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四 (4)
卷之四 (4)
1. 水腫脹滿門
夫水腫者,蓋因脾土虛弱,不能防制腎水,以致水溢妄行,浸潰脾土,凝而不流,遂成腫滿。其為證也,發見之初,目窠微腫,有若臥蠶才起之狀,微而至大,以手按之,則隨手而起,如裹水在內。上則喘急、咳嗽,下則足膝胕腫,面目虛浮,外腎或腫,小便不利,此其候也。
白話文:
水腫是因為脾氣虛弱,無法控制腎水,導致水液氾濫,侵蝕脾臟,凝結而不流通,從而形成腫脹。它的症狀在初期表現為:眼眶微腫,像臥蠶剛形成時的樣子,逐漸加重,用手指按壓,會像裡麪包裹著水一樣,隨著手指而彈起。上面有喘促、咳嗽,下面有足膝小腿腫脹,臉色浮腫,腎臟可能有腫脹,小便不利,這些都是它的症候。
治之當辨其陰陽脈證。若陰水為病者,脈來沉遲,色多青白,不煩不渴,小便澀少而清,大便多泄;陽水為病者,脈來沉數,色多黃赤,或煩或渴,小便赤澀,大便多秘。腰以上腫者,宜發汗;腰以下腫者,宜利小便。然後實其脾土,土盛自能攝伏腎水,其腫自消。虛弱者,又當溫補下元,健養脾胃。
此其大法也。若腫而肌肉崩潰,足脛流水,唇黑,缺盆平,臍凸背平,足心滿,此為五臟損敗,不可治也。
白話文:
治療水腫時,要區分陰陽脈象。如果是陰水為病,脈搏沉緩,顏色多青白,不感到煩躁口渴,小便澀少且清澈,大便多而稀。如果是陽水為病,脈搏沉數,顏色多黃赤,有時煩躁或口渴,小便赤澀,大便多祕結。
腰部以上的腫脹,宜發汗治療;腰部以下的腫脹,宜利尿治療。然後通過健脾益土的方法,讓脾胃功能強健,就能自然地抑制腎水,水腫就會自行消退。
虛弱的人,還需要溫補下元,健養脾胃。
若夫脹滿之疾,亦由脾胃虛弱,或病後失調,外為四氣所侵,內為七情所動,及飲食不節,生冷過多,有傷脾胃,以致五臟傳克,陰陽之氣不得升降,痰飲結聚中焦,遂成脹滿之疾。其為病也,或腸鳴氣走,漉漉有聲,或兩脅腰背痛連上下,或頭疼嘔逆,胸滿不食,或腹脹喘咳,二便不通。
白話文:
如果出現脹滿的疾病,也是因為脾胃虛弱,或者患病後功能失調,外部受到四時天氣變化影響,內部受到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波動,以及飲食不節制,攝取過多生冷食物,損傷脾胃,導致五臟傳遞相剋,陰陽之氣不能正常升降,痰液飲水聚集在中焦(包括脾、胃、肝),最終形成脹滿疾病。患有此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腸鳴氣動,發出漉漉聲響;兩側脅肋、腰背疼痛,疼痛從上到下延伸;頭疼嘔吐,胸悶不思飲食;腹脹喘咳,大小便不通。
治療之法,當視其久近虛實寒熱,以健理脾胃為先,分利化積次之,不可過用行下之藥,恐脾胃愈虛而難治也。大抵水腫脹滿之疾,脈浮大者易治。虛小細沉者難治,臨證審焉。
葶藶木香散,治暑濕傷脾,水腫腹脹,小便赤,大便滑。
白話文:
治療水腫的方法,要根據病情的時間長短、虛實寒熱來決定。首先要健運脾胃,其次纔是利水化積。不要過度使用瀉下之藥,以免脾胃更虛而難以治療。一般來說,水腫脹滿的疾病,脈象浮大有力的比較容易治。脈象虛小、細微、沉伏的比較難治。臨牀上要仔細辨證。
葶藶,木香(不見火),茯苓,肉桂,豬苓,澤瀉,木通(以上各一錢),滑石(五錢),白朮(二錢),甘草(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白話文:
葶藶,木香(生用),茯苓,肉桂,豬苓,澤瀉,木通(以上各1克),滑石(5克),白朮(2克),甘草(0.5克)
白朮木香散,治喘嗽腫滿變成水病者,不能食,不能臥,小便秘者,宜服之。
白話文:
白朮木香散是一種中藥方劑。
它用於治療因氣喘、咳嗽、水腫而導致的疾病,患者不能進食或睡眠,並且有點便祕。
