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6)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6)
1. 和陣
水一鍾半,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時服。
《濟生》,檳榔湯,治一切腳氣,散氣疏壅。
檳榔,香附,陳皮,蘇葉,木瓜,五加皮,甘草(炙,各七分)
上㕮咀。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服。
加減檳榔湯,治一切腳氣、腳弱,名曰壅疾,貴在疏通,春夏尤宜服之。
檳榔,橘紅,蘇葉(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每服五、七錢,水一鍾半,生薑五片,煎八分,不拘時溫服。如腳痛不已者,加木香、五加皮;婦人腳痛,加當歸;室女腳痛,多是肝血滯實,宜加赤芍藥;中滿不食,加枳實;痰厥或吐,加半夏;腹痛大便不通,用此湯下青木香丸,或加大黃;小便不利,加木通;轉筋者,加吳茱萸;腳腫而痛者,加大腹皮、木瓜;腳痛而熱,加地骨皮。
檳榔散,治腳氣衝心,煩悶不識人。
檳榔,茴香,木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以童便一鍾,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活人》,桑白皮散,治腳氣盛發,上氣喘促,兩腳浮腫,小便赤澀,腹脅脹滿,氣急坐臥不得。
桑白皮,郁李仁(各一兩),赤茯苓(二兩),木香,防己,大腹子(各一兩半),蘇子,木通,檳榔,青皮(各七錢半)
上每服三、五錢,姜三片,水煎服。
木香散,治腳氣衝心,煩悶,臍下氣滯。
木香(半兩),檳榔,木通(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一鍾半,生薑五片,蔥白七寸,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木通散,治腳氣遍身腫滿,喘促煩悶。
木通(去皮),蘇葉,豬苓(各一兩),桑白皮,赤茯苓,檳榔(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五、七錢,水一鍾半,生薑五片,蔥白七寸,煎一鍾,不拘時溫服。
人參桂心散,治腳氣嘔逆,心煩不能飲食。
人參(去蘆),赤茯苓,檳榔,麥門冬,橘紅(各一兩),桂心(七錢半)
上㕮咀。每用八錢,水一鍾半,加生薑七片,煎服。
橘皮湯,治腳氣痰壅嘔逆,心胸滿悶,不思飲食。
橘紅,人參(去蘆),蘇葉(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一鍾半,生薑五片,煎一鍾,不拘時溫服。
《集驗》,半夏散,治腳氣煩悶嘔逆,心胸壅悶,不能飲食。
半夏(泡七次,切),桂心(各七錢半),赤茯苓,人參(去蘆),橘紅,前胡(去蘆),檳榔(各一兩),蘇葉(一兩半)
上㕮咀。每服五、七錢,水一鍾半,生薑七片,淡竹茹二錢,煎七分,溫服無時。
大腹皮散,治諸腳氣浮腫,心腹痞悶,小便不利。
大腹皮(三兩),木瓜,蘇子,檳榔,荊芥穗,烏藥,橘紅,蘇葉(各一兩),蘿蔔子(半兩),沉香,枳殼(麩炒),桑白皮(各兩半)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一鍾半,姜五片,煎八分,溫服。《御醫藥方》加木通、白茯苓、炒茴香、炙甘草四味,即名沉香大腹皮散。
白話文:
水一碗半,加薑三片,煎煮至剩七分,不拘時間服用。
《濟生方》的檳榔湯,治療各種腳氣病,能散開氣結、疏通壅塞。
檳榔、香附、陳皮、紫蘇葉、木瓜、五加皮、炙甘草,各取七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三片,煎煮後服用。
加減檳榔湯,治療各種腳氣、腳無力,這種病症被稱為「壅疾」,重點在於疏通,春夏兩季尤其適合服用。
檳榔、橘紅、紫蘇葉,各取一兩;炙甘草,取半兩。
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溫服。如果腳痛持續不止,加入木香、五加皮;婦人腳痛,加入當歸;未婚女子腳痛,多是肝血瘀滯,適合加入赤芍藥;如果腹脹不消化,加入枳實;痰多暈厥或嘔吐,加入半夏;腹痛、大便不通,用此湯搭配青木香丸服用,或者加入大黃;小便不順暢,加入木通;腿腳抽筋,加入吳茱萸;腳腫痛,加入大腹皮、木瓜;腳痛且發熱,加入地骨皮。
檳榔散,治療腳氣病衝上心臟,令人煩悶、意識不清。
檳榔、茴香、木香,各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每次服用五錢,用童子尿一碗煎煮至剩七分,不拘時間溫服。
《活人方》的桑白皮散,治療腳氣病嚴重發作,導致呼吸急促、兩腳浮腫、小便赤黃不暢、腹部胸脅脹滿、呼吸困難、坐立不安。
桑白皮、郁李仁,各取一兩;赤茯苓,取二兩;木香、防己、大腹子,各取一兩半;蘇子、木通、檳榔、青皮,各取七錢半。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加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木香散,治療腳氣病衝上心臟,導致煩悶,肚臍下有氣滯。
木香,取半兩;檳榔、木通,各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每次服用八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蔥白七寸,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溫服。
木通散,治療腳氣病導致全身腫脹,呼吸急促、煩悶。
木通(去皮)、紫蘇葉、豬苓,各取一兩;桑白皮、赤茯苓、檳榔,各取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蔥白七寸,煎煮至剩一碗,不拘時間溫服。
人參桂心散,治療腳氣病導致嘔吐、心煩、食慾不振。
人參(去蘆)、赤茯苓、檳榔、麥門冬、橘紅,各取一兩;桂心,取七錢半。
將以上藥材搗碎,每次用八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七片,煎煮後服用。
橘皮湯,治療腳氣病導致痰液壅塞、嘔吐、胸悶、食慾不振。
橘紅、人參(去蘆)、紫蘇葉,各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每次服用八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煎煮至剩一碗,不拘時間溫服。
《集驗方》的半夏散,治療腳氣病導致煩悶嘔吐、胸悶、食慾不振。
半夏(用薑汁浸泡七次後切片)、桂心,各取七錢半;赤茯苓、人參(去蘆)、橘紅、前胡(去蘆)、檳榔,各取一兩;紫蘇葉,取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搗碎,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七片、淡竹茹二錢,煎煮至剩七分,溫服,不拘時間。
大腹皮散,治療各種腳氣病導致浮腫、心腹脹悶、小便不暢。
大腹皮,取三兩;木瓜、蘇子、檳榔、荊芥穗、烏藥、橘紅、紫蘇葉,各取一兩;蘿蔔子,取半兩;沉香、枳殼(麩炒)、桑白皮,各取兩半。
將以上藥材搗碎,每次服用八錢,用水一碗半,加薑五片,煎煮至剩八分,溫服。《御醫藥方》在此基礎上加入木通、白茯苓、炒茴香、炙甘草四味,就稱為沉香大腹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