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開瞽散

六神開瞽散

LIU SHEN KAI G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0.2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7%
胃經 24%
心經 12%
肝經 12%
脾經 12%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六神開瞽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能清熱解毒,並能透達肌膚,消腫止痛。此功效有助於治療因熱毒上攻眼部所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2. 開竅醒神: 冰片芳香通竅,能開通經絡,醒神止痛,對於因風熱痰濁阻滯經絡所致的目昏不明、視物不清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冰片在六神開瞽散中可起到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作用,為治療目疾的常用藥材。

中藥方劑「六神開瞽散」中的「硼砂」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硼砂含有硼酸等成分,對於改善由於熱毒或腫脹引起的病症有顯著效果。在「六神開瞽散」中,硼砂的加入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熱毒,減少腫脹和疼痛,提升方劑的療效,使其在處理相關症狀時更具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六神開瞽散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兩類目疾:

  1. 內症(如目赤腫痛、痾癢):因臟腑失調或風熱內蘊所致,症狀較重者以清熱解毒、瀉火為主;輕者則偏重調和氣血、祛風止癢。
  2. 外障(如雲膜胬肉、赤白翳障):屬眼睛表面病變,治法側重退翳明目、腐蝕胬肉,兼活血散結。

功效涵蓋 清熱解毒、退翳消障、祛風止癢、活血止痛,適用於內外因素引起的多種眼疾。


組成邏輯推理與可能治療原理

方中三藥(五烹、龍砂、虎液)均需配伍冰片,推測為外用點眼散劑,核心邏輯如下:

1. 藥性與配伍

  • 冰片(龍腦香):辛涼走竄,能開竅醒神、清熱止痛,外用可穿透黏膜,促使藥物吸收,緩解腫痛瘙癢。
  • 三主藥推測(依古籍專條):
    • 虎液:可能屬「虎杖」或「熊膽」類苦寒藥(清熱解毒、瀉肝膽火),為內症重者主藥,針對熱毒熾盛。
    • 龍砂:或為「龍骨」或「硃砂」類(鎮靜收斂、退翳蝕肉),主治外障,借其礦物質特性消磨雲膜胬肉。
    • 五烹:可能為「五倍子」或「五靈脂」等(收斂止血、活血散瘀),輕症時調和氣血,佐治內外症。

2. 劑量調整原理

  • 內症重者(熱毒為主):虎液(清火)7分 + 龍砂(輔助退翳)3分 + 五烹(活血)2分。
  • 內症輕者(氣血失調):五烹(調和)5分 + 虎液(清餘熱)3分 + 龍砂(防轉外障)2分。
  • 外障重者(翳膜胬肉):龍砂(蝕腐)7分 + 虎液(清底熱)3分 + 五烹(防傷正)2分。

3. 外用機理

  • 點大眼角(避開黑睛):此處黏膜薄,利於藥物滲透;冰片助藥力上行,散瘀開閉。
  • 頻繁點藥:外障需持續腐蝕胬肉,內症則藉藥力壓制熱邪。

4. 整體治療思路

結合 「清熱—蝕腐—調血」 三階段:

  • 先以苦寒直折火毒(虎液);
  • 次用礦物藥攻逐翳障(龍砂);
  • 佐以收斂活血藥(五烹)防耗傷陰血,標本兼顧。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法 「辨症分級用藥」 的特色,針對病位深淺(內外)、病勢輕重,動態調配攻補比例。

傳統服藥法


五烹1兩,入冰片7分,龍砂1兩,入冰片1錢,虎液1兩,入冰片1錢3分。
凡目赤腫痛痾癢,俱系內症、重者,虎液為主,用7分;龍砂為輔,用3分;五烹為佐,用2分。如內症輕者,五烹為主,用5分;虎液為輔,用3分;龍砂為佐,用2分。凡雲膜胬肉、赤白翳障,俱系外障、重者,龍砂為主,用7分;虎液為輔,用3分;五烹為佐,用2分。
飯後,點大眼角,不可近黑珠,每日點10余次。
方中五烹、龍砂、虎液,各詳專條。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六神開瞽散, 出處:《眼科闡微》卷四。 組成:五烹1兩,入冰片7分,龍砂1兩,入冰片1錢,虎液1兩,入冰片1錢3分。 主治:目睛赤腫痛癢,雲膜胬肉,赤白翳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