白朮,豬苓(去皮),檳榔,赤茯苓,澤瀉(以上各一錢五分),滑石(三錢),官桂(七分),木香(不見火),甘草(以上各一錢),陳皮(二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白朮、豬苓(去掉皮)、檳榔、赤茯苓、澤瀉(以上各 1.5 克)、滑石(3 克)、官桂(0.7 克)、木香(未經加熱)、甘草(以上各 1 克)、陳皮(2 克)
疏鑿飲子,治水氣,通身浮腫,喘呼氣急,煩躁多渴,大小便不利,服熱藥不得者。
白話文:
疏鑿飲,用於治療水氣,全身浮腫、呼吸急促、煩躁多渴、大小便不利,不適合服用熱性藥物的情況。
澤瀉,赤小豆(炒),商陸,羌活,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檳榔,苓皮(以上各一錢)
白話文:
澤瀉、赤小豆(炒過的)、商陸、羌活、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檳榔、苓皮(以上各 1 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前服。
分氣補心湯,治心氣鬱結,發為四肢浮腫,上氣喘急。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做成一副藥,用兩碗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直到剩下一碗藥汁,在飯前服用。
分氣補心湯,用於治療心氣鬱結,導致四肢浮腫,呼吸急促。
木通,川芎,前胡,大腹皮(炒),青皮(去穰),白朮,枳殼(麩炒),甘草(炙,各一錢),香附(炒,去毛),茯苓,桔梗(以上各一錢五分),細辛,木香(不見火,各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木通、川芎、前胡、大腹皮(炒過)、青皮(去掉果肉)、白朮、枳殼(用麩炒過)、甘草(炙過的,各取一錢)、香附(炒過,去毛)、茯苓、桔梗(以上各取一錢五分)、細辛、木香(不經過火,各取五分)
當歸散,水腫之疾,多由腎水不能攝養心火,心火不能滋養脾土,故土不能制水,水氣盈溢,氣脈閉塞,滲透經絡,發為浮腫之證。心腹堅脹,喘滿不安。
白話文:
「當歸散」是用於治療水腫的藥物。水腫多是由於腎水無法滋養心火,心火無法滋養脾土,導致脾土無法控制水液,水氣過多而積聚在體內,阻礙氣血運行,滲透到經絡中,形成浮腫的症狀。症狀包括心腹脹滿,呼吸困難,焦慮不安。
當歸(酒洗),木香(不見火),赤茯苓,芍藥,牡丹皮,桂心,檳榔,陳皮,木通(炒),白朮,木瓜,紫蘇(以上各一錢)
白話文:
當歸(用酒洗淨),木香(不要用火炒),赤茯苓,芍藥,牡丹皮,桂心,檳榔,陳皮,木通(炒過),白朮,木瓜,紫蘇(以上各 1 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前服
蘿蔔子飲,治水病浮腫。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做成一份,用兩碗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直到剩下一碗水量時,在飯前服用。
蘿蔔子飲,用於治療水腫病症。
蘿蔔子,半夏(制),川芎,青木香,商陸,青皮(去穰,各一錢),葶藶(炒),赤茯苓,陳皮,牽牛末(炒),檳榔,甘草(炙,各一錢半),官桂(七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食遠服。
白話文:
蘿蔔子、半夏(製過)、川芎、青木香、商陸、青皮(去掉內瓤,各一錢)、葶藶(炒過)、赤茯苓、陳皮、牽牛子末(炒過)、檳榔、甘草(炙過,各一錢半)、官桂(七分)
