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祟散

PING SU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極寒 (0.14)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肺經 18%
心經 17%
脾經 17%
肝經 12%
大腸經 6%
膽經 6%
胃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平胃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平胃散用於治療脾胃濕熱,而黃連可以清熱解毒,抑制濕熱的滋生,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2. 降逆止嘔: 黃連除了清熱瀉火外,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平胃散用於治療脾胃濕熱引起的嘔吐,黃連可以抑制胃氣上逆,達到止嘔的效果。

總而言之,平胃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利用其清熱瀉火、降逆止嘔的功效,以治療脾胃濕熱引起的各種症狀。

平喘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調和諸藥: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減輕副作用的作用。平喘散中多用辛燥之品,如麻黃、杏仁等,容易傷肺耗氣,甘草可起到緩解辛燥之性,保護肺氣的作用。
  2. 補氣益肺,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氣虛的功效,可以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促進藥物療效的發揮。平喘散主治肺氣虛弱所致的咳嗽喘息,甘草可補肺氣,使藥物更能發揮止咳平喘之效。

平祟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外感風熱所致的頭痛、鼻塞、咽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開竅醒神,通利鼻竅: 冰片能通利鼻竅,並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對於因風寒、風熱等外邪侵襲導致的鼻塞、頭痛、昏迷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因此,平祟散中加入冰片,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功效,進一步提高療效。

平祟散中加入硼砂,源於其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的功效。

硼砂性寒,能清熱瀉火,對於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同時,硼砂亦具消腫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癰疽腫毒、跌打損傷等。

然而,硼砂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謹慎使用,不可自行服用,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平祟散」之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瘍醫大全》、《外科十法》及《醫學心悟》等古籍記載,平祟散的主要功效在於治療眼珠忽然腫脹突出的病症,此病症被歸類為「祟症」。從古文描述可知,眼珠腫脹突出並非一般的眼疾,而是較為特殊的病症,故需使用平祟散此一方劑來處理。

治療原理分析:

平祟散的組成分為四味藥材:黃連、甘草、冰片及硼砂,各司其職,協同作用,以達到治療眼珠腫脹突出的目的。

  1. 黃連: 作為方中的主要藥材之一,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眼珠腫脹突出,在中醫辨證上可能與熱毒內盛有關,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清除體內熱邪,為眼部消腫提供基礎。

  2. 甘草: 甘草的加入,主要在於其調和諸藥的功效。甘草性味甘平,可緩解藥物的峻烈之性,使方劑更為平和。同時,甘草亦具有益氣緩急的作用,有助於舒緩病症帶來的痛苦。

  3. 冰片: 冰片性味辛涼,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其辛散之性能夠疏通經絡,散結消腫,緩解眼部腫脹,並減輕疼痛感。

  4. 硼砂: 硼砂性味鹹涼,同樣具有清熱解毒、防腐止痛的作用。其在方中的作用,可增強整體的清熱解毒效果,並有助於防止病變部位的感染。

整體方義:

平祟散四味藥材合用,以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主,配合冰片、硼砂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再以甘草調和諸藥。此方劑的治療原理在於針對「祟症」的病機,認為眼珠腫脹突出與體內熱毒、經絡不暢有關。方中藥材相互協同,能有效清除熱毒,疏通經絡,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眼珠腫脹突出的目的。

根據古籍的記載,平祟散需用人乳調和,再點於兩眼角。人乳具滋陰養液之效,在此可作為藥引,增強藥物的滲透性與療效。經此法處理後,古籍中甚至有「立消」的記載,可見其療效之迅速。

綜上所述,平祟散針對眼珠忽然腫脹突出的病症,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要治療原則,是古人治療該病症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黃連末2分,甘草末1分,冰片1分,硼砂3分。
人乳調,點兩眼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平祟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六。 組成:黃連末2分,甘草末1分,冰片1分,硼砂3分。 主治:眼珠忽然腫脹突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