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水石丸

NING SHUI SH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9%
肝經 17%
膽經 17%
肺經 12%
脾經 11%
胃經 11%
心經
肝經
膽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3

主治功效


凝水石丸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利咽開音。

主治: 傷寒躁悶,口乾時渴,狂言亂道。

本方由冰片、硼砂、甘草、天竹黃組成。冰片清熱解毒,利咽開音;硼砂清熱解毒,利咽開音;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天竹黃清熱解毒,利咽開音。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咽開音之功效。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 清熱解毒:冰片、硼砂、天竹黃均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 利咽開音:冰片、甘草、天竹黃均有利咽開音之功效。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凝水石丸,治傷寒躁悶,口乾時渴,狂言亂道。方中冰片、硼砂、天竹黃,皆能清熱解毒,利咽開音。甘草緩急止痛,引諸藥下行。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咽開音之功效。」

傳統服藥法


凝水石半斤(用炭火半秤燒半日,取出放溫土上出火毒,研兩日令極細,以瓷器盛於井中浸1宿),龍腦(研)1分,硼砂(研)1分,甘草(炙,銼為末)1分,天竺黃半兩(研)。
上為細末,糯米粥和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生薑、蜜水化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冰片、硼砂、甘草、天竹黃為君藥,君藥均有清熱解毒,利咽開音之功效。臣藥甘草,甘緩和中,可緩急止痛。使藥天竹黃,苦寒而降,可引諸藥下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凝水石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組成:凝水石(瓶子內燒過如粉)1兩,乾薑(燒灰)1兩,甘草(炙)3錢,甜消半兩。 主治:中暑暍毒,悶亂昏沉。

凝水石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組成:凝水石半斤(用炭火半秤燒半日,取出放溫土上出火毒,研兩日令極細,以瓷器盛于井中浸1宿),龍腦(研)1分,硼砂(研)1分,甘草(炙,銼爲末)1分,天竺黃半兩(研)。 主治:傷寒躁悶,口乾時渴,狂言亂道。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去刺全目丹

相似度 75%

平祟散

相似度 75%

龍腦甘露丸

相似度 75%

涼膈甘露丸

相似度 66%

龍腦硼砂散

相似度 66%

丹砂牛黃丸

相似度 66%

冰砂丹

相似度 66%

呂雪丹

相似度 66%

六神開瞽散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