢半

為末,湯浸蒸餅為丸,梧子大。每服四、五丸或十丸,溫水下。此內傷飲食,脾胃之氣不能運行上升,則注為腳氣,故用此以導引行水化脾氣也。

換骨丹,通治諸風痹痛,兼治鶴膝風。此與後史國公浸酒方大同。

虎骨(酥炙),防風,牛膝,當歸,羌活,獨活,敗龜板,秦艽,萆薢,晚蠶砂,松節(各一兩),枸杞(一兩半),茄根(洗淨,二兩)

酒糊丸服,或酒浸、或為末服亦可。

《局方》,換腿丸,治足三陰經虛,為風寒熱濕所侵,發為攣痹,縱緩疼痛,上攻胸脅,下至腳膝,足心發熱,行步艱難。

薏仁,南星,防己,防風,石斛,檳榔,萆薢,石南葉,羌活,木瓜(各四兩),牛膝(酒浸),當歸,天麻,續斷(各一兩),黃耆(一兩半)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鹽酒下。

史國公浸酒方,一名萬病無憂酒。治諸風五痹,左癱右瘓,四肢頑麻,口眼歪斜,骨節痠痛,諸般寒濕風氣,效難盡述。

當歸,鱉甲(炙),羌活,萆薢,秦艽,防風(去蘆),牛膝,晚蠶砂,松節(各二兩),枸杞(五兩),干茄根(八兩,飯上蒸熟),虎脛骨(酒浸一日。焙乾,酥炙)

白話文:

和陣

將蜂蜜煉製成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丸,或一百丸,空腹、飯前用溫酒或白開水送服。

易老天麻丸,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肢體麻木、手腳不靈活等症狀。

藥材包含:天麻(用酒浸泡三天後,烘乾)、牛膝(炮製方法同天麻)、萆薢(各六兩,另外研成粉末)、當歸(二十兩)、附子(炮製過,一兩)、羌活(十兩)、生地(一斤)。

服用方法和前面一樣。另一個方子裡有玄參(六兩)、杜仲(七兩)、獨活(五兩)。

按:這個方子和前面的愈風丹大致相同,但是生地性涼,恐怕會阻滯經絡,應該改用熟地比較合適。而且用六十四兩的藥材,只用一兩的附子,真的能有效嗎?至少也要用四兩或六兩才可以。

愈風燥濕化痰丸,治療關節風濕病,痰濕阻滯,導致晝夜不停疼痛的症狀。

藥材包含:白朮(炒過)、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杜仲(用薑汁炒過,各二兩)、牛膝(用酒浸泡過)、川芎、薏仁、巴戟、破故紙(炒過,各一兩)、當歸、牙皂(瓦上炒過)、防風、羌活、生地、獨活、防己、天麻、南星、半夏、陳皮、木香、沉香、川烏、殭蠶、全蠍(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成糊狀,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飯前用酒送服,每日兩次,服藥後吃些乾食物壓住。

活絡丹,治療中風導致的手腳不能活動,久病不癒,經絡中有濕痰和瘀血的症狀。

藥材包含:草烏(炮製過,去皮)、川烏(炮製過,去皮臍)、膽星(各六兩)、地龍(去除泥土並烘乾)、乳香(去油)、沒藥(各二兩二錢)。

用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溫酒或茶水隨意送服。

(東垣)開結導飲丸,治療飲食不消化,胸口悶脹,腿腳腫痛的症狀。

藥材包含:白朮(炒過)、陳皮(炒過)、澤瀉、茯苓、神麯(炒過)、麥芽(炒過)、半夏(炮製過,各一兩)、枳實(炒過)、青皮、乾薑(各五錢)。如果有積塊,可加入巴豆霜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的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四、五丸或十丸,用溫水送服。這是因為內傷飲食,脾胃之氣不能正常運行上升,導致向下注為腳氣,所以用此藥來引導水液運行,化解脾氣。

換骨丹,通用於治療各種風濕引起的痹痛,也治療鶴膝風。這個方子和後面史國公的浸酒方大致相同。

藥材包含:虎骨(用酥油炙烤)、防風、牛膝、當歸、羌活、獨活、敗龜板、秦艽、萆薢、晚蠶砂、松節(各一兩)、枸杞(一兩半)、茄根(洗淨,二兩)。

用酒調成糊狀做成藥丸服用,也可以用酒浸泡,或直接將藥材磨成粉末服用。

《局方》,換腿丸,治療足部三陰經虛弱,被風寒濕熱侵襲,導致肢體拘攣麻痹、疼痛,向上侵犯胸脅,向下到腳膝,腳心發熱,行走困難的症狀。

藥材包含:薏仁、南星、防己、防風、石斛、檳榔、萆薢、石南葉、羌活、木瓜(各四兩)、牛膝(用酒浸泡)、當歸、天麻、續斷(各一兩)、黃耆(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成糊狀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用鹽酒送服。

史國公浸酒方,又名萬病無憂酒。治療各種風濕、麻痹、左癱右瘓、四肢麻木、口眼歪斜、骨節痠痛、各種寒濕風氣,效果難以盡述。

藥材包含:當歸、鱉甲(炙烤過)、羌活、萆薢、秦艽、防風(去除蘆葦)、牛膝、晚蠶砂、松節(各二兩)、枸杞(五兩)、乾茄根(八兩,在米飯上蒸熟)、虎脛骨(用酒浸泡一天,烘乾後用酥油炙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