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餅子方劑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絡止痛: 全蠍性溫,味辛鹹,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散瘀消腫之功效。香餅子方劑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疼痛等症,全蠍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協同作用。
- 息風止痙: 全蠍性溫,能祛風解痙,對於因風邪入侵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香餅子方劑中加入全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狀,提高療效。
香餅子方劑中包含麻黃,主要是因為麻黃具有以下功效,可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
- 宣肺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能發散風寒,宣通肺氣,適用於外感風寒,症見鼻塞、頭痛、發熱、咳嗽等。
- 利水消腫:麻黃亦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利水消腫之效。
香餅子方劑中,麻黃常與桂枝、白芍等藥材配伍,可加強其解表散寒、溫經止痛的效果。同時,麻黃亦可促進方中其他藥材的吸收和發揮作用,達到協同增效的效果。
香餅子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止嘔逆: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逆的功效。香餅子方劑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生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嘔吐症狀。
- 助藥力,增效用:生薑具有解表散寒、助藥力、增效用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方劑整體的療效,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例如,生薑可與其他溫中散寒的藥材,如肉桂、丁香等,共同作用,增強溫中散寒的效果。
香餅子方劑中包含烏梢蛇,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止痙: 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活血的功效。對於風邪入絡,導致的痙攣、麻木、肢體活動障礙等症狀,烏梢蛇能有效緩解。
- 消腫止痛: 烏梢蛇亦可消腫止痛,對於因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烏梢蛇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香餅子方劑中,烏梢蛇與其他藥材搭配,發揮協同作用,以達到治療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筋骨不舒等症狀的效果。
香餅子方劑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祛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解毒散結之效。香餅子方劑多用於治療小兒驚癇、抽搐等症,白僵蠶能有效緩解痙攣,抑制抽搐發作。
- 活血化瘀: 白僵蠶亦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因風寒阻滯、血脈瘀阻導致的痙攣,白僵蠶能促進血液流通,解除瘀阻,進而緩解症狀。
香餅子方劑中含有白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 袪風除濕,止痛止癢: 白附子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止癢的功效。香餅子方劑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濕疹瘙癢等症狀,而白附子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香餅子方劑中其他藥材多屬清涼解毒之品,白附子的溫性可與之相配,起到溫陽散寒、調節藥性平衡的作用,從而提升整體療效。
因此,白附子在香餅子方劑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溫陽散寒、袪風除濕等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治療相關疾病。
香餅子方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益元氣,增強體力: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香餅子方旨在補益脾胃,增強體力,而人參的補氣功效可改善虛弱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營養吸收,達到健脾益氣之目的。
- 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香餅子方中多用辛溫燥熱之藥,容易導致燥熱上火,而人參甘潤,能緩解辛溫藥物的燥熱之性,起到調和藥性,平衡陰陽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而傷陰。
香餅子方劑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止痙: 天麻具有平肝熄風、止痙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風邪入侵所致的頭暈眼花、肢體麻木、痙攣抽搐等症狀,與香餅子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其祛風止痙的效果。
2. 通絡止痛: 天麻能通經活絡、止痛,對於因氣血瘀阻所致的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亦有療效。香餅子方中常配伍活血化瘀藥物,天麻的加入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提高療效。