神助散,治十種水氣,面目四肢浮腫,以手按之隨手而起,咳嗽喘急,不得安臥,小便赤澀,大便不利。
白話文:
神助散,用於治療十種類型的水腫,包括全身浮腫、臉部和四肢浮腫。按壓患處會立即復原。患者還會出現咳嗽、氣喘、無法平躺入睡、小便刺痛、大便困難等症狀。
黑牽牛(炒,取頭末),澤瀉(各二錢),豬苓,椒目(各二錢五分),葶藶(五錢)
白話文:
黑牽牛(炒焦,取粉末),澤瀉(各 2 錢),豬苓,草果(各 2 錢 5 分),葶藶(5 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蔥白三根,煎至一盅,入酒半盞,絕早向東立服;如人行十里,又以漿水蔥白煮稀粥,候蔥爛入酒五合,量人所飲多少,須啜一升許。自早至午當利小便三、四升,或大便微利,喘定腫減,隔日再服。忌鹽、面、房事。
白話文:
首先準備一劑藥,用兩碗水和三根蔥白煎煮,煎到約一碗的量,然後加入半杯酒,一大早就面向東方站著服下。服用後彷彿走了十里路,再用漿水煮稀粥,等蔥白煮爛後加入五合酒。依個人體質不同,大約喝一升左右。從早晨到中午,應該排尿三到四次,或稍微便便,喘息會得到緩解,水腫也會消退。過一天後再重複服用。在此期間,避免吃鹽、麵食和進行房事。
五皮散,治風濕客邪於脾經,氣血凝滯,以致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膨脹,上氣喘促。
白話文:
五皮散治療風濕之邪侵犯脾經,導致氣血凝滯,從而出現面部浮腫、四肢腫脹、心腹脹滿,呼吸氣促的症狀。
五加皮,地骨皮,大腹皮,茯苓皮,生薑皮(以上各二錢五分)
白話文:
五加皮,地骨皮,大腹皮,茯苓皮,生薑皮(以上各 15 克)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切忌生冷、油膩、堅硬之物。《澹寮方》去五加皮、地骨皮,加陳皮、桑白皮,亦同名。
白話文:
第一次服藥,用兩碗水煎煮,煎到剩下一碗,飯後半小時服用。忌食生冷、油膩、堅硬的食物。《澹寮方》去掉五加皮、地骨皮,加入陳皮、桑白皮,藥名不變。
木香分氣湯,治氣留滯四肢,腹急中滿,胸膈脅肋膨脹,虛氣上衝,小便臭濁。
白話文:
木香分氣湯,用於治療氣滯留在四肢,腹部急促脹滿,胸部、橫膈膜、肋骨疼痛,虛氣上衝,小便有異味。
木香(不見火),豬苓,澤瀉,赤茯苓,半夏,枳殼,檳榔,燈心草,紫蘇子(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入麝少許,煎至一盅,食前服。
白話文:
木香(不炒)、豬苓、澤瀉、赤茯苓、半夏、枳殼、檳榔、燈心草、紫蘇子(各 3 克)
中滿分消湯,治中滿、寒脹、寒疝,大小便不通,四肢厥冷,食入反出,下虛中滿,腹中寒,心下痞;下焦躁,寒厥,奔豚不收,並治之。
白話文:
中滿分消湯,用於治療腹部脹滿、寒氣導致的脹氣、腹疝疼痛、大小便不通、四肢冰冷、進食後嘔吐、下焦(小腹)虛弱而腹部脹滿、腹中寒冷、心下痞塞;或下焦燥熱不安、肢體寒冷、腹內有奔豚感,均可治療。
益智,半夏(泡),木香(不見火),茯苓,升麻(各一錢),人參,青皮(去穰),川烏(炮,去皮臍),當歸,柴胡,乾薑,蓽澄茄,黃連(各六分),黃耆,黃柏,吳茱萸,草豆蔻,厚朴,麻黃,澤瀉(各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食前服。大忌房勞、酒、濕面、大寒、生冷之物。
白話文:
益智: 1錢 半夏: 泡製,1錢 木香: 1錢,未經烘烤 茯苓: 1錢 升麻: 1錢 人參: 6分 青皮: 去掉果肉,6分 川烏: 炮製,去掉皮臍,6分 當歸: 6分 柴胡: 6分 乾薑: 6分 蓽澄茄: 6分 黃連: 6分 黃耆: 5分 黃柏: 5分 吳茱萸: 5分 草豆蔻: 5分 厚朴: 5分 麻黃: 5分 澤瀉: 5分
