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宮清化丸

SHANG GONG QING HU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4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4%
肺經 23%
心經 15%
脾經 10%
大腸經 10%
肝經 9%
膽經 5%
胃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上宮清化丸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性寒涼,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之效。上宮清化丸主要用於治療上焦熱證,如頭痛、目赤、咽痛、口渴等,黃連能清熱瀉火,解毒消炎,達到治療效果。
  2. 抑制細菌: 黃連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常見病原菌有抑制作用。上宮清化丸所治的熱證,多由細菌感染引起,黃連的抑菌作用能進一步控制感染,促進恢復。

上宮清化丸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平,具有宣肺利咽之效。其可開宣肺氣,使氣機通暢,並能散結消腫,利咽止痛,有助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
  2. 升提藥力:桔梗入肺經,具有升提藥力,能將藥力引導至上焦,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有效治療上焦疾病。

上宮清化丸中加入山豆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山豆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上宮清化丸主要針對上焦熱證,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山豆根可清熱解毒,消散上焦之火,達到清熱止痛的效果。
  2. 疏散風熱: 山豆根亦可疏散風熱,對於因風熱上襲而引起的咽喉腫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山豆根可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緩解上焦的炎症反應。

綜上,上宮清化丸中加入山豆根,可以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有效緩解上焦熱證,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上宮清化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上宮清化丸中可能含有較為寒涼或燥烈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緩解其副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咳嗽、止痛等功效,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甘草可以與黃芩、桔梗等藥材搭配,增強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

上宮清化丸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疏風散熱: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的功效。對於上焦(頭部、頸部、胸部)的熱邪,如頭痛、鼻塞、咽痛等,薄荷可以有效地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緩解症狀。
  2. 通竅止痛: 薄荷具有通竅止痛的作用,可以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改善鼻塞、頭昏等症狀。對於上焦的疼痛,如頭痛、牙痛等,薄荷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之,薄荷在[上宮清化丸]中起著清熱解表、疏風散熱、通竅止痛的作用,對於治療上焦熱證,具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上宮清化丸中包含硼砂,其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上焦熱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2. 燥濕止癢: 硼砂亦可燥濕止癢,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皮膚病。

然而,硼砂為有毒物質,使用需謹慎,不可自行服用,應遵醫囑使用。

主治功效


上宮清化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喉痹。積熱上攻,痰涎壅塞,喉痛聲啞,腫痛難禁。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壽世保元》記載,上宮清化丸主治「積熱上攻,痰涎壅塞,喉痛聲啞,腫痛難禁」,其病機為熱毒積聚上焦,壅塞咽喉,導致痰涎壅盛,氣機不暢。

方中各藥針對病機,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化痰利咽之功效:

  • 黃連 為君藥,其性苦寒,直清上焦熱毒,燥濕消炎,以除病本。
  • 山豆根 為臣藥,其解毒殺菌、抗病毒作用強烈,與黃連相輔相成,加強清熱解毒之力,直達病所。
  • 桔梗 宣肺利咽,祛痰排膿,可疏通咽喉氣機,使痰涎易於排出。
  • 薄荷 散風發汗,疏肝理氣,助桔梗宣暢肺氣,並可緩解咽喉腫痛。
  • 硼砂 清火解毒,潤喉止癢,消除局部炎症,緩解咽喉不適。
  • 甘草 調和諸藥,緩急止咳,並可緩解黃連、山豆根之苦寒,保護胃氣。

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化痰利咽之功,使熱毒得清,痰涎得化,咽喉得利,則喉痹諸症自除。

總結:

上宮清化丸針對熱毒壅盛,痰涎壅塞之喉痹,以清熱解毒為主,兼以化痰利咽,配伍精當,療效顯著。

傳統服藥法


黃連(去毛)6錢,桔梗(去蘆)6錢,山豆根4錢,粉草4錢,薄荷葉1錢,白硼砂6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時常噙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上宮清化丸有一定的副作用,服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相關疾病


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急性會厭炎多痰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上宮清化丸, 出處:《夀世保元》卷六。 組成:黃連(去毛)6錢,桔梗(去蘆)6錢,山豆根4錢,粉草4錢,薄荷葉1錢,白硼砂6分。 主治:喉痹。積熱上攻,痰涎壅塞,喉痛聲啞,腫痛難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