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序
序
1. 序
《周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曰王之食欲,曰萬民之疾,曰疕瘍者,皆有醫。先生懋先人之德,又濟之以生生之具,故人彌厥性,罔有閼札者,豈非順化之治哉,迨我祖宗,治政師古,設有內外醫藥院局若干所,為慮已深,為具已悉,為天下賴以廣。即《周官》之良法美意,亦不能過是。
白話文:
《周官》:醫師負責掌管醫療政策,收集各種藥物以供醫療使用。對於國王的飲食起居,人民的疾病,以及有疾病的人,都設有專門的醫師負責。先人創造了醫學,又讓它不斷傳承,因此人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沒有疾病困擾,這難道不是順應自然發展的結果嗎?到了我們的祖先,他們治理國家時效法古人,設置了很多內外醫療機構,考慮得非常周到,準備得很齊全,讓天下人受益匪淺。這與《周官》中提倡的良好醫療制度和理念相契合。
但名醫多萃于都邑,而窮簷篰屋,疾病者何限?惠政先於所近,而遐陬僻壤,率多庸醫,如是而求仁澤之無滲漏,其可得哉?然欲俾醫道之無間,而仁澤之旁洽,非假醫方以博濟之不可也。
白話文:
然而,優秀的醫生大多聚集在繁華的都城,而居住在破舊房屋中的貧困患者卻何其多?惠民政策應先惠及身邊之人,然而在偏遠的角落,庸醫卻佔據多數。如果要做到仁愛之惠普及其所及之處,難道可行嗎?但是,想要醫道通達各地,惠澤遍及四方,不借助醫書藥方廣為傳播的方法,恐怕難以實現。
吾受封以來,修齊之暇,每令良醫周文採等於諸方書中,精選其方之簡明切要,而有徵效者以進。吾躬為較閱得十卷,裒成一帙,名之曰《醫方選要》,以與天下疾病之人共之。夫人之所至惜者,命也;命之所由全者,形也;性形之不可犯者,疾病也。疾病之生,或喜怒哀樂之過,飲食、男女之無節:謬戾於聲色,萌蔽於竅臟,不以五藥攻之,五味五穀養之,五聲五色五氣視之,不兩之以變,而參之以動焉,則其生亦殆矣。
白話文:
自從我接受封號以來,在政務公務之餘,常常讓優秀的醫生周文採等人從各種醫書中精選出簡明扼要、有實際療效的方劑供我審閱。我親自比較篩選,得到了十卷內容,彙編成一冊書,取名為《醫方選要》,與天下有疾病的人們分享。人最珍惜的是生命,而生命的完整取決於身體健康,而影響身體健康的關鍵是疾病。疾病的產生,可能是因為喜怒哀樂過度,飲食男女不節制,沉迷於聲色,矇蔽了臟腑。如果不使用中藥攻治,用五味五穀滋養,用五聲五色五氣進行辨證,不將它們互相配合,用不同的方法治療,那麼人們的生命就會危在旦夕。
時雖有黃帝、扁鵲之內外經,泰始、俞柎之經方,容成、盤庚之陰道,岐伯之按摩,泰一之雜子,吾見其人已遠,其書指玄微,且曖昧不易取徵,猝何用哉?苟遍得是書所選簡要之方以攻所疾,則垂斃之命庶乎可生,而為太平考終之人矣。
白話文:
儘管有黃帝和扁鵲的《內經》、《外經》,泰始和俞柎的《經方》,容成和盤庚的《陰道》,岐伯的《按摩》,泰一的《雜子》,但我發現這些人都離我們太遙遠了。他們的著作深奧難懂,而且含糊不清,難以作為依據。臨時遇到情況怎麼辦呢?只要能得到這些著作中選取簡要方劑來治療疾病,那麼即便垂危之人,也有可能起死回生,過上太平盛世中的長壽人生。
雖然,人所自致之病是方或可治之,若其病於凍餒、病於徭役、病於憲綱、病於徵輸、病於鋒鏑之患而不能起者,則惟好生之聖天子,若贊化之賢宰執,能相與消息調停,以通其關節脈絡,而生之、全之、安之、養之,俾少可壯,壯可老,少壯可終事其老而咸躋於壽域焉。顧敢謂是方之能爾哉!《國語》曰:上醫醫國,其次醫人。
蓋此之謂歟。因序而書之篇端。
時弘治乙卯冬十一月望日,大明興王書於中正齋
白話文:
雖然個人導致的疾病或許可以治療,但是因為寒冷飢餓、徭役負擔、刑罰酷刑、賦稅徵收、戰爭創傷而導致無法起身的疾病,只有仁慈的聖天子,以及賢明的宰相,才能共同採取措施,協調緩和,疏通他們的脈絡關節,讓他們能夠生存、健全、安穩、得到養育,從而使他們從年幼壯大,壯年邁向老年,年少壯年順利走完人生,大家都得以享有長壽。難道敢說現今的醫術能夠做到這樣嗎?《國語》說:最好的醫生是治國的,其次是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