廣朮潰堅湯,治中滿腹脹,內有積塊,堅硬如石,令人坐臥不安,大小便塞滯,上喘氣促,面色痿黃,通身虛腫。
白話文:
廣朮潰堅湯,用於治療腹部脹滿,內有硬塊,堅硬如石頭,讓人坐臥不安,大小便不通暢,氣喘吁吁,面色發黃,全身水腫。
廣朮(煨),黃連,柴胡,甘草(生用),神麯(炒),澤瀉(以上各一錢五分),陳皮,吳茱萸(泡),青皮(去穰),升麻(以上各一錢),黃芩,草豆蔻(煨),當歸梢,益智(以上各五分),紅花(一分),半夏(泡七分),乾葛(二分)
白話文:
廣朮(烘焙過),黃連,柴胡,甘草(生用),神麴(炒過),澤瀉(以上各 15 克),陳皮,吳茱萸(浸泡過),青皮(去掉果肉),升麻(以上各 10 克),黃芩,草豆蔻(烘焙過),當歸尾,益智(以上各 5 克),紅花(1 克),半夏(浸泡過 7 克),乾葛(2 克)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先浸藥少時,煎至一盅,食遠服,忌酒、濕面。中滿服後漸減,積塊未潰再服後半夏厚朴湯。
半夏厚朴湯,治證與前同,能消脹化積。
白話文:
每次製作一劑藥,使用兩碗水,先浸泡藥材一會兒,煎煮到只剩一碗,飯後服用,忌諱喝酒和洗臉。服藥一段時間後若中間部位腹脹,逐漸減少藥量;若積塊尚未消散,可再服用半夏厚朴湯。
半夏(一錢),厚朴(八分),神麯(炒,六分),桃仁(去皮尖,十五個),式各樣,黃芩,澤瀉,紅花,茯苓,橘紅,蘇木,青皮(去穰),吳茱萸,蒼朮,草豆蔻,黃連(以上各五分),當歸梢,豬苓,三稜,升麻(以上各四分),乾生薑,肉桂,甘草(生),柴胡,木香(不見火),昆布,乾葛(以上各三分)
白話文:
- 半夏:1 錢
- 厚朴:0.8 分
- 神曲(炒):0.6 分
- 桃仁(去皮尖):15 粒
- 甘草(生):0.5 分
- 黃芩:0.5 分
- 澤瀉:0.5 分
- 紅花:0.5 分
- 茯苓:0.5 分
- 橘紅:0.5 分
- 蘇木:0.5 分
- 青皮(去穰):0.5 分
- 吳茱萸:0.5 分
- 蒼朮:0.5 分
- 草豆蔻:0.5 分
- 黃連:0.5 分
- 當歸梢:0.4 分
- 豬苓:0.4 分
- 三稜:0.4 分
- 升麻:0.4 分
- 乾生薑:0.3 分
- 肉桂:0.3 分
- 柴胡:0.3 分
- 木香(未經火烤):0.3 分
- 昆布:0.3 分
- 乾葛:0.3 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遠服。
參香散,治一切氣,脾虛作脹,痞氣。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做成一副藥劑,用兩碗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直到水量剩下一碗時,飯後服用。
參香散,用於治療各種氣滯,以及脾虛導致的腹脹和痞滿。
人參,肉桂,甘草(炙,各七分),桑白皮,桔梗(去蘆),陳皮,枳實(麩炒),麥門冬,青皮(去穰),大腹皮,半夏(以上各一錢),紫蘇子,茯苓,香附子,木香(不見火,以上各一錢二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
白話文:
人參、肉桂、甘草(炙過,各七分)、桑白皮、桔梗(去蘆頭)、陳皮、枳實(麩炒)、麥門冬、青皮(去筋絡)、大腹皮、半夏(以上各一錢)、紫蘇子、茯苓、香附子、木香(不見火,以上各一錢二分),共為一劑。用兩碗水,加入三片生薑、兩枚紅棗,煎至一碗,飯前服用。
大半夏湯,治肝氣大盛,勝克於脾,脾不運化,結聚涎沫,閉塞臟氣,胃冷中虛,遂成脹滿之病,其脈多弦遲。
白話文:
大半夏湯適用於肝氣旺盛、剋制脾胃的情況。脾胃運化無力,涎沫積聚,阻滯臟腑之氣,胃寒內虛,最終導致腹脹飽滿。此類患者的脈象多為弦脈且緩慢。
