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走嘉言

《方劑辭典》~ 二畫 (3)

回本書目錄

二畫 (3)

1. 二畫

照常煎服。

人參養榮湯,治肺痿咳嗽有痰。午後熱。並聲嘶者。(聖濟方)

柴胡(二錢),桑白皮,阿膠(蚧粉炒),人參(去蘆),桔梗,貝母,杏仁,枳實,茯苓(各一錢),五味子(十二枚)

上水二升。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一鍾。食遠服。

人參養榮湯,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骨肉痠疼。吸吸少氣。行動喘啜。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乾唇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悲憂慘慼。多臥少起。久者積年。急者百日。漸至瘦削。五藏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利。喘乏少氣。嘔吐痰涎。(局方)

白芍藥(三兩),當歸,桂心(去粗皮),甘草(炙),陳橘皮,人參,白朮(煨),黃耆(各一兩),熟地黃(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錢半),遠志(炒去心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便精遺泄。加龍骨一兩。咳嗽加阿膠甚妙。

人參養胃湯,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憎寒壯熱。頭目昏疼。體拘急不同。風寒二證。拘可治療。須令濈濈微汗。自然解散。若先有汗。則溫服。不須更汗。兼治飲食傷脾。或外感風寒濕氣。發為痎瘧。及山嵐瘴疫。常服尤佳。(得效方)

厚朴(去粗皮切薑汁拌炒乾),蒼朮(米泔浸炒黃色),半夏(湯洗七次各一兩),白茯苓(去皮半兩),甘草(二錢半),人參(去蘆),草果(煨去皮),藿香(去土各半兩),橘紅(去白七錢半)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杯半。生薑三片。經棗二枚。煎。空心熱服。寒加炮附子數片。體虛寒瘧。加肉桂。炮附子。各一錢。

人參荊芥散,治婦人血風勞氣。身體疼痛。頭昏目澀。心忪煩倦。寒熱盜汗。頰赤口乾。痰嗽胸滿。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調。臍腹㽲痛。痃癖塊硬。疼痛發歇。或時嘔逆。飲食不進。或因產調理失節。淹延瘦瘁。乍起乍臥。甚即著床(婦人大全良方)

荊芥穗,人參(去蘆),桂心,生地黃,柴胡,鱉甲(酢炙),酸棗仁(炒),枳殼(制),羚羊角(別為末),白朮(各七分半),川芎,當歸,防風,甘草(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熱服。無時候。日三服。常服除一切風虛勞冷宿疾。孕婦休服。(局方有牡丹皮芍藥)

人參紫菀散,虛勞唾血。痰涎上盛。咳嗽喘重。寒熱往來。肩背拘急。勞倦少力。盜汗發渴。面目浮腫。(事證方)

人參(去蘆頭),紫菀(洗去蘆頭),陳皮(去白各一兩),桑白皮,五味子,貝母(去心以上各二兩),紫蘇葉(四兩),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麩炒),甘草(炙以上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照常煎服。

人參養榮湯,治療肺部虛弱引起的咳嗽、有痰,以及午後發熱、聲音嘶啞等症狀。(出自《聖濟方》)

藥材組成:柴胡(八克),桑白皮,阿膠(用蛤粉炒過),人參(去除蘆頭),桔梗,貝母,杏仁,枳實,茯苓(各四克),五味子(十二枚)。

煎煮方法:加入兩升水,放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煮至剩下一碗。飯後服用。

人參養榮湯,治療因長期勞累導致的身體虛弱,四肢沉重無力、骨頭肌肉痠痛、呼吸短促、行動時氣喘吁吁、小腹緊繃、腰背僵硬疼痛、心虛驚慌、咽喉乾燥嘴唇乾裂、食慾不振、陰陽衰弱、悲傷憂愁、喜歡躺臥不愛活動。這種情況,久的可以持續數年,短的也會持續百日,逐漸變得瘦弱,導致五臟氣血衰竭,難以恢復。這個方子也能治療肺和大腸都虛弱引起的咳嗽、腹瀉、氣喘乏力、嘔吐痰液等症狀。(出自《局方》)

藥材組成:白芍藥(十二克),當歸,桂心(去除粗皮),炙甘草,陳皮,人參,白朮(煨過),黃耆(各四克),熟地黃(炮製過的),五味子,茯苓(各三克),遠志(炒過去除中心,二克)。

服用方法:將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藥末,加入一碗半水,放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若是出現遺精現象,可以加入龍骨四克。咳嗽嚴重的話,可以加入阿膠,效果更好。

人參養胃湯,治療外感風寒和內傷生冷引起的症狀,如怕冷發熱、頭暈頭痛、身體拘急不適等。如果是由風寒引起的,可以通過藥物使身體微微出汗來緩解。如果身體已經出汗,就直接溫服,不需要再次發汗。這個方子也能治療飲食傷脾,或外感風寒濕氣引起的瘧疾,以及山嵐瘴氣等疾病,經常服用效果更佳。(出自《得效方》)

藥材組成: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拌炒至乾),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至黃色),半夏(用開水洗七次,各四克),白茯苓(去除外皮,二克),甘草(一克),人參(去除蘆頭),草果(煨過去除外皮),藿香(去除泥土,各二克),橘紅(去除白色部分,三克)。

服用方法: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三錢藥末,加入一杯半水,放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煮。空腹溫熱服用。若是怕冷,可以加入少量炮附子。體質虛弱又患有寒性瘧疾,可以加入肉桂、炮附子各四克。

人參荊芥散,治療婦女因血氣虛弱導致的身體疼痛、頭暈眼花、心煩疲倦、寒熱盜汗、面頰發紅口乾、咳嗽胸悶、精神不振、月經不調、臍腹疼痛、腫塊硬結、疼痛時好時壞、噁心嘔吐、食慾不振,或是因產後調理失當導致的長期虛弱消瘦、時睡時醒、甚至臥床不起等症狀。(出自《婦人大全良方》)

藥材組成:荊芥穗,人參(去除蘆頭),桂心,生地黃,柴胡,鱉甲(用醋炙過),酸棗仁(炒過),枳殼(炮製過的),羚羊角(另外研成末),白朮(各三克),川芎,當歸,防風,甘草(各二克)。

服用方法:將藥材研成細末,每次取三錢藥末,加入一碗半水,放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不拘時間,每天服用三次。經常服用可以去除各種風虛勞損等舊疾,孕婦不宜服用。(《局方》中此方有牡丹皮和芍藥)。

人參紫菀散,治療虛勞引起的咳血、痰多、咳嗽氣喘、寒熱往來、肩背拘緊、勞累乏力、盜汗口渴、面部浮腫等症狀。(出自《事證方》)

藥材組成:人參(去除蘆頭),紫菀(洗淨去除蘆頭),陳皮(去除白色部分,各四克),桑白皮,五味子,貝母(去除中心,以上各八克),紫蘇葉(十六克),白茯苓(去除外皮),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麩皮炒過),炙甘草(以上各二克)。

服用方法:將藥材研成細末,每次取三錢藥末,加入一碗水,放入生薑五片,煎煮至七分,溫熱服用,不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