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冬飲子

TIAN MEN DONG YI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6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腎經 21%
心經 16%
脾經 10%
肝經 7%
膀胱經 6%
心包經 5%
胃經 5%
肺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天門冬飲子」方劑中包含「天門冬」,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潤肺: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生津的功效。它能滋養肺陰,緩解肺燥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與飲子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潤肺止咳、清熱生津的效果。
  2. 益氣補虛: 天門冬亦有益氣補虛之效,能補益氣陰,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疾病恢復。在飲子中,天門冬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增強療效,改善患者體質。

天門冬飲子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滋陰降燥: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燥的功效。天門冬飲子主治陰虛火旺所致的燥熱咳嗽、口渴咽乾等症,知母可清瀉肺熱,滋養肺陰,達到潤肺止咳的效果。
  2. 配伍增效:天門冬性寒,滋陰潤肺,但單用難以清熱瀉火。知母與天門冬相配,一清一潤,相得益彰,更能有效地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的各種病症。知母亦可減輕天門冬的寒性,避免過於寒涼損傷脾胃。

「天門冬飲子」中的茺蔚子,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茺蔚子能夠幫助改善因熱毒所致的皮膚病變,如濕疹、瘙癢等症狀,與天門冬等藥材相配,可以增強整體的清熱解毒作用。

天門冬飲子中加入防風,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疏風散寒,調和營衛: 天門冬飲子以滋陰潤肺為主要功效,但有些患者可能伴有風寒之邪,導致氣機阻滯,影響藥效發揮。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解痙的功效,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到達病竈,改善氣血循環。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天門冬性寒,滋陰潤肺力強,但容易傷陽氣。防風性溫,可以起到溫陽散寒,協調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度損傷正氣,使藥效更溫和,更適合體質虛弱者服用。

因此,防風的加入,既能疏風散寒,改善氣機阻滯,又能協調藥性,溫和滋陰,提升天門冬飲子的療效,使其更適合於風寒兼夾陰虛的患者服用。

天門冬飲子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是為了 斂肺止咳固護元氣

天門冬性寒,滋陰潤肺,但單獨使用容易傷陽氣,而五味子性酸溫,味甘,入肺、腎經,具有 收斂肺氣,止咳化痰 的作用,可與天門冬相輔相成,避免寒涼之性傷及陽氣。

此外,五味子還有 益氣生津 的功效,可以補益脾肺之氣,使滋陰潤肺之效更佳,並能避免滋陰過度而出現虛寒之症。

天門冬飲子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利水滲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之功。天門冬性寒,入肺、腎經,滋陰潤燥,但較為偏寒,易損脾陽。茯苓可中和天門冬的寒性,避免損傷脾胃,並促進水液代謝,防止藥物滯留體內。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天門冬飲子主要用於治療陰虛燥熱,津液不足的病症,茯苓的加入可以協調藥性,使其更有效地發揮滋陰潤燥,清熱生津的作用。同時,茯苓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進一步促進疾病的康復。

「天門冬飲子」中的羌活,具有散風寒、止痛的作用。羌活能夠幫助改善因風寒侵襲導致的頭痛、關節疼痛等症狀,與天門冬等藥材相配,可以增強整體的散風寒作用。

天門冬飲子方中含有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扶正固本,增強體力:天門冬性寒,滋陰潤燥,但久服易傷陽氣。人參性溫,補氣益血,可補益元氣,平衡天門冬的寒性,防止其過度耗傷陽氣,避免出現脾胃虛寒、四肢乏力等副作用。

二、協同作用,相輔相成:天門冬滋陰潤肺,人參補氣益脾,二者配合使用,可滋陰補氣,潤肺健脾,改善肺虛氣弱、陰虛燥咳等症狀,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天門冬飲子主治功效分析

天門冬飲子的主要功效在於治療妊娠期間,因肝經風熱上攻眼目,導致的「轆轤轉關」症狀,主要表現為孕婦臨產之際,忽然兩眼失明,燈火不見,伴隨頭痛眩暈,項腮腫滿,頸部轉動困難,眼睛帶吊,視物模糊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1. 肝經風熱: 古代醫家認為,妊娠期間,孕婦多居火閣,衣著過暖,或飲食不當,如過食辛辣炙爆之物,容易導致胎熱內伏,肝經鬱熱。當熱邪上攻,則會影響眼部經脈,導致眼睛失明、轉動不靈。

  2. 陰液虧虛: 懷孕本身消耗陰液,而熱邪又會耗傷陰津,導致陰虛內熱。此時眼睛失養,則會出現失明、帶吊等症狀。

  3. 氣血不暢: 熱邪壅盛,影響氣血運行,導致眼部氣血瘀滯,經絡不暢,加重病情。

方劑組成與功效:

  • 天門冬、知母: 天門冬滋陰潤燥,養肺生津;知母清熱解毒,二者合用,可以滋陰清熱,緩解陰虛內熱之症,同時亦可潤澤眼目。
  • 茺蔚子: 茺蔚子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可以疏通肝經鬱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眼部循環。
  • 五味子: 五味子補益心脾,斂肺滋腎,有收斂之功,可輔助其他藥物共同作用,使熱邪得以疏散。
  • 防風: 防風祛風解表,散發風熱,可以協助清泄上攻之風熱,同時又能緩解頭痛等症狀。
  • 茯苓: 茯苓健脾利濕,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水濕,防止濕邪內生,並能提高藥物的吸收利用。
  • 羌活: 羌活祛風散寒,舒筋活絡,有助於疏通經絡,緩解因風邪引起的疼痛。
  • 人參: 人參補益元氣,提高整體免疫力,有助於病體的恢復。

綜合分析:

天門冬飲子通過滋陰清熱、疏肝理氣、祛風通絡、健脾益氣等多方面的作用,來達到治療妊娠期因肝經風熱上攻眼目所致的「轆轤轉關」症。方中各藥合用,既能清解熱邪,又能滋養陰液,更能疏通氣血,使眼部經絡通暢,從而緩解眼部不適,恢復視力。此方強調治療本證病因,屬於治標治本的治療方法。

傳統服藥法


天門冬(去心)1兩,知母1兩,茺蔚子1兩,防風(去蘆)半兩,五味子7錢半,茯苓(去皮)7錢半,川羌活(去蘆)7錢半,人參7錢半。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
大忌酒面、煎炙燒爆、雞、羊、鵝、鴨、豆腐、辛辣,一切毒物,並房勞及稍溫藥。如其不然,眼不復明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門冬飲子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的功效,但孕婦臨近分娩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相關疾病


暈眩頭痛腮腺炎梅尼爾氏病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天門冬飲子,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二四引《濟生·校正時賢胎前十八論治》。 組成:天門冬(去心)1兩,知母1兩,茺蔚子1兩,防風(去蘆)半兩,五味子7錢半,茯苓(去皮)7錢半,川羌活(去蘆)7錢半,人參7錢半。 主治:妊婦臨月,兩眼忽然失明,燈火不見,頭痛目暈,項腮腫滿,不能轉頸,其眼帶吊起,人物不辨,轆轤轉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