半夏(炮,二錢),附子(炮,去皮臍),枳實(麩炒),厚朴(姜炒),桂心(以上各一錢半),當歸,茯苓,川椒(炒出汗),甘草(炙,以上各一錢),人參(五分)
白話文:
半夏(炮製過,2錢),附子(炮製過,去除外皮和肚臍),枳實(炒過),厚朴(用生薑炒過),桂心(以上各1.5錢),當歸,茯苓,花椒(炒出汗),甘草(炙製過,以上各1錢),人參(0.5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食遠服。
大異香散,治失飢傷飽,痞悶停酸,旦食不能暮食,病名谷脹。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煎煮時,用兩杯水,加上五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杯水量,應在飯後一段時間服用。
大異香散,用於治療因過度飢餓或吃得過飽導致的胸腹痞悶、胃中有酸水停留,以及早上吃的食物到晚上還不能消化的情況,這種病被稱為谷脹。
三稜,蓬朮,青皮(去穰),半夏曲,陳皮,藿香,桔梗,枳殼(炒),香附(炒),益智(以上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一盅,食遠服。
白話文:
三稜、蓬朮、青皮(去掉果核)、半夏曲、陳皮、藿香、桔梗、枳殼(炒過)、香附(炒過)、益智(以上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平肝飲子,治喜怒不節,肝氣不平,邪乘脾胃,心腹脹滿,頭眩嘔逆,脈來浮弦。
白話文:
平肝飲劑,用來治療因情緒易怒、肝氣不平,導致脾胃機能失調,產生腹脹、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脈象為浮弦脈。
防風(去蘆),枳殼(麩炒),桔梗(去蘆),赤芍藥,桂枝(以上各一錢半),木香(不見火),人參,檳榔,川芎,當歸,陳皮,甘草(炙,各八分)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白話文:
防風(去除外殼),枳殼(用麩炒過),桔梗(去除外殼),赤芍藥,桂枝(以上各 4.5 克),木香(未經火炒),人參,檳榔,川芎,當歸,陳皮,炙甘草(各 2.4 克)
大橘皮湯,治濕熱內攻,心腹脹滿,並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滑泄,並宜服之。
白話文:
大橘皮湯,用於治療濕熱內邪侵犯體內,導致心腹脹滿、水腫、小便不利、大便稀溏。
橘皮(去白,二錢),木香(不見火,五分),滑石(四錢),檳榔(六分),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肉桂(七分),甘草(炙,四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 橘皮(去白色部分,約 12 公克)
- 木香(不要經過火烤,約 3 公克)
- 滑石(約 24 公克)
- 檳榔(約 3.6 公克)
- 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各約 6 公克)
- 肉桂(約 4.2 公克)
- 甘草(炙過的,約 2.4 公克)
大沉香尊重丸,治蠱脹腹滿,水腫遍身,腫滿氣逆,嘔噦喘乏,小便赤澀,大便不調,一切中滿下虛危困之病。其效如神。
白話文:
大沉香尊丸,主治蟲毒引發的腹脹滿水,全身浮腫,氣息逆亂,嘔吐、噁心、呼吸困難、小便赤紅刺痛、大便失調,以及各種中氣不足、下半身虛弱、危重困頓的疾病。療效堪稱神速。
