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喉冰硼散

吹喉冰硼散

CHUI HOU BING PE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極寒 (0.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肝經 23%
胃經 15%
膽經 12%
心經 10%
脾經 10%
肺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吹喉冰硼散中包含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咽喉部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和腫脹,對咽喉炎、扁桃體炎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冰片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以使人神志清醒,同時也可以止痛止癢,對於因咽喉疼痛引起的呼吸不暢、口乾舌燥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吹喉冰硼散的組成中包含硼砂,主要是因為硼砂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特性。在中醫理論中,喉部疾病常常被認為是因為風熱侵襲或火毒上攻所致,導致喉嚨紅腫、疼痛、聲音嘶啞等症狀。硼砂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菌效果,能夠有效減輕喉部的腫脹與不適感,同時還能幫助清除喉部的病邪,促進恢復。此外,硼砂在傳統中醫中被使用於治療一些眼科及耳鼻喉科的疾病,進一步強化了其在吹喉冰硼散中作為重要成分的地位。因此,硼砂的加入不僅提升了方劑的療效,還使其在治療上具有更好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吹喉冰硼散中加入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殺菌: 膽礬性寒,味苦澀,具有燥濕、解毒、殺菌的作用,可有效抑制咽喉部的濕熱之邪,並殺滅致病細菌,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2. 收斂止痛: 膽礬還有收斂止痛的功效,能使咽喉黏膜收縮,減少分泌物,降低炎症反應,從而緩解疼痛,並防止炎症擴散。

因此,吹喉冰硼散中加入膽礬,可發揮其燥濕殺菌、收斂止痛的功效,有效治療咽喉炎等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吹喉冰硼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記載主治「白喉有外邪夾雜者」。
白喉古稱「喉痹」「纏喉風」,屬急症,多因疫毒(時行癘氣)或風熱邪氣壅結咽喉,致咽喉腫痛、黏膜出現灰白假膜,甚則阻塞呼吸。
「外邪夾雜」指病機可能兼風熱表證或熱毒化火,症見發熱、咽痛劇烈、痰涎壅盛等。此方為外用吹喉散劑,直接作用於局部,旨在清熱解毒、消腫祛腐、化痰開閉。

組成藥物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梅花冰片(3分)

    • 性辛涼,入心、肺經,傳統用於清熱止痛、開竅醒神。
    • 外用能透達黏膜深層,迅速抑菌消炎,緩解局部灼熱疼痛,破除痰瘀壅滯。
  2. 真西硼砂(1錢)

    • 甘鹹涼,歸肺、胃經,為喉科要藥。
    • 具清熱化痰、解毒防腐之效,能軟化黏膜分泌物(如假膜、痰涎),輔助冰片增強滲透,促進腐肉脫落、新肌再生。
  3. 真膽礬(5分)

    • 酸辛寒,有毒,入肝、膽經。
    • 外用可收濕斂瘡、蝕腐殺蟲,針對白喉假膜腐敗潰爛之處,協助剝離壞死組織,抑制疫毒擴散。
  4. 精燒燈心灰(1錢5分)

    • 燈心草煅炭後性平,傳統用於清熱利濕、斂瘡止血。
    • 能吸附黏膜滲出物,保護創面,並協同他藥緩解腫脹出血。

全方配伍邏輯

  • 清熱解毒為主:冰片、硼砂直折火毒,針對熱毒熾盛之本。
  • 祛腐生新為輔:膽礬蝕腐,硼砂柔化,燈心灰吸附穢濁,共除局部病理產物(假膜、痰痂)。
  • 協同增效:冰片引藥透達,硼砂緩和膽礬刺激性,燈心灰防止黏膜過度損傷,形成「攻毒不傷正」的局部治療體系。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外治直接作用病灶,迅速緩解咽喉閉塞之急:

  1. 抑菌抗炎:冰片、硼砂、膽礬對多種病原微生物(如白喉桿菌)有抑制效果。
  2. 機械性清除:藥物促使假膜軟化脫落,疏通呼吸道。
  3. 改善局部循環:辛涼藥性加速代謝,減少充血水腫。

綜論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就近祛邪」思維,針對白喉熱毒腐蝕黏膜的病理特徵,結合清解、蝕腐、保護三法,為古代喉科急救實用方。

傳統服藥法


梅花冰片3分,真西硼砂1錢,真膽礬5分,精燒燈心灰1錢5分。
上為極細末。
吹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白喉

相同名稱方劑


吹喉冰硼散, 出處:《喉科家訓》卷三。 組成:梅花冰片3分,真西硼砂1錢,真膽礬5分,精燒燈心灰1錢5分。 主治:白喉有外邪夾雜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