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散

QING G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肺經 14%
肝經 12%
胃經 10%
心經 10%
膀胱經 8%
大腸經 5%
心包經 5%
小腸經 5%
三焦經 5%
腎經 5%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清肝散中包含白芍,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緩解肝鬱氣滯: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能疏肝解鬱、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心煩易怒、月經不調等症狀。清肝散主治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等症,白芍可協調肝氣,使其平穩和緩,避免肝火過旺。
  2. 滋陰養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效,能滋養肝陰,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陰虛症狀,如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同時,白芍也能改善肝血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進一步增強清肝散的功效。

清肝散方中使用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止痛解毒之功效,可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等症狀。清肝散常用於治療肝膽濕熱、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等症,防風可輔助清熱解毒,並散發熱邪,緩解眼部炎症。
  2. 引藥上行,透達病所: 防風善於走表,可引藥力上達頭面,疏通經絡,增強其他藥物治療眼疾的療效。清肝散主要針對肝膽溼熱導致的目赤腫痛等症,防風可將藥力引導至眼睛部位,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清肝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火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火解毒、清熱通便的功效。清肝散常用於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等症,而大黃能清泄肝火,消除熱毒,緩解症狀。
  2. 通腑泄熱:大黃能促進腸道蠕動,通便排泄,有助於體內熱毒的排出。肝火上炎常伴有便祕,大黃能通便泄熱,使肝火得以宣泄,達到清肝瀉火的目的。

清肝散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如下:

  1. 疏散風寒,清熱解毒: 羌活味辛、苦,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清熱解毒之功。清肝散以清熱解毒為主,而羌活可協助散發外感風寒,減輕肝臟熱毒。
  2. 通絡止痛: 羌活亦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肝經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頭昏、頭痛等症狀。清肝散中加入羌活,可增強其疏肝理氣、止痛止癢的作用。

總之,羌活在清肝散中發揮著疏散風寒、清熱解毒、通絡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肝經熱毒、氣血瘀滯等問題,提高療效。

清肝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清肝散中多用苦寒藥物,易傷脾胃,而甘草可緩解藥物的寒涼之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損傷正氣。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例如清熱瀉火藥物與甘草配伍,可使藥力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甘草亦有補氣益血的作用,可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病情的康復。

主治功效


清肝散

組成: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

小孩眼睛紅、腫、疼痛。

藥理作用:

本方具有清肝明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可以緩解肝經風熱,滋養肝血,改善肝臟功能。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的功效,可以祛除風熱之邪,緩解眼睛紅腫疼痛。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可以清熱瀉火,活血化瘀,緩解眼睛充血、腫脹疼痛。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可以祛除風寒濕熱之邪,緩解眼睛紅腫疼痛。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以清熱解毒,補益氣血,緩解眼睛紅腫疼痛。

臨牀應用:

本方主要用於治療小孩眼睛紅、腫、疼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5克,一日3次。

注意事項:

  1. 孕婦慎用。

  2. 服用本方期間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 服用本方後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就醫。

總結:

清肝散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清肝明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小孩眼睛紅、腫、疼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清肝散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清肝散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漏睛手心腳心發熱肺結核結膜炎耳聾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絲球腎炎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血尿眼睛紅痛小便疼痛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清肝散, 出處:《醫學集成》卷二。 組成:白芍、炒梔、丹皮、黃連、木通、滑石、甘草、車前。 主治:肝熱溺血。

清肝散, 出處:《幼科直言》卷五。 組成:柴胡、薄荷、陳皮、甘草、當歸、車前子、白茯苓、桔梗。 主治:小兒耳聾。

清肝散,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車前子3錢,黃柏3錢,甘草梢1錢,青皮1錢,木通2錢,澤瀉2錢。 主治:肝經氣滯,積熱而淋,莖中刺痛如刀割。

清肝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一。 組成:芍藥1分,防風(去叉)1分,大黃半兩(銼),羌活半兩(去蘆頭),甘草(銼)半兩。 主治:小兒目赤腫痛。

清肝散, 出處:《眼科全書》卷五。 組成:川芎5分,赤芍5分,白芍5分,黃芩5分,防風5分,荊芥5分,薄荷5分,知母5分,柴胡5分,前胡5分,甘草5分,山梔5分,桔梗5分,羌活5分,滑石8分,石膏8分,大黃8分,朴消8分。 主治:瞳仁乾缺外障。

清肝散, 出處:《眼科全書》卷三。 組成:當歸、赤芍、白芍、羌活、柴胡、前胡、知母、防風、荊芥、薄荷、黃芩、川芎、桔梗、甘草、石膏、滑石、枳殼、黃連。 主治:沉翳內障。因肝臟勞熱,眼前常見黑花,年久凝結成,其色青白,瞳仁若沉在水中,多年清淚黃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