沉香,丁香,人參,車前子,葶藶(炒),檳榔(以上各一錢),胡椒,海金沙,蠍梢(去毒),木香(不見火),肉豆蔻(麵裹煨),茯苓(以上各二錢半),青皮(去穰),白牽牛,枳實(炒),木通(以上各四錢),白丁香(一錢半),蘿蔔子(炒,六錢),滑石(三錢),郁李仁(去皮,一兩二錢半)
白話文:
沉香、丁香、人參、車前子、葶藶(炒)、檳榔(以上各一錢),胡椒、海金沙、蠍梢(去毒)、木香(不見火)、肉豆蔻(麵裹煨)、茯苓(以上各二錢半),青皮(去穰)、白牽牛、枳實(炒)、木通(以上各四錢),白丁香(一錢半),蘿蔔子(炒,六錢),滑石(三錢),郁李仁(去皮,一兩二錢半)。
上為細末,用生薑汁打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不拘時薑湯送下,日進三服。忌鹽、魚、果、肉、麵食,只可服米粥。
十棗丸,治水氣,四肢浮腫,上氣喘急,大小便不通。
白話文:
把上層較細緻的部分研磨成細末,用生薑汁和麵粉做成麵糊,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顆,不限時間,用薑湯送服,一日服用三次。忌食鹽、魚、水果、肉和麵食,只能吃稀飯。
甘遂,大戟,芫花(各等分)
白話文:
甘遂、大戟、芫花,各取同等分量
上為細末,用紅棗煮爛去皮核,搗成膏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白湯送下,以利去黃水為度,否則次早再服。
白話文:
藥的上面會有浮沫,所以要用紅棗煮爛後去皮核,搗成膏狀後與藥材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 40 顆,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服用後,等到小便顏色變淡後即可停止,否則第二天早上再服用。
茯苓琥珀丸,治水氣乘肺,遍身浮腫,中焦痞隔,氣不升降,咳嗽喘促,小便不利,並宜服之。
白話文:
茯苓琥珀丸,用於治療水氣侵犯肺部,導致全身浮腫、中焦痞滿、氣息運行不暢、咳嗽喘氣、小便不利等情況。
赤茯苓(去皮),防己(各一兩半),苦葶藶(隔紙炒,三兩半),紫蘇子(淨,一兩),琥珀(另研,一兩),郁李仁(去皮,一兩七錢),杏仁(去皮尖,一兩二錢半),陳皮(一兩三錢)
白話文:
赤茯苓(去除表皮):30克 防己:30克 苦葶藶(隔紙炒熟):52.5克 紫蘇子(洗淨):15克 琥珀(另行研磨):15克 郁李仁(去除表皮):25.5克 杏仁(去除尖端表皮):18.75克 陳皮:20.25克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用人參湯食前送下。
海金沙散,治脾濕太過,通身腫滿,喘不得臥,腹脹如鼓。
海金沙(二錢),甘遂(五錢),黑牽牛(取頭末,半生半炒,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倒流水煎湯,空心調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六、七十丸,飯前用人參湯送服。
海金沙散用於治療脾濕過盛導致的全身浮腫、呼吸困難、臥床不起、腹脹如鼓等症狀。
取海金沙二錢、甘遂五錢、黑牽牛頭部末(半生半炒,一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倒流水煎湯,空腹服用。
三花神佑丸,治中滿腹脹,喘嗽淋閉,一切水濕腫滿,濕熱腸垢沉積變生疾病,久病不已,黃瘦困倦,氣血壅滯不得宣通;或風熱燥郁,肢體麻痹,走注疼痛,風痰涎嗽,頭眩暈;瘧疾不已,癥瘕積聚,堅滿痞悶,酒積食積,一切痰飲嘔逆,及婦人經病不快,帶下淋瀝,無問赤白,並男子、婦人傷寒濕熱,腹滿實痛;兼治久新腰痛,並一切下痢,及小兒驚疳積熱,乳癖腫滿,並宜服之。
