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冰梅上清丸中加入冰片,主要是為了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作用。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上攻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鼻塞流涕等症狀。同時,冰片也具備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咽喉部位的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此外,冰片還能起到開竅醒神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冰片在冰梅上清丸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提高藥物療效。
冰梅上清丸中加入玄明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玄明粉性寒,味苦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與冰梅上清丸的清熱解毒功效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 瀉火利咽:玄明粉能瀉肺胃之火,並具有利咽之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上攻所致的咽喉疼痛、聲音嘶啞、咳嗽等症狀,配合冰梅上清丸中的其他藥材,更能起到清熱利咽、解毒消腫的功效。
「冰梅上清丸」中加入砂仁,主要是針對其 理氣健脾 的功效。
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經,能 行氣消脹,健脾開胃。方中加入砂仁,可 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胸悶、腹脹、食慾不振 等症狀。
同時,砂仁還能 溫中止嘔,對於因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也有輔助作用,因此在「冰梅上清丸」中,砂仁發揮了重要的調節脾胃功能的作用。
冰梅上清丸中包含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暑: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暑、疏散風熱的作用。冰梅上清丸主要針對暑熱引起的頭昏腦脹、口渴咽乾等症狀,薄荷可以清熱解暑,緩解不適。
- 疏風散寒: 薄荷還能疏散風寒,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冰梅上清丸中包含薄荷,可以預防感冒,增強抵抗力。
總體而言,薄荷在冰梅上清丸中起到清熱解暑、疏風散寒的功效,幫助患者緩解暑熱及風寒感冒症狀。
冰梅上清丸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等功效。冰梅上清丸中多用寒涼藥物,甘草能起到緩和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損傷。
-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甘草與其他藥物配合,能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石膏、知母等寒涼藥物搭配,能更有效地清熱瀉火,並能提高其療效。
冰梅上清丸中加入桔梗,主要是為了其宣肺利咽和排膿的作用。
桔梗味辛、苦,性平,歸肺經。其具有宣肺利咽的功效,可以解除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可以有效緩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喉嚨不適。
此外,桔梗還具有排膿的功效,可以促進膿液排出,減輕炎症反應,對於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冰梅上清丸中加入桔梗,可以有效解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膿液積聚等症狀,起到宣肺利咽、排膿消腫的功效。
冰梅上清丸中含有訶子,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訶子味酸澀,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 收斂止瀉: 訶子能收斂腸胃,固澀止瀉,對因熱毒引起的腹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冰梅上清丸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等疾病,而這些疾病有時會伴隨腹瀉,訶子的收斂止瀉作用可以輔助治療。
「冰梅上清丸」中包含「硼砂」,此乃因硼砂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可有效治療由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
硼砂在傳統中藥學中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藥材,其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抑制病菌繁殖,消腫止痛的功效則可以減輕炎症反應。然而,硼砂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使用時需嚴格控制劑量,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冰梅上清丸中加入柿餅霜,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潤肺止咳: 柿餅霜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緩解肺熱咳嗽、咽喉幹癢等症狀。
二、緩解燥熱: 冰梅上清丸主要用於治療上焦熱症,而柿餅霜可以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熱,減少對胃腸的刺激,使藥效更加溫和。
因此,柿餅霜在冰梅上清丸中起著潤肺止咳、緩解燥熱的輔助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根據《本草簡要方》的記載,冰梅上清丸的組成為:冰片一錢,百藥煎八兩,玄明粉、西砂仁、薄荷、白桔梗、生草各一兩,訶子肉、月石、柿霜各二兩。
此方劑的主治功效可從其組成藥物的特性與古籍記載的應用來分析:
治療原理分析:
清熱解毒、散風消腫: 方中冰片、玄明粉、硼砂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冰片尤其擅長散風熱,消腫止痛,直接作用於咽喉腫痛等熱毒症狀。玄明粉則能利水通便,引導體內熱邪從大小便排出。硼砂則能加強清熱解毒之力,並兼具收斂止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口舌生瘡等出血症狀。
疏肝理氣、清利頭目: 薄荷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能幫助疏通氣機,解除肝鬱之氣。同時,薄荷的清涼特性也有助於清涼頭腦,緩解因熱邪引起的頭暈目眩等不適。
宣肺化痰、利咽開竅: 桔梗能宣肺祛痰,利咽開竅。針對咽喉腫痛,聲音不清等症狀,桔梗能夠促進肺氣的宣暢,使痰液排出,並改善咽喉部的阻塞感,幫助恢復聲音的清晰。
健胃化濕、止嘔和中: 砂仁具有健胃化濕的功效,能夠改善因脾胃功能失調導致的濕濁內生,同時能止嘔吐,調和中焦。
潤燥生津、降火止渴: 訶子能降火生津,潤燥止渴,緩解因熱邪耗傷津液而引起的口乾舌燥等症狀。
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功效,能協調各藥之間的藥性,並能緩急止痛,幫助緩解疾病所帶來的不適。
百藥煎、月石、柿霜: 此三味藥在《本草簡要方》中雖未詳細說明其藥理,但百藥煎多為多味草藥的複合物,一般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等功效;月石、柿霜則有清熱潤燥的特性,可加強潤燥止渴的功效。
綜合分析:
冰梅上清丸針對心肝蘊熱導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聲音不清等症狀,其治療原理在於清熱解毒、疏肝理氣、宣肺化痰、潤燥生津,並搭配健胃化濕的藥物,整體組方旨在清除體內熱邪,疏通氣機,使邪熱得散,津液得養,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冰片1錢,白藥煎8兩,玄明粉1兩,西砂仁1兩,薄荷1兩,生草粉1兩,白桔梗1兩,訶子肉2兩,月石2兩,柿霜2兩。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每重5分,陰乾。
每服1丸,臨臥時噙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含有冰片,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含有硼砂,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冰梅上清丸,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 組成:冰片1錢,白藥煎8兩,玄明粉1兩,西砂仁1兩,薄荷1兩,生草粉1兩,白桔梗1兩,訶子肉2兩,月石2兩,柿霜2兩。 主治:心肝蘊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聲音不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