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聖枳殼丸
DI SHENG ZHI KE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四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抵聖枳殼丸方劑中包含枳殼,主要原因有二:
一、理氣消積: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之效。方劑中加入枳殼,可有效理氣消滯,促進脾胃運化,緩解食積脹滿、腹痛等症狀。
二、疏肝解鬱:枳殼不僅能理氣消積,還具備疏肝解鬱的功效。肝氣鬱結可導致胸悶、脅痛、食慾不振等,而枳殼能疏肝理氣,解鬱散結,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各種症狀。
因此,抵聖枳殼丸方劑中加入枳殼,是為了發揮其理氣消積、疏肝解鬱的功效,達到治療食積脹滿、胸悶脅痛等病症的效果。
抵聖枳殼丸中加入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風散寒、通絡止痛: 威靈仙性辛溫,入肝經,具有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其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經絡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僵硬等症狀,與抵聖枳殼丸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 利水消腫: 威靈仙亦有利水消腫之效,可輔助抵聖枳殼丸消解水腫,促進水液代謝,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威靈仙的加入,既能增強方劑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又能輔助利水消腫,使方劑的療效更為全面。
抵聖枳殼丸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理氣行氣,消食導滯: 橘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導滯的功效。其能疏肝解鬱,和胃降逆,助消化,緩解胃脘脹滿、食積不消等症。
二、配合枳殼,增強療效: 枳殼與橘皮同屬芸香科,藥性相近,兩者配伍,相輔相成,增強理氣消食,行滯止痛之效。枳殼偏於行氣破氣,橘皮則兼具理氣和胃之功,兩者合用,協同作用,更能有效改善胃腸道功能,緩解各種消化不良症狀。
抵聖枳殼丸中包含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肝腎,強筋骨: 續斷味甘苦,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抵聖枳殼丸主治肝腎不足、氣血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痿弱等症,而續斷可補益肝腎,增強筋骨力量,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 活血化瘀,通經絡: 續斷亦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之效。抵聖枳殼丸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桃仁、紅花等,續斷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進一步改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抵聖枳殼丸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涼血,滋陰生津: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功效。抵聖枳殼丸主治熱毒熾盛,血熱妄行,可見其方劑針對的是熱症,而生地黃能清熱涼血,緩解熱毒,同時滋陰生津,補充津液,有助於改善由熱毒引起的口渴、便祕等症狀。
- 配伍增效: 生地黃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枳殼、黃芩等配伍,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枳殼苦辛,行氣消積,能促進血行,而生地黃能清熱涼血,二者合用,可更好地消熱解毒,促進血行,緩解熱毒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抵聖枳殼丸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連翹味苦性寒,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方劑中可能存在熱毒鬱結,連翹可清熱解毒,消散熱毒,促進疾病恢復。
二、疏散風邪:連翹兼具疏散風邪之功效,若方劑中存在風邪外侵,連翹可助於疏散風邪,緩解因風邪引起的症狀。
總之,連翹在抵聖枳殼丸中,發揮清熱解毒、疏散風邪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抵聖枳殼丸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陽散寒: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抵聖枳殼丸主要用於治療寒溼凝滯、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附子的加入可溫暖脾腎,散寒止痛,增強藥效。
- 調和藥性: 枳殼味苦性寒,有破氣消積、行氣導滯的作用,但過寒易損傷脾胃陽氣。附子性溫,可以中和枳殼的寒性,避免傷及脾胃,確保方劑整體功效的發揮。
抵聖枳殼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一、 活血化瘀,調和氣血: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的功效,可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通暢氣血、和緩腸胃的功效。
二、 滋陰補血,潤腸通便: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滋陰補血、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緩解因血虛、腸燥導致的便祕,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共同作用,改善腸道功能,促進排便。
抵聖枳殼丸中包含乾薑,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之效,可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枳殼則偏於行氣消積,二者合用,可增強行氣止痛之效,並能溫中散寒,有助於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
其二,乾薑還能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因寒凝氣滯所致的胸痛、心悸等症狀,與枳殼相輔相成,更能發揮療效。
抵聖枳殼丸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有二:
一、 收斂止瀉: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之效。其能固澀腸胃,減少腸道蠕動,抑制腹瀉。枳殼則能理氣消積,二者合用,可有效緩解因脾胃虛弱、氣滯食積所致的腹瀉。
二、 清熱解毒: 白礬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清解暑熱,並抑制細菌生長。搭配其他藥物,如黃芩、黃連等,可更有效地消炎止痛,對於因濕熱、毒素入侵所致的腹瀉,也有一定療效。
抵聖枳殼丸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健脾: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生津止渴之效。枳殼則味苦性寒,可消食導滯、理氣止痛。二者配伍,一溫一寒,相互制衡,既能補益脾胃之氣,又能消食導滯,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
- 扶正祛邪: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增強人體抵抗力。枳殼則具有祛邪之效,可驅除體內積滯。二者合用,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有助於恢復人體正氣,抵禦外邪入侵。
