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水石丸

NING SHUI SH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9%
肝經 17%
膽經 17%
肺經 12%
脾經 11%
胃經 11%
心經
肝經
膽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凝水石丸方中使用冰片,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作用。在凝水石丸中,冰片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因溼熱蘊結導致的尿道炎、膀胱炎等症狀,並能消炎止痛,幫助恢復尿路功能。

此外,冰片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藥物吸收,增強治療效果。

凝水石丸方劑中含有硼砂,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硼砂性寒,味甘鹹,入心、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濕通淋的功效。

凝水石丸常用於治療溼熱下注所致的尿道炎、膀胱炎等症,硼砂可以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緩解炎症反應,減輕疼痛,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凝水石丸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凝水石丸屬於寒涼藥性,甘草性甘溫,能夠緩解藥物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的作用,能夠增強凝水石丸的止瀉、固澀等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總體而言,甘草在凝水石丸方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凝水石丸方中加入天竹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之效。

天竹黃為天竹莖中的乾燥汁液,味苦性寒,入肝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目赤腫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凝水石丸方以清熱利濕爲主,天竹黃的加入能增強清熱解毒之力,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消炎止痛,清熱利濕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凝水石丸」

組成介紹與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冰片:性寒,味苦辛,歸心、肺、大腸經,具有開竅醒神、清熱解毒、鎮靜、止痛、止癢、殺蟲等功效。可治療熱病神昏、暑熱卒厥、小兒驚風、瘡瘍腫痛、潰後不斂等症狀。
  • 硼砂:性寒,味甘鹹,入心、肝、胃、肺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生肌、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外用消腫止痛、清熱消痰等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翳障胬肉、陰部潰瘍等症狀。但硼砂有毒,不可過量服用。

主治功效:

凝水石丸主治傷寒引起煩躁悶熱,嘴巴乾渴,胡言亂語,神志不清。

總結:

凝水石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由甘草、冰片、硼砂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鎮靜、止痛、殺蟲等功效。可治療熱病神昏、暑熱卒厥、小兒驚風、瘡瘍腫痛、潰後不斂、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翳障胬肉、陰部潰瘍等症狀。但硼砂有毒,不可過量服用。

傳統服藥法


凝水石半斤(用炭火半秤燒半日,取出放溫土上出火毒,研兩日令極細,以瓷器盛於井中浸1宿),龍腦(研)1分,硼砂(研)1分,甘草(炙,銼為末)1分,天竺黃半兩(研)。
上為細末,糯米粥和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生薑、蜜水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凝水石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組成:凝水石(瓶子內燒過如粉)1兩,乾薑(燒灰)1兩,甘草(炙)3錢,甜消半兩。 主治:中暑暍毒,悶亂昏沉。

凝水石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組成:凝水石半斤(用炭火半秤燒半日,取出放溫土上出火毒,研兩日令極細,以瓷器盛于井中浸1宿),龍腦(研)1分,硼砂(研)1分,甘草(炙,銼爲末)1分,天竺黃半兩(研)。 主治:傷寒躁悶,口乾時渴,狂言亂道。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