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沉香大丸中包含沉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沉香之藥性: 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腎二經。其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降逆止嘔的功效。
二、沉香與方劑主治相合: 沉香大丸多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腰膝痠軟等症。沉香溫腎納氣、行氣止痛,可有效改善脾腎陽虛所致的症狀,與方劑主治相符,故而加入其中。
沉香大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沉香大丸以溫腎納氣、行氣止痛為主要功效,而木香則可助其行氣止痛,緩解寒凝氣滯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 調和脾胃:沉香大丸中常加入理氣藥物,容易損傷脾胃,而木香則可健脾和胃,防止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害,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功效。
沉香大丸中加入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川楝子味苦性寒,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肝氣鬱滯所致的胸脇疼痛、脘腹脹滿等症狀。沉香大丸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痛、腹痛,而川楝子則可以輔助疏肝理氣,使氣血流通,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 驅蟲消積:川楝子還具有驅蟲消積的功效,可治療蟲積腹痛、食積不化等症狀。沉香大丸中加入川楝子,可以起到驅蟲消積,改善腸胃功能的作用,進一步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沉香大丸中加入茴香,主要有兩大原因: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其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由寒邪凝滯所致的胃寒、腹痛、腹瀉等症狀。沉香大丸主治脾胃虛寒,氣血虧損所致的腹痛、泄瀉等,而茴香的溫中散寒之效,可與沉香、肉桂等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 協調藥性,增進功效:茴香性辛香,可與沉香、肉桂等藥物相互協調,使藥性更加溫和,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並能提高藥效。同時,茴香的香氣,可使藥丸更易於服用,提升患者的接受度。
沉香大丸方中包含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助陽,行氣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助陽、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溫補脾腎之陽,助陽氣運行,改善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2. 協同沉香,增強效力: 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的功效。與肉桂合用,可增強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使藥效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於病症。
沉香大丸中加入附子,是基於其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沉香以其理氣止痛、溫腎納氣之性,常用於治療寒凝氣滯、脘腹冷痛等症。而附子性熱,入心、腎經,能溫補命門之火,回陽救逆,故與沉香相配,一則可增強其溫陽散寒之力,二則可避免沉香寒涼之性過於傷陽,從而達到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
沉香大丸方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化痰: 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化痰、燥濕止嘔之效。沉香則性溫,味辛,入脾、腎經,擅長溫腎納氣、行氣止痛。二者合用,可協同理氣化痰,促進氣血流通,緩解因氣滯痰阻所致的胸悶、腹脹、嘔吐等症狀。
- 調和藥性: 沉香氣味濃烈,容易燥性,橘皮則性溫偏涼,可中和沉香燥性,防止藥性過於偏燥,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使藥性更為平和,提高藥效。
沉香大丸中加入硇砂,主要是基於其 燥濕化痰、溫中止痛 的功效。硇砂性溫燥,可燥濕化痰,對於寒痰、濕痰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有較佳療效。同時,硇砂亦能溫中止痛,用於寒凝氣滯導致的胃脘疼痛、腹痛等症狀。沉香大丸主要針對寒濕痰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痺、心痛、咳嗽、氣喘等症狀,硇砂的加入有助於增強化痰止痛、溫經散寒的效果。
沉香大丸方中包含雄黃,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解毒闢穢:雄黃性溫,味辛,有解毒闢穢之效。沉香大丸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凝滯、腹痛腸鳴、泄瀉等病症,雄黃可協助清熱解毒,驅除腸道積滯,提升療效。
二、 引藥入藥:雄黃性燥,善走竄,可引藥入藥,幫助其他藥材深入病竈,發揮藥效。沉香大丸中多為溫燥之品,雄黃的加入可增強藥力,促進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沉香大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楊氏家藏方》和《雜病廣要》的記載,沉香大丸主治男子、婦人脾氣虛弱,腹脹滿悶,臍下刺痛。
治療原理分析
沉香大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溫補脾陽、行氣止痛」的法則。方劑中各藥材的功效相互協調,共同發揮作用:
溫補脾陽: 方中附子、肉桂為溫陽之要藥,附子回陽救逆,肉桂補火助陽,二者合用可溫補脾腎之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茴香亦可散寒止痛,協助溫陽。
行氣止痛: 沉香、木香為理氣藥,沉香行氣止痛,木香調理脾胃,二者皆可疏理氣機,緩解腹脹滿悶之症。川楝子疏肝健胃,青橘皮燥濕化痰、和中益肺,亦有助於理氣。
活血化瘀: ?砂具有破癥瘕痞塊的作用,可消散腹中積聚之氣血,配合雄黃的解毒之功,有助於消除疼痛的病理因素。
綜合而言:
- 脾氣虛弱,運化失職,則水濕內停,氣機阻滯,導致腹脹滿悶。
- 氣機不暢,不通則痛,故見臍下刺痛。
- 沉香大丸以溫陽藥為主,溫補脾陽以恢復其運化功能;以理氣藥為輔,疏理氣機以消脹止痛;並佐以活血化瘀之品,消除積聚,標本兼治。
從《雜病廣要》引用的案例中提到「婦人血痛不可忍者,只一丸」,以及婦人臍下刺痛可用燒綿灰酒送服,可知此方亦兼顧了活血止痛的功效,對血瘀所致的疼痛也有一定療效。
總體而言,沉香大丸通過溫陽、理氣、活血等作用,達到溫補脾陽、行氣止痛的目的,從而治療脾氣虛弱所致的腹脹滿悶、臍下刺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硇砂、雄黃等有毒中藥,使用時需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沉香大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沉香1分(細銼),木香半兩,川楝子肉(炒)半兩,茴香(炒)半兩,肉桂(去粗皮)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青橘皮(去白)半兩,硇砂(别研)半兩,雄黃(光明者,别研)半兩。 主治:男子、婦人脾氣虛弱,腹脹滿悶,臍下刺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