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5)

1. 和陣

用無灰酒一斗,絹袋盛藥入酒內,封十日可服。取飲時,不可面向壇口,恐藥氣衝人頭面。飲酒不可間斷。飲盡,將藥渣曬乾為末,米糊丸,桐子大,空心酒下五十丸。忌發風動氣等物。

《類方》,煨腎散,治腰痛。

人參,當歸,杜仲,肉蓯蓉,破故紙,巴戟,鹿角霜,秋石(等分)

為末,用豬腰子一個,洗淨血水,淡鹽浥過,劈開兩半,勿令斷,中間細細花開,用前藥摻入,另用稀絹裹,線縛定,外用小砂罐入酒少許,用紙封固,毋令泄藥氣,煮腰子候熟取食之,仍飲醇酒三杯,立愈。

調榮活絡飲,治失力閃腰,或跌撲瘀血,及大便不通,腰痛。

當歸,牛膝,杏仁(研如泥),大黃(各二錢),生地,芍藥,紅花,羌活(各一錢),桂枝(三分)川芎(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八分,食前溫服。

胡桃湯,治腎虛腰痛。

胡桃肉,補骨脂,杜仲(各四兩。一作各四錢)

上㕮咀,分二帖。用水二鍾,煎七分,空心服。

《良方》,雞鳴散,治腳氣第一品藥,不問男女皆可服。如感風濕流注,腳痛不可忍,筋脈浮腫者,並宜服之,其效如神。

檳榔(七枚),橘紅,木瓜(各一兩),吳茱萸,蘇葉(各三錢),桔梗(去蘆),生薑(連皮,各半兩)

上㕮咀。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半,取渣再入水二碗,煎取一小碗,兩汁相和,安置床頭。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次冷服之,冬月略溫亦可,服了用乾物壓下,如服不盡,留次日漸漸服之亦可。服藥至天明,當下黑糞水,即是腎家所感寒濕之毒氣也。至早飯時,必痛住腫消,只宜遲吃飯,使藥力作效。此藥並無所忌。

茱萸木瓜湯,治腳氣衝心,悶亂不識人,手足脈欲絕。

吳茱萸(半兩),乾木瓜(一兩),檳榔(二兩)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一鍾半,生薑五片,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立效散,治腳氣攻心。此方消腫甚效,及治暴腫。

檳榔(七枚),生薑(二兩),陳皮,吳茱萸,紫蘇,木瓜(各一兩)

上水三升,煎一升,分作二服。

(丹溪),防己飲,治腳氣。

白朮,木通,防己,檳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蒼朮(鹽水炒),生地黃,黃柏(酒炒,等分)

上水煎服。大便實,加桃仁;小便澀,加牛膝;有熱,加黃芩、黃連;大熱及時令熱,加石膏;有痰,加竹瀝、薑汁。

紫蘇散,治腳氣上氣,心胸壅悶,不得眠臥。

蘇葉,桑白皮,赤茯苓,檳榔,木瓜(各一兩),炙甘草,紫菀,前胡(去蘆),杏仁(去皮尖)百合(各七錢)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一鍾半,生薑五片,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三因》,紫蘇子湯,治腳氣陰陽交錯,上重下虛,中滿喘急,嘔吐自汗。

蘇子(炒),半夏(制,各一錢),前胡,厚朴(薑汁炒),甘草(炒),歸身(各七分),陳皮,肉桂(各四分)

白話文:

[和陣]

用沒有灰的酒一斗,用絹布袋裝好藥材放入酒中,密封十天後就可以服用。取酒飲用時,不可以面對著酒罈口,以免藥氣衝擊到頭面。喝酒的時候不可間斷,要一次喝完。喝完後,將藥渣曬乾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空腹時用酒送服五十丸。忌吃會引發風邪、使氣機紊亂的食物。

《類方》

煨腎散,治療腰痛。

人參、當歸、杜仲、肉蓯蓉、補骨脂、巴戟、鹿角霜、秋石(用量相同)。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一個豬腰子,洗淨血水,用淡鹽水浸濕,從中間切開成兩半,不要完全切斷,在中間切出細細的紋路,將藥粉摻入其中,再用稀疏的絹布包裹,用線綁緊,外面用小砂罐裝入少許酒,用紙封固,不要讓藥氣洩漏,煮熟腰子後取出食用,再喝三杯醇酒,病馬上就好。

調榮活絡飲

治療因用力過度、扭傷腰部、或跌倒撞傷導致的瘀血,以及大便不通暢、腰痛等症狀。

當歸、牛膝、杏仁(研磨如泥)、大黃(各八克),生地、芍藥、紅花、羌活(各四克),桂枝(一點二克),川芎(六克)。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飯前溫服。

胡桃湯

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

胡桃肉、補骨脂、杜仲(各十六克,另一說法為各十二克)。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分成兩份,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七分,空腹服用。

《良方》

雞鳴散,是治療腳氣的首選藥物,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服用。如果因感受風濕導致經絡運行不暢,腳痛到難以忍受,筋脈浮腫,都適合服用此藥,效果非常神奇。

檳榔(七枚)、橘紅、木瓜(各四十克)、吳茱萸、蘇葉(各十二克)、桔梗(去掉蘆頭)、生薑(帶皮,各二十克)。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用水三大碗,用小火煎煮至剩下一碗半,將藥渣取出,再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小碗,將兩次煎煮的藥汁混合在一起,放在床邊。第二天早上五更時分,分三到五次冷服,冬天可以稍微加熱。服藥後用乾的食物壓一壓。如果沒有喝完,可以留到第二天慢慢服用。服藥到天亮時,應該會排出黑色的糞便水,這就是腎臟感受到的寒濕毒氣。到吃早飯時,疼痛必定會停止,腫脹也會消退,只適合晚點吃飯,讓藥力發揮作用。此藥沒有什麼禁忌。

茱萸木瓜湯

治療腳氣攻心,導致胸悶、意識不清、手足脈搏微弱等危急症狀。

吳茱萸(二十克)、乾木瓜(四十克)、檳榔(八十克)。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三十二克,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溫服。

立效散

治療腳氣攻心。這個方子消腫效果非常好,也能治療突然發生的腫脹。

檳榔(七枚)、生薑(八十克)、陳皮、吳茱萸、紫蘇、木瓜(各四十克)。

用水三升,煎煮至剩一升,分兩次服用。

(丹溪)防己飲

治療腳氣。

白朮、木通、防己、檳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蒼朮(鹽水炒)、生地黃、黃柏(酒炒,用量相同)。

用水煎服。大便乾結,加桃仁;小便不暢,加牛膝;有熱象,加黃芩、黃連;熱象嚴重及時令暑熱,加石膏;有痰,加竹瀝、薑汁。

紫蘇散

治療腳氣導致氣機上逆,胸悶,不能安睡。

蘇葉、桑白皮、赤茯苓、檳榔、木瓜(各四十克),炙甘草、紫菀、前胡(去蘆)、杏仁(去皮尖)、百合(各二十八克)。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三十二克,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溫服。

《三因》紫蘇子湯

治療腳氣陰陽失調,上身重而下身虛弱,胸腹脹滿、氣喘急促、嘔吐、自汗等症狀。

蘇子(炒)、半夏(制,各四克)、前胡、厚朴(薑汁炒)、甘草(炒)、歸身(各二點八克)、陳皮、肉桂(各一點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