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沉香在「無上神丹」方劑中,其加入原因主要有二:
一、 溫補心脾,行氣止痛: 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腎納氣、行氣止痛之效。方中若有心脾虛寒、氣血運行不暢等症狀,則沉香可溫補心脾,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二、 調和諸藥: 沉香氣味芳香,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起到引藥入脾、調和諸藥的作用。在「無上神丹」中,沉香可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療效,使藥力發揮到最佳狀態。
「無上神丹」方劑中使用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方劑中若出現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則可藉由木香的藥性緩解。
- 燥濕化痰: 木香亦具燥濕化痰之效,可治療因濕痰阻滯所致的胸悶、咳嗽、痰多等症狀。若方劑中涉及濕痰問題,則木香可發揮其除濕化痰的功效,使患者症狀獲得改善。
「無上神丹」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 乳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病症,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從而減輕疼痛、消散瘀血。
- 消腫止痛: 乳香的消腫止痛功效,可用於治療各種炎症,如乳腺炎、淋巴結炎等。其能促進炎症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炎症的消退。
乳香在「無上神丹」中,可以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無上神丹」方劑中含有「沒藥」,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減輕疼痛和腫脹。這在許多中醫方劑中,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疾病,發揮重要的治療作用。
- 抗菌消炎,生肌止癢:沒藥也具有抗菌消炎、生肌止癢的功效。在治療一些外傷感染、皮膚病等疾病時,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反應。
「無上神丹」方劑中包含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降逆,化濕止嘔: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化濕止瀉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阻滯所致的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丁香能有效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化濕止瀉,起到治療作用。
- 行氣止痛,溫腎助陽: 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腎陽虛衰所致的疼痛、陽痿等症狀,丁香能起到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改善患者的症狀。
綜上所述,丁香在「無上神丹」方劑中,可發揮溫中降逆、化濕止嘔、行氣止痛、溫腎助陽等作用,為方劑的藥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無上神丹為一方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含有多種草藥與動物性藥材,其中豬牙皂的應用,主要基於其獨特的藥性和功效。豬牙皂,又稱為豬牙皂角、刺槐豆,性溫味辛,入肺經,能通竅、消腫、解毒。在無上神丹的配方中,豬牙皂扮演著調和諸藥、增強藥效的角色。它能促進藥物的吸收與運行,使其他藥材的功效更易達至病所,同時亦有祛風散寒、開竅醒腦之效,對於治療中風後遺症、頭痛、眩暈等病症尤為適用。此外,豬牙皂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幫助減輕因炎症引起的不適。總體而言,豬牙皂在無上神丹中的使用,不僅體現了中醫藥理中「相使」、「相佐」的配伍原則,也彰顯了中醫辨證施治、綜合療法的思想精髓。
無上神丹是一種古老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這是有其特定原因的。雄黃主要由礦物質硫化物組成,傳統中醫認為其具有解毒、消腫、澄清熱邪的功效。它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促進血液循環,並且對某些皮膚病、腫瘤有輔助療效。此外,雄黃也被認為具有一定的驅邪功能,能夠消除外界邪氣,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雄黃含有砷成分,若使用不當或劑量過大,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毒害。因此,在傳承和應用這種方劑時,必須謹慎選擇劑量和使用情況。在古代,無上神丹的研製是基於當時的醫學知識,並貫徹一個強調內外平衡的治療理念。這也反映了中醫對於材料選擇和使用的慎重考量。