白話文:
三花神佑丸,可以治療腹部脹滿、氣喘咳嗽、小便不利、水腫、濕熱引起的腸道廢物堆積導致的疾病、久治不癒的疾病、黃瘦虛弱疲勞、氣血運行不暢;或風熱導致的鬱悶、四肢麻痺、疼痛遊走不定、風痰引起的咳嗽、頭暈目眩;瘧疾不愈、癥瘕積聚、腹部堅硬脹滿、酒食過量導致的積滯、各種痰液嘔逆,以及婦女月經不調、帶下淋漓不絕,無論赤帶或白帶,以及男女因寒濕熱而導致的腹滿實痛;此外,還可以治療久發或新發的腰痛,以及各種腹瀉,小兒驚疳積熱,乳房腫脹,都可以服用此藥。
甘遂,大戟,蕪花(醋炒,各五錢),牽牛(二兩),大黃(一兩),輕粉(一錢)
上為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量虛實加減,忌熱物、甘草等。
白話文:
甘遂、大戟、蕪花(用醋炒過,各五錢)、牽牛(二兩)、大黃(一兩)、輕粉(一錢)
木香分氣丸,治脾胃不和,心腹兩脅膨脹,胸膈注滿,痰嗽喘息,噁心乾嘔,咽喉不利,飲食不化,並皆治之。有效。
白話文:
木香分氣丸,用於治療脾胃失調,心腹部兩側脹滿,胸腔膈膜處感覺飽脹,咳嗽氣喘,噁心乾嘔,咽喉不適,食物消化不良,都能治療。療效顯著。
木香(不見火),檳榔,青皮(去穰),陳皮(去白),蓬朮(炮),乾生薑,當歸,薑黃,延胡索,白朮,枳殼(麩炒),成品,三稜(濕紙裹煨),赤茯苓,白豆蔻(麵煨,各等分秋冬加丁香。)
白話文:
木香(不經過炒製),檳榔,青皮(去籽),陳皮(去白色果瓤),蓬朮(經過蒸炮),乾生薑,當歸,薑黃,延胡索,白朮,枳殼(用麩皮炒製),成品,三稜(用濕紙包裹後煨熟),赤茯苓,白豆蔻(用麵粉包裹後煨熟,以上各味藥等量配伍,秋冬季節可酌情添加丁香。
上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遠薑湯送下。
沉香琥珀丸,治水腫,一切急難證,小便不通者。
白話文:
上方製成細末,用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五十至七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
沉香琥珀丸,用於治療水腫,以及各種急重症,包括小便不通的情況。
琥珀,杏仁(去皮尖),紫蘇,赤茯苓,澤瀉(以上各半兩),葶藶(炒),郁李仁(去皮),沉香(以上各一兩半),陳皮(去白),防己(以上各七錢半)
白話文:
琥珀、杏仁(去皮尖)、紫蘇、赤茯苓、澤瀉(以上各 15 克) 葶藶(炒)、郁李仁(去皮)、沉香(以上各 45 克) 陳皮(去白)、防己(以上各 22.5 克)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以麝香為衣,每服二十五丸,加至五十丸,空心用人參煎湯送下,量虛實加減。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外層裹上麝香。每次服用 25 顆,逐漸增加到 50 顆。空腹時,用人參煎煮的湯藥送服。根據患者的體質虛實調整服用量。
三白散,治膀胱蘊熱,風熱相乘,陰囊腫脹,大小便不利。
白牽牛(二兩),桑白皮(微炒),白朮,木通,陳皮(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薑湯調服,小兒服半錢。
白話文:
三白散,用於治療膀胱有熱,風熱交加,導致陰囊腫脹,大小便不順暢。
藥方包括:白牽牛兩兩,桑白皮稍微炒過,白朮,木通,陳皮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薑湯送服,兒童服用量為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