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七傷」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七傷是中醫學中對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的總稱。七傷的證候主要表現為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和,臨床上可見頭痛、眩暈、耳鳴、目赤腫痛、口苦咽乾、胸悶心悸、腹脹便溏、四肢麻木、肌肉疼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七傷的治療以調和臟腑、平衡陰陽為主,常用的方法有針灸、推拿、拔罐、刮痧、藥物等。
七傷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不暴飲暴食,注意勞逸結合。
-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避免接觸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等致病因素。
- 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滋陰補陽、健脾益氣、養肝明目等功效的食物,如山藥、蓮子、百合、枸杞、黑豆等。
- 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十全大補湯
- 1.《校注醫醇賸義》:「_十全大補湯_,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攣疼痛,夜夢遺精,面色痿夭,腳膝無力。」
- 2.《丹溪心法》:「_十全大補湯_,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
- 3.《醫便》:「_十全大補湯_(八),治男婦諸虛不足,五勞七傷,生血氣,補脾胃。即前八物湯一兩,如黃耆一錢二分,肉桂八分,薑棗煎服。」
- 4.《醫方選要》:「十全大補湯,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此藥性溫補,常服生血,壯脾胃。」
- 5.《濟世全書》:「_十全大補湯_(方見補益),治虛勞,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咳嗽喘急,盜汗潮熱等症。」
炙甘草湯
- 1.《醫學實在易》:「然不獨治肺,五癆、七傷皆可以通治。」
加味逍遙散
- 1.《醫方考》:「六極之外,又有七傷。一曰大怒逆氣傷肝。肝傷則少血目暗,宜此方主之。」
天雄散
- 1.《備急千金要方》:「治五勞七傷,陰痿不起衰損者方。」
補肺湯
- 1.《不居集》:「熱壅於肺能嗽血,久嗽肺損,亦能嗽血。壅於肺者易治,不過涼之而已。損於肺難治,漸以成勞也。熱嗽有血,宜金沸草散加阿膠一錢,痰甚加瓜蔞仁、貝母。勞嗽有血,宜補肺湯加阿膠、白及一錢。嗽血而氣急者,補肺湯加阿膠、杏仁、桑白皮各一錢,吞養正丹或三妙丹,間進百花膏,亦可用七傷散、大阿膠丸。」
- 2.《証治準繩‧雜病》:「損於肺者難治,漸以成勞也。熱嗽有血,宜金沸草散加阿膠一錢,痰盛加栝蔞仁、貝母。勞嗽有血,宜補肺湯加阿膠、白芨一錢。嗽血而氣急者,補肺湯加阿膠、杏仁、桑白皮各一錢,吞養正丹,或三炒丹,間進百花膏,亦可用七傷散、大阿膠丸。丹溪云:咳血乃火升痰盛。」
內補黃耆湯
- 1.《方劑辭典》:「內補黃耆湯,治婦人七傷。身體疼痛。小腹急滿。面目黃黑。不能食飲。並諸虛乏不足。少氣心悸。不安方。(千金方)」
- 2.《備急千金要方》:「治婦人七傷,身體疼痛,小腹急滿,面目黃黑,不能飲食並諸虛乏不足,少氣,心悸不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