香餅子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散寒止痛: 防風味辛性溫,具散風寒、止痛止癢之效。香餅子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而防風的散寒止痛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疏通經絡: 防風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香餅子中加入防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阻滯,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香餅子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苦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 行氣止痛,散結消腫: 乳香與其他藥材配伍,可起到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作用。香餅子方劑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材配合,共同發揮其功效,以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香餅子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闢穢解毒之效。對於神志昏迷、中風不語、痰迷心竅等症狀,麝香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與方劑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 活血止痛: 麝香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活血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香餅子方劑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香餅子這一中藥方劑在古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幾種病症:
1. 快氣消食,利胸膈,化痰涎,止宿酒痰嘔,吐噦噁心:
- 治療原理: 此類香餅子方劑中常含有木香、沉香、丁香、藿香、砂仁等理氣化痰、溫中止嘔的藥物。例如:
- 《衛生寶鑒》中的“木香餅子”具有“快氣消食,利胸膈,化痰涎,止宿酒痰嘔,吐噦噁心”的功效。
- 《御藥院方》中類似功效的方劑也強調了“疏氣消食,利胸膈,化痰涎,止宿酒痰逆,嘔噦噁心”的作用,其中使用了木香、薑黃、香白芷、香附子、甘松、芎藭、縮砂仁、桂、甘草等藥材。
- 《雞峰普濟方》中的“丁香餅子”用於治療“痰涎嘔逆吐瀉不止飲食不進”,方中包含沉香、丁香、人參、藿香葉、柿蒂、甘草等,皆有溫中和胃、降逆止嘔之效。
2. 脾胃虛寒,痰逆嘔吐,飲食減少,五膈五噎,翻胃噁心:
- 治療原理: 此類香餅子方劑中,除了理氣化痰的藥物外,還會加入溫補脾胃的藥物,如人參、白朮、乾薑等。例如:
- 《奇效良方》中記載的方劑用於治療“脾胃虛寒,痰逆嘔吐,飲食減少,五膈五噎,翻胃噁心”,方中包含丁香、木香、白豆蔻、半夏曲、神麯、白朮、白薑、陳皮、人參、蓽澄茄、肉豆蔻、甘草等,兼顧了溫補脾胃和理氣化痰。
3. 食飲停積,胸膈痞滿,腹脅疼痛,嘔吐不止:
- 治療原理: 此類香餅子方劑中會加入消食導滯、行氣止痛的藥物,如京三稜、蓬莪朮、青皮、陳皮、檳榔等。例如:
- 《御藥院方》中治療“食飲停積,胸膈痞滿,腹脅疼痛,嘔吐不止”的方劑,包含了京三稜、蓬莪朮、青皮、陳皮、紅豆、訶子、縮砂仁、半夏、芫花、乾薑、檳榔、薑黃、巴豆、益智、桂、木香、藿香葉、沉香、硇砂等,具有強力消積導滯、行氣止痛的作用。
4. 慢驚風,涎塞咽喉,吐痢生風:
- 治療原理: 此類香餅子方劑中常含有麝香等開竅醒神、息風止痙的藥物。例如:
- 《聖濟總錄》中的“麝香餅子方”用於治療“小兒慢驚風,涎塞咽喉,服利藥過度者”,方中包含麝香、膩粉、澱粉,其中麝香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
- 《幼幼新書》中也提到了“麝香餅子方”用於治療“慢驚,因吐痢生風,及心肺中風”,並強調了“尤宜服之”。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中也有“麝香餅子”一方,用於息風定驚,並提到“服藥後困睡無疑”。
5. 腫痛,惡毒腫:
- 治療原理: 此類香餅子方劑中常含有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物,並以外敷的方式使用。例如:
- 《類證治裁》中記載了“木香餅子”用於“腫痛”,以木香、生地搗成膏狀,貼於患處,並用熨斗熨燙。
- 《太平聖惠方》中記載了“乳香餅子貼方”用於治療“一切惡毒腫”,方中包含乳香等藥材,以麻油調成糊狀,塗於患處。
- 《雞峰普濟方》中的“乳香餅子”用於“治瘡止痛生肌肉”,方中包含乳香、麒麟竭、沒藥,皆有活血止痛、生肌斂瘡之效。
- 《聖濟總錄》中也有“治瘡止痛生肌肉”的“乳香餅子方”,同樣使用了乳香、麒麟竭、沒藥。
6. 其他:
- 《雞峰普濟方》中提到了“沉香養氣丸”,用於“治脾胃不和膈脘痞悶噫醋吞酸口苦無味食入遲化心腹脹痛中酒嘔吐停滯不消常服和氣調中美進飲食”,其中也使用了“木香餅子”。
- 《聖濟總錄》記載了阿膠飲方,用於治療久咳。
- 《聖濟總錄》的治赤眼有瘡及生胬肉。
總結:
香餅子作為一種古方,其組成和功效具有多樣性。總體而言,香餅子類方劑主要針對脾胃功能失調、氣機不暢、痰涎壅盛等病症,通過理氣、化痰、溫中、止嘔、消食、導滯、活血、止痛等作用來達到治療目的。其中,木香、沉香、丁香、麝香、乳香等是常見的藥材。此外,香餅子還可外用於治療瘡瘍腫痛,通過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來促進癒合。不同的香餅子方劑,其具體組成和功效會有所差異,需要根據具體病情來選擇合適的方劑。
傳統服藥法
全蠍14個(薑汁浸),麻黃(纏匝,慢火炙乾,又蘸薑汁,又炙,凡3次)1分,花蛇肉1分,烏蛇肉(並酒浸,焙)1分,直僵蠶(炒)1分,白附子(焙)1錢,人參1錢,天麻1錢,防風1錢,乳香半錢,麝1字。
上為末,用南星末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捏作餅,曬乾。
每服1餅,薄生薑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香餅子, 出處:《直指小兒》卷二。 組成:全蠍14個(薑汁浸),麻黃(纏匝,慢火炙乾,又蘸薑汁,又炙,凡3次)1分,花蛇肉1分,烏蛇肉(并酒浸,焙)1分,直僵蠶(炒)1分,白附子(焙)1錢,人參1錢,天麻1錢,防風1錢,乳香半錢,麝1字。 主治:慢驚初傳,涎潮昏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