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地膚子湯,顧名思義,以「地膚子」為君藥。此藥性寒涼,善於清熱利濕,且兼具解毒之效。
地膚子善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瘍等。地膚子湯中以其為君,可發揮其清熱利濕、解毒止癢之功效,從根本上治療皮膚病。
此外,地膚子湯中還會搭配其他藥材,如苦參、黃柏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地膚子湯中加入瞿麥,主要有以下原因:
- 利水消腫:瞿麥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地膚子湯主治濕熱蘊結,導致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而瞿麥能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消除水腫,減輕濕熱之邪。
- 清熱解毒:瞿麥亦有清熱解毒之功,可與地膚子、茵陳等藥物協同作用,清熱解毒,消散濕熱,進一步緩解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
故瞿麥的加入,不僅能加強利水消腫之效,也能更好地清熱解毒,使地膚子湯的療效更加顯著。
地膚子湯中加入冬葵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利水消腫之效: 地膚子擅長利水消腫,而冬葵子亦具清熱利水、滑腸通便之效,兩者合用,可加強利水消腫之力,並促進水液代謝,達到更佳療效。
- 緩解藥性,減少副作用: 地膚子性寒,長期服用可能引發脾胃虛寒。冬葵子性微寒,且能滋陰潤燥,可緩解地膚子寒涼之性,減少對脾胃的刺激,避免出現腹瀉等副作用。
地膚子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地膚子性寒,善於清熱解毒,而知母亦性寒,可助其清熱瀉火,尤其針對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皮炎等,可起到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
- 滋陰潤燥,生津止渴: 地膚子可滋陰潤燥,而知母具有滋陰降火、生津止渴的功效,二者配合,可更好地滋潤肌膚,緩解因熱燥引起的皮膚乾燥、瘙癢等症狀。
地膚子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地膚子本身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止癢之效,而黃芩亦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兩者相輔相成,增強清熱解毒之效力。
- 涼血止血:地膚子湯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疾患,如濕疹、蕁麻疹等,黃芩則能涼血止血,有助於緩解皮膚炎症、止癢止痛,避免病情加重。
故地膚子湯中加入黃芩,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更有效地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
地膚子湯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 地膚子湯以利水滲濕為主要功效,而豬苓性味甘淡,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之效。與地膚子、澤瀉等藥材配合,能加強利水滲濕之力,有助於去除體內濕氣,改善水腫等症狀。
- 健脾益氣: 豬苓能健脾益氣,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地膚子湯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積所致的疾病,而脾胃虛弱則易導致濕邪內生。因此,加入豬苓能補脾益氣,從根本上減少濕邪的生成,提高療效。
地膚子湯中加入海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海藻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效。地膚子湯以清熱利濕為主,而海藻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並輔助治療皮膚濕疹、瘡瘍腫毒等病症。
- 利水消腫,通利二便:海藻具有利水消腫、通利二便的作用。地膚子湯中加入海藻,可以加強其利水消腫功效,並改善患者因濕熱鬱結所致的尿少、便祕等症狀。
總之,海藻的加入,可以使地膚子湯的藥效更加全面,更能有效治療濕熱、皮膚病等病症。
地膚子湯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消脹: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行氣消脹、化痰止咳的功效。地膚子湯主治濕熱內蘊、脾胃不和所致的濕疹、皮膚瘙癢等症,橘皮可以幫助行氣活血,促進濕熱排出,解除脾胃不適,緩解濕疹瘙癢。
- 佐使地膚子:地膚子性寒,善於清熱利濕,但單用容易損傷脾胃。橘皮則可溫脾和胃,協同地膚子清熱利濕,避免藥性過寒,使藥效更為平和,提高療效。
地膚子湯中加入升麻,主要是為了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地膚子性涼,善於清熱利濕,但單用其藥性較寒,容易傷陽氣。升麻性微溫,能 升散風熱,宣通腠理,與地膚子相配,一升一降,寒熱相濟,可 增強清熱解毒之效,避免寒涼傷陽。此外,升麻還能 疏解表邪,促進汗出,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進一步提升藥效。
地膚子湯中加入通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 通草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除水腫。地膚子湯多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皮膚濕疹、瘡瘍腫毒等,通草的利水消腫作用有助於將體內濕熱排出,消散腫毒,改善病情。
- 引藥下行: 通草氣味清香,能引藥下行,促進其他藥材藥效的發揮。地膚子湯中其他藥材如地膚子、苦參等,多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通草的引導作用能使藥效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提高治療效果。
地膚子湯方中含有大黃,主要是因為大黃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地膚子本身具有清熱利濕、止癢止痛的作用,而大黃的加入則能加強其清熱解毒之效。
例如,若患者患有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地膚子能清熱利濕,但若患者同時伴有內熱較盛的情況,則單用地膚子可能不足以清熱解毒。此時,加入大黃就能起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協同地膚子共同改善病情。
主治功效
地膚子湯
組成:
- 地膚子
- 瞿麥
- 冬葵子
- 知母
- 黃芩
- 豬苓
- 海藻
- 橘皮
- 升麻
- 通草
- 大黃
功效:
- 小兒排尿困難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地膚子性涼味甘,歸肺、腎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除濕、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癢、活絡止痛和利水消腫等功效。
冬葵子味甘、性寒,具有利水滲濕、滑腸下乳、清熱利尿、驅蟲殺蟲、順胎產等功效。
海藻性寒涼、味鹹,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軟堅、消痰、利水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瞿麥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活血通經、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清熱利濕、通經絡等功效。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豬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通草味甘、性寒,歸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肺潤燥的功效。
總結: 地膚子湯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除濕、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癢、活絡止痛和利水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小兒排尿困難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地膚子1分,瞿麥3分,冬葵子3分,知母1分半,黃芩1分半,豬苓1分半,海藻1分半,橘皮1分半,升麻1分半,通草1分半,大黃8分。
上切。
以水2升,煮取1升,量兒大小與服。
《千金》有枳實三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小兒小便不通,症見小便短赤、淋瀝不暢、尿色混濁、尿量減少、大便秘結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地膚子湯, 出處:《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 組成:地膚子1分,瞿麥3分,冬葵子3分,知母1分半,黃芩1分半,豬苓1分半,海藻1分半,橘皮1分半,升麻1分半,通草1分半,大黃8分。 主治:小兒小便不通。
地膚子湯, 出處:《醫學正傳》卷七引《錄驗》。 組成:地膚草1錢,車前子1錢,知母(去毛,炒)7分,黃芩7分,赤茯苓7分,白芍藥7分,枳殼(麸炒黃色)7分,升麻3分,通草3分,甘草3分。 主治:妊娠子淋,小便澀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