「無上神丹」方劑中包含牽牛子,乃因其具有瀉下逐水之效。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肝、腎經,能瀉熱通便,利水消腫。方劑中若有濕熱內蘊,或水腫脹滿等症狀,則可藉牽牛子之瀉下逐水之功,以達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之效。
然而,牽牛子藥性峻猛,不可隨意服用,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方能發揮其藥效,避免副作用。
「無上神丹」方劑中加入檳榔,主要考量其行氣消積之效。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消食積、驅蟲、利水之效。
此方中,檳榔的加入應是針對食積、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其辛溫之性可溫中散寒,促進消化;苦味則可降逆止嘔,緩解積滯引起的嘔吐。
此外,檳榔亦可利水消腫,對於脾胃虛弱、水濕停滯引起的腹脹,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無上神丹」方劑中包含「三稜」,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兩點:
- 破瘀散結: 三稜性味苦辛,具有破血行氣、消癥散結的功效。其藥性可有效化解積聚於體內的瘀血,並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順暢,達到消散腫塊的目的。
- 活血止痛: 三稜能活血化瘀,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有顯著療效。其藥性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從而緩解疼痛症狀。
綜上所述,三稜的破瘀散結、活血止痛功效與「無上神丹」的整體功效相契合,因此被列為方劑組成之一。
「無上神丹」方劑中加入巴豆,其目的並非直接治療疾病,而是藉其峻烈之性,激發藥效,輔助其他藥材發揮作用。巴豆性味辛、熱,具有瀉下、逐痰、消積等功效,但其毒性較強,需嚴格控制用量。
方劑中加入巴豆的可能原因包括:
- 引經藥: 巴豆可引導其他藥材深入經絡,提高藥效。
- 破積導滯: 巴豆可破除積聚於體內的痰濕瘀血,促進氣血運行,加速病邪排出。
然而,巴豆用量需精準掌握,否則易造成腹痛、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因此,服用此類方劑務必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嘗試。
主治功效
無上神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瘍科綱要》和《中風斠詮》的記載,雖未明確指出本方劑名為「無上神丹」,然其中論述之藥物組成及功效,可推斷其與本方有相似之處,故可據以分析。
《瘍科綱要》中提及的「無上神丹」,主要針對梅毒,此方以輕粉為主要成分,通過祛除絡脈之毒來達到治療目的,並非直接攻伐腸胃。作者認為,輕粉雖有毒性,但若搭配牛黃、腰黃等解毒之品,以及蘆薈等導泄之物,則可避免毒性積聚,並能通過湯引和利尿方式,使毒邪有去路。此方注重緩治,不追求速效,符合“王者之師”的穩妥之道,而非“雜霸之君”的速效。此外,亦有記載提到人中白研細水飛後,亦可成為治療喉證的“無上神丹”,其清熱解毒,並能引藥下行,對喉證有良效。
《中風斠詮》中提到的「無上神丹」則著重於調治榮衛,升降陰陽,安和五臟,補虛益損,回陽返陰,針對腎陰上泛,氣虛喘促者,為必備之藥。其能納氣定逆,鎮陰回陽。特別是對於老人虛人,腎氣不固,真陽無權,濁陰上泛,咳逆頻仍,喘不得臥,氣不得息者,有顯著療效。喻嘉言亦極為推崇此方。
綜合來看,儘管兩者所指的“無上神丹”可能組成有所差異,但都強調了藥物的綜合作用和緩治思想。本方所列的藥物,如沉香、木香等可調氣和胃,乳香、沒藥等可活血散瘀,丁香可溫胃散寒,豬牙皂可開竅祛痰,雄黃可解毒辟穢,牽牛子、檳榔可利水通便,三稜可破癥消積。
治療原理分析:
本方劑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調和氣機,通暢經絡: 沉香、木香等藥物能行氣止痛,調暢氣機,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無阻。
- 溫通陽氣,散寒化濕: 丁香、檳榔等藥物可溫暖脾胃,散寒化濕,改善脾胃功能。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沒藥、三稜等藥物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改善血液循環。
- 清熱解毒,祛痰開竅: 雄黃、豬牙皁等藥物可清熱解毒,祛痰開竅,使痰濁得以清除。
- 利水通便,祛除積滯: 牽牛子、檳榔等藥物可利水消腫,潤腸通便,使體內積滯得以排出。
綜合來看,「無上神丹」的治療原理是以調和氣血,溫通經絡,消積化滯為基礎,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治療心胃疼痛,以及其他相關症狀的目的。
因此,此方在治療積聚心胃疼痛,以及腎陽虛衰,濁陰上泛等病症時,應能發揮其綜合性治療作用,故稱為“神丹”。
傳統服藥法
沈香3錢,木香3錢,乳香3錢,沒藥3錢,丁香3錢,牙皂3錢,明雄3錢,黑醜1錢,檳榔1錢,三稜1錢,巴豆仁2錢半。
上為末,棗肉為丸,如小豆大。每服5-7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無上神丹,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沉香3錢,木香3錢,乳香3錢,沒藥3錢,丁香3錢,牙皂3錢,明雄3錢,黑醜1錢,檳榔1錢,三棱1錢,巴豆仁2錢半。 主治:因積聚心胃疼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