抵聖枳殼丸方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疏散風寒,解除表邪: 羌活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的功效。抵聖枳殼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而羌活可有效驅散外感風寒,緩解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二、配合枳殼,理氣消積: 抵聖枳殼丸中含有枳殼,具有理氣消積的作用。羌活則可幫助枳殼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增強消積效果,更好地緩解因寒邪阻滯導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
抵聖枳殼丸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地骨皮味甘寒,入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退熱的功效。抵聖枳殼丸為瀉火解毒之劑,地骨皮可助其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內盛而導致的各種症狀。
- 滋陰潤燥:地骨皮亦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緩解因熱毒耗傷陰液而引起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使藥效更為全面。
總之,地骨皮在抵聖枳殼丸中起到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熱毒內盛所導致的各種症狀,使其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抵聖枳殼丸中加入何首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肝腎,益精血: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養血滋陰、烏髮生髮的功效。枳殼性苦、酸,味辛,入脾、胃經,能理氣消積,降逆止嘔。二者配伍,可協同作用,補益肝腎,促進精血生化,改善因肝腎不足導致的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頭髮早白等症狀。
- 助消化,降逆止嘔:何首烏入肝腎經,亦可滋養脾胃,與枳殼合用,可增強其理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有效緩解消化不良、食積停滯、胃氣上逆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抵聖枳殼丸 」介紹:
中藥方劑「 抵聖枳殼丸 」組成:枳殼,威靈仙,橘皮,續斷,生地黃,連翹,附子,當歸,乾薑,白礬,人參,羌活,地骨皮,何首烏。
枳殼 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瀉肺平喘、化痰止咳、理氣寬中、消食導滯、降逆止嘔、逐水消腫、清利溼熱之功效。用於喘息氣促、咳嗽痰多、胸悶脅脹、食積痞滿、嘔吐呃逆、水腫脹滿、泄瀉痢疾等症。
威靈仙 性味甘、辛,歸腎、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活血通絡、利尿消腫之功效。用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關節炎、跌打損傷、水腫脹滿、淋證澀痛等症。
橘皮 性味辛、苦,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消食導滯之功效。用於胸悶脘脹、消化不良、食積痞滿、咳嗽痰多、痰溼喘咳等症。
續斷 性味甘、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絡、祛風溼之功效。用於腰膝痠痛、風濕痺痛、筋骨疼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症。
生地黃 性味甘、苦,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虛、生津止渴之功效。用於熱病傷津、口渴咽乾、心煩不寐、吐血衄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症。
連翹 性味苦、辛,微寒,歸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祛風散熱之功效。用於肺癰、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瘡瘍腫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等症。
附子 性味辛、甘,大熱,有毒,歸肺、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腎陽、散寒止痛之功效。用於陽虛寒凝、脈微欲絕、四肢厥冷、腹痛吐瀉、水腫脹滿、風寒溼痹、跌打損傷等症。
當歸 性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養血安神之功效。用於血虛萎黃、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症。
乾薑 性味辛、溫,歸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溫肺化痰、發汗止咳之功效。用於寒凝氣滯、脘腹疼痛、嘔吐泄瀉、寒喘咳嗽、肺寒痰多等症。
白礬 性味酸、澀,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止血、清熱解毒、燥溼斂瘡之功效。用於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痢疾、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
人參 性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補脾益肺、安神益智之功效。用於氣虛乏力、倦怠懶言、精神不振、食慾不振、心悸氣短、失眠健忘等症。
羌活 性味辛、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經活絡、止痛之功效。用於風寒感冒、頭痛身痛、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等症。
地骨皮 性味苦、寒,歸肺、腎、心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功效。用於熱病傷津、口渴咽乾、心煩失眠、肺熱咳嗽、陰虛發熱、盜汗遺精等症。
何首烏 性味苦、酸,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烏須黑髮、強筋骨、益精血之功效。用於肝腎陰虛、鬚髮早白、腰膝痠軟、筋骨疼痛、精血虧損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 抵聖枳殼丸 」具有腸風瀉血、痔漏等功效。主要成分包括枳殼,威靈仙,橘皮,續斷,生地黃,連翹,附子,當歸,乾薑,白礬,人參,羌活,地骨皮,何首烏。這些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氣養血、調經止痛等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腸風瀉血、痔漏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枳殼(去瓤,麩炒)2兩 威靈仙(去苗土)2兩,陳橘皮(去白,焙)2兩,續斷2兩,生乾地黃(焙)1兩,連翹1兩,槐實(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當歸(切、焙)1兩,乾薑(炒)1兩,白礬(煅過)1兩,人參1兩,羌活(去蘆頭)1兩,地骨皮1兩,何首烏(用米泔浸1宿,竹刀刮去皮,切)2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溫陳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的女性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抵聖枳殼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一。 組成:枳殼(去瓤,麸炒)2兩,威靈仙(去苗土)2兩,陳橘皮(去白,焙)2兩,續斷2兩,生乾地黃(焙)1兩,連翹1兩,槐實(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當歸(切、焙)1兩,乾薑(炒)1兩,白礬(煅過)1兩,人參1兩,羌活(去蘆頭)1兩,地骨皮1兩,何首烏(用米泔浸1宿,竹刀刮去皮,切)2兩。 主治:腸風瀉血,痔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