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浸酒

HUANG QI JIN JI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肝經 20%
膀胱經 11%
心經 10%
肺經 10%
脾經 7%
心包經 4%
膽經 4%
胃經 4%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心包經
膽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浸酒」方劑中,以黃耆作為主要藥材,原因如下: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酒性溫熱,能助藥力滲透,加強黃耆補氣固表之效,適合用於氣虛乏力、表虛易感、脾虛水腫等症。
  2. 溫通血脈: 黃耆入脾經,能健脾益氣,同時亦可溫通血脈,改善血液循環。酒性溫熱,能促進血液循環,二者結合,可改善因氣虛血瘀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黃耆浸酒」方劑中加入「萆薢」,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本,兼治濕痺: 黃耆補氣固表,萆薢則善於利水滲濕,二者合用,能補腎健脾,祛風除濕,對於因腎虛濕困所致的腰膝酸軟、肢體沉重、水腫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增強藥力,提升療效: 萆薢性溫,能促進黃耆藥性更好地發揮,使藥力更為強勁,有助於改善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等症狀,同時也能更好地抵禦外邪侵襲。

黃耆浸酒方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補氣效果: 黃耆補氣固表,但性偏溫燥,易傷津液。防風辛溫解表,能散寒祛風,同時又能助黃耆補氣,並兼具潤燥之效,避免黃耆單用燥烈傷津。
  2. 針對病症,提高療效: 黃耆浸酒多用於脾虛氣弱、體虛乏力等症。防風則能祛風散寒,對於風寒之邪導致的感冒、頭痛等症,有協同作用。二者合用,能更好地扶正祛邪,提高治療效果。

黃耆浸酒方劑中加入川芎,是為了協調藥性,達到更好的療效。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等功效,但其補氣之力較為強勁,易於燥熱,若單獨使用,容易出現上火等副作用。川芎性溫,味辛,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散風寒等功效,可緩解黃耆的燥熱之性,並有助於藥力通達周身。

因此,黃耆浸酒方劑中加入川芎,不僅可以補氣固表,同時也可以活血行氣,散風寒,使藥效更加平和,不易產生副作用。

黃耆浸酒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補氣活血之效: 黃耆性溫,補氣固表;川牛膝性微寒,活血通絡。二者搭配,可使黃耆補氣力量更強,同時避免過於燥熱,並藉由川牛膝活血通絡的作用,使補氣效果更能深入筋骨,達到溫補而不燥、行氣而不傷正的效果。
  2. 針對病症,促進療效: 黃耆浸酒主要用於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等症。而川牛膝具有通經活絡、利尿消腫的功效,可輔助黃耆補氣,同時針對氣血瘀滯、水腫等症狀,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黃耆浸酒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黃耆,並輔以其他多種中藥材共同炮製而成。其中,獨活作為配方之一,其使用有著深層的醫學考量。根據中醫理論,獨活性味苦、辛,溫,能袪風除濕,通絡止痛,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等症狀。黃耆則具有補氣固表、利水消腫的功效。兩者結合,獨活可以增強黃耆袪風濕的作用,尤其適合於那些因氣虛而導致的風濕性疾病患者。

此外,獨活還能夠調節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改善由免疫失調所引起的各種不適有很好的效果。黃耆與獨活搭配使用,不僅能夠提升整體的療效,還可減少單純使用黃耆可能出現的上火現象,使藥物作用更加和緩而持久。因此,在黃耆浸酒的配方中加入獨活,不僅是為了增強袪風除濕的效果,更兼顧了調理人體氣機平衡的目的,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黃耆浸酒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是山茱萸。山茱萸(山茱萸果)常用於中醫藥,具有滋陰、補腎的特性。其果實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提升活力。

在黃耆浸酒中,山茱萸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整體效果。首先,黃耆本身具有補氣、生血的作用,能夠增強體力和抵抗力。而山茱萸的不僅能補腎,還能拉回身體的陰陽平衡,並保護肝腎,促進新陳代謝,協調黃耆的補氣效果,有助於全身氣血的調和。

此外,山茱萸與黃耆的相互作用可以促進藥效的釋放,使其吸收更為充分,從而提高整體治療效果。因此,山茱萸在黃耆浸酒中扮演著重要的輔助角色,使得這個方劑在補益和調和上更為辯證。

黃耆浸酒方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本,增強酒效: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五味子性酸,味甘,具有斂肺滋腎、生津止渴之功效。二者合用,可增強黃耆的補氣固本作用,並有助於酒液的醇厚香濃,提升酒的品質。
  2. 滋陰補腎,平衡酒性: 黃耆補氣偏於燥熱,五味子則能滋陰補腎,使藥性趨於平和。在浸酒過程中,五味子可有效平衡黃耆的燥熱之性,避免酒性過於辛烈,使酒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黃耆浸酒 」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萆薢: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

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功效。

五味子: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主治功效

虛勞:身體虛弱,元氣虧損。

手足逆冷:手腳冰涼,即使在溫暖的環境中也無法回暖。

腳膝疼痛:腳膝關節疼痛,行走困難。

總結

中藥方劑「 黃耆浸酒 」由中藥萆薢、牛膝、川芎、獨活、防風、黃耆、山茱萸、五味子等多種中草藥組成,具有補氣益血、祛風散寒、溫經通絡等多種功效,主治虛勞、手足逆冷、腳膝疼痛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黃耆(去蘆頭)2兩,萆薢1兩半,防風1兩半(去叉),芎藭1兩半,牛膝(去苗)1兩半,獨活1兩(去蘆頭),山茱萸1兩,五味子2兩。
補虛。
上細銼。用生絹袋子貯之,以好酒2鬥浸,秋、冬五日,春、夏三日。
每日空腹溫取半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手腳冰冷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浸酒,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 組成:黃耆(去蘆頭)2兩,萆薢1兩半,防風1兩半(去叉),川芎1兩半,牛膝(去苗)1兩半,獨活1兩(去蘆頭),山茱萸1兩,五味子2兩。 主治:補虛。主治:虛勞。手足逆冷,腳膝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