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化脾丸

神聖化脾丸

SHEN SHENG HUA P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4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肺經 19%
肝經 18%
胃經 18%
膽經 11%
大腸經 7%
三焦經 3%
腎經 3%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聖化脾丸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消積化瘀: 三稜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破氣消積、行血化瘀的功效。對於脾胃積滯、瘀血阻滯所致的腹痛、腹脹、食少納呆等症狀,三稜可以起到化解積滯、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2. 健脾益氣: 三稜入脾經,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改善消化不良、乏力等症狀。

因此,三稜在神聖化脾丸中起到消積化瘀、健脾益氣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體質。

神聖化脾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化濕: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化濕、消食導滯的功效。脾胃虛弱,運化失調,常導致食積停滯、濕邪內困,青皮能行氣化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達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2. 疏肝理氣: 青皮亦能疏肝理氣,肝氣鬱結,可影響脾胃功能,青皮能疏肝解鬱,使肝氣暢達,脾胃運化功能得以正常運作。

總之,青皮在神聖化脾丸中,一方面幫助健脾和胃,另一方面疏肝理氣,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神聖化脾丸中加入陳皮,是基於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陳皮性溫,味辛、苦,歸脾、肺經,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燥濕化痰的作用。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則易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陳皮可理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功能,改善這些症狀。此外,陳皮還能燥濕化痰,幫助脾胃排除溼邪,從而改善脾胃功能。

「神聖化脾丸」方劑中加入沉香,主要原因有二:

  1. 溫脾理氣: 沉香性溫,入脾、胃經,能溫脾陽、理氣止痛,對於脾胃虛寒、氣滯不暢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2. 行氣止痛: 沉香能行氣止痛,對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沉香在「神聖化脾丸」中,發揮溫脾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神聖化脾丸中加入木香,是基於其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脾胃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木香還能理氣解鬱,有助於改善因脾胃氣滯所導致的胸悶、心煩等症狀。

因此,神聖化脾丸中加入木香,旨在促進脾胃運化,緩解氣滯引起的各種症狀,達到健脾消食、行氣止痛的療效。

「神聖化脾丸」方劑中使用檀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芳香開胃:檀香氣味清香,可醒脾開胃,有助於增進食慾,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少、消化不良等症狀。

二、溫和安神:檀香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可緩解脾胃虛弱所致的失眠、心神不寧等症狀,並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態,提升生活品質。

此外,檀香性溫和,不會對脾胃造成刺激,適合用於脾胃虛弱者。

神聖化脾丸中加入檳榔,主要考慮其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

檳榔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其能消食導滯,行氣止痛,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化、腹脹腹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檳榔還具有驅蟲的作用,可以幫助清除腸道內的寄生蟲,進一步促進消化功能。因此,在神聖化脾丸中加入檳榔,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神聖化脾丸中含有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全蠍性寒,入肝經,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之效。 脾虛多伴隨肝氣不舒,導致氣機不暢,表現為腹痛、腹脹、肢體麻木等症狀。全蠍可疏肝解鬱,通調氣血,緩解脾虛導致的各種不適。
  2. 全蠍善於治風濕痺痛, 而脾虛易導致濕氣困阻,引起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全蠍可驅散風寒濕邪,通絡止痛,改善脾虛導致的風濕痺痛。

因此,全蠍在神聖化脾丸中起著疏肝解鬱、通絡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虛引起的各種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聖化脾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脾疳」,即因脾胃虛弱、乳食積滯所成之證,其特徵為:

  1. 積聚成塊:邪氣凝滯,氣血瘀結,形成有形之塊,位於「皮膜外者」(推測為皮下可觸及之硬結,或泛指體表可見之痞塊)。
  2. 熱象與營養失調:因積久化熱,故見發熱發渴;脾胃運化失職,故乳食不進,日久氣血虧虛而羸瘦。
  3. 頑固性:強調「服諸藥不效者」,說明此方針對病程較久、他法難治之積滯。

此方立意於「順氣進食」,先通後補,使積滯得化、氣機通暢,脾胃功能漸復。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行氣破積為主

  • 京三稜、廣茂(莪朮):皆苦辛溫,破血行氣、消積止痛,針對「積聚成塊」之有形實邪。炮製後緩其峻性,適合小兒。
  • 青皮、陳皮:一破一和,青皮疏肝破滯,陳皮理脾和中,合調肝脾氣機。
  • 沈香、木香、檀香:多香配伍,沈香降氣溫中,木香行脾胃滯氣,檀香散寒開胃,共解氣機壅塞。
  • 檳榔:下氣攻積,兼能驅蟲,契合小兒易夾蟲積之病機。

2. 通絡醒神為輔

  • 全蠍:走竄通絡,既助破積散結,又防久病入絡。
  • 腦子(冰片):辛香走竄,醒脾開竅,助諸藥透達病所。

3. 蜜丸與特殊服法

  • 煉蜜為丸:緩和峻藥之性,兼顧小兒脾胃。
  • 白曳刺馬溺送服:古法取馬尿(性涼降火)或童便(化瘀導下)類比,意在增強通降之力,使積滯從下而解。

治療次第

  • 首攻積:藉行氣破血藥推蕩積滯,使「便軟」而下。
  • 次緩消:二服後積漸消,避免過傷正氣。
  • 後調脾:三服病去七分,轉為「磨脾去積」,即健脾消積並行,標本兼顧。

此方體現「通因通用」之法,針對脾疳之實滯,以峻藥緩投、層層遞進,終達「積去脾自健」之效。

傳統服藥法


京三稜(炮)5錢,廣茂(炮)5錢,青皮(去白)5錢,陳皮(去白)5錢,沈香2錢,木香3錢,檀香2錢半,檳榔2錢半,腦子半錢,全蠍2錢。
順氣進食。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2-4歲者3丸;5-8歲者5丸;9-13歲者7丸,食前用白曳刺馬溺半盞,水中浸後送下。服後食積推下便軟,2服後漸消,3服去病7分,然後用藥磨脾去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行氣化痰、消積化滯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脾疳。脾疳是小兒脾胃功能失調,導致脾胃積聚痰濁,形成積塊,阻礙脾胃運化,出現發熱發渴、乳食不進、日漸羸瘦等症狀。本方具有行氣化痰、消積化滯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小兒脾疳。但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年老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神聖化脾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引《德勝堂方》。 組成:京三棱(炮)5錢,廣荗(炮)5錢,青皮(去白)5錢,陳皮(去白)5錢,沉香2錢,木香3錢,檀香2錢半,檳榔2錢半,腦子半錢,全蠍2錢。 主治:順氣進食。主治:小兒脾疳。積聚成塊,在皮膜外者,發熱發渴,乳食不進,日漸羸瘦,服諸藥不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