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賽寶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組成之一是牽牛子。牽牛子(學名:Semen Pharbitidis)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主要因其具有潤腸通便、利尿消腫的功效。此藥材含有有效成分如牽牛子苷和生物鹼,能夠推動腸道蠕動,增強消化功能,對於便祕癥狀具有良好調理作用。
此外,牽牛子還被認為有助於清熱解毒,通過其利尿特性,有助於減輕水腫及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從而達到調理身體的效果。在祕傳賽寶丹中,牽牛子的存在能夠協同其他藥材的作用,增強整體方劑的治療效果。總的來說,牽牛子在祕傳賽寶丹中的使用,體現了中醫藥方劑搭配的智慧,通過各藥材特性相互補充,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提升治療效果。
祕傳賽寶丹中包含木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能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胸腹脹滿、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 健脾開胃:木香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賽寶丹的組成中,可能還包含其他具有行氣、健脾、消食等功效的藥材,與木香共同發揮協同作用,以達到治療目的。
祕傳賽寶丹中包含檳榔,主要是利用其消積導滯的功效。檳榔性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驅蟲殺蟲的功效,能治療食積腹脹,瀉痢腹痛,蟲積腹痛等症狀。
賽寶丹通常用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積食停滯等問題,檳榔的加入能促進消化,排除積滯,達到健脾開胃,消食導滯的效果。
「祕傳賽寶丹」方劑中包含「雷丸」,其主要原因如下:
- 驅蟲止癢:雷丸性寒,味苦,具有驅蟲止癢的功效,可治療因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濕疹等,這與賽寶丹的功效相符,可有效緩解病患的皮膚症狀。
- 消腫止痛:雷丸亦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可針對因蟲咬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皮膚腫痛進行治療,這也是賽寶丹的功效之一。
因此,雷丸作為「祕傳賽寶丹」的組成成分,有助於提升其驅蟲止癢、消腫止痛等功效,進一步達到治療目的。
祕傳賽寶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賽寶丹多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而陳皮能疏肝理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緩解上述不適。
2. 和中開胃:陳皮氣味芳香,能開胃消食,增進食慾。賽寶丹中加入陳皮,可增強藥效,提高藥物療效,使患者更容易接受藥物治療。
祕傳賽寶丹中加入青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健胃之功效。賽寶丹可能針對肝脾氣滯、脘腹脹痛等症狀,青皮能幫助行氣止痛,緩解患者不適。
- 疏肝理氣: 青皮善於疏肝理氣,能解鬱散結,對於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賽寶丹可能包含疏肝理氣的功效,青皮的加入可以增強其療效。
「祕傳賽寶丹」方劑中加入三稜,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 三稜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賽寶丹多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而三稜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經血通暢,緩解疼痛。
2. 行氣止痛: 三稜還可以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有顯著效果。賽寶丹中可能還包含其他具有行氣止痛功效的藥材,與三稜共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祕傳賽寶丹中包含莪朮,主要原因如下:
- 消積化滯: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積滯、食積不化、脘腹脹痛等症狀,莪朮能有效促進消化,化解積滯,緩解不適。
- 活血化瘀: 莪朮還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莪朮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因此,祕傳賽寶丹中加入莪朮,可有效改善消化不良、腹部脹痛、跌打損傷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祕傳賽寶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仁齋直指方論》與《育嬰家祕》記載,祕傳賽寶丹具有「追蟲取積,神效」之功效,主要針對蟲積病症。其組成藥物及作用機理分析如下:
組成藥物及作用:
牽牛子: 瀉水逐飲,消腫散結。牽牛子味苦寒,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能清除腸道積滯,並可消除水腫。其瀉下作用有助於驅除腸道寄生蟲,並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
木香: 行氣止痛,調中導滯。木香辛溫,能行氣止痛,溫中和胃,尤其針對脾胃氣滯引起的腹痛、脹滿等症狀有效。在驅蟲過程中,可緩解蟲體活動引起的腸胃不適。
檳榔: 驅蟲消積,利水消腫。檳榔味辛溫,具有驅蟲、消積、利水的作用,是驅蟲方劑中的常用藥物。其對蛔蟲、絛蟲等腸道寄生蟲有較強的殺滅作用。
雷丸: 驅蟲消積,清熱解毒。雷丸味苦甘,性平,功能驅蟲消積,清熱解毒。其對多種腸道寄生蟲有效,並能清熱解毒,減輕蟲積引起的炎症反應。
陳皮: 理氣健脾,燥溼化痰。陳皮味辛溫,能理氣健脾,燥溼化痰。它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並有助於消除痰濕,改善腸道環境。
青皮: 疏肝破氣,消積化滯。青皮味苦辛,性溫,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的功效,能疏通肝氣,促進氣血運行,並輔助消滅腸道積滯。
三稜: 破血行氣,消積止痛。三稜味辛,性溫,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的作用,尤其針對血瘀氣滯引起的腹痛有效。 在治療蟲積過程中,可促進瘀血的消散。
莪術: 破血消癥,行氣止痛。莪術味辛,性溫,功能與三稜相似,具有破血消癥,行氣止痛的功效,協同三稜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
治療原理:
祕傳賽寶丹的治療原理是多靶點綜合治療蟲積病症。方中藥物分工明確,協同作用:
- 驅蟲: 檳榔、雷丸等藥物直接殺滅或驅除腸道寄生蟲。
- 消積: 牽牛子、檳榔、青皮、三稜、莪術等藥物消除腸道積滯,改善消化功能。
- 理氣: 木香、陳皮等藥物調理脾胃氣機,緩解腹痛、脹滿等症狀。
- 活血化瘀: 三稜、莪術等藥物促進血瘀消散,減輕炎症反應。
通過以上多種作用機制,祕傳賽寶丹可以有效治療由腸道寄生蟲及積滯引起的腹痛、脹滿、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 《育嬰家祕》中提到小兒蟲積常因飲食不當導致,而此方劑的組成恰好能針對飲食不當造成的積滯及蟲積進行治療。 藥物配伍的整體性,使藥效得到互補和增強,達到治療蟲積的功效。
綜上所述,祕傳賽寶丹是一個針對蟲積病症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是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達到驅蟲、消積、理氣、活血化瘀的目的,從而達到治療蟲積的功效。 其藥物組成充分體現了古代醫家對病症的精準把握和藥物配伍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黑醜10兩(取頭未4兩,,分二處),木香(末)半兩,錫灰(醋炒,末)1兩,檳榔(取淨末)2兩,(分二處),雷丸(取淨末)2兩(分二處),陳皮(取未)半兩,青皮(取末)半兩,3稜(醋炒)1兩,莪朮(醋炒)1兩。
上為細末,再用使君子二兩 ,鶴蝨、皂角各一兩 ,三味用水二碗,煎至一盞,用粟米一合,布包在藥內煮,將熟起手,用黑醜末二兩法起,次用檳榔末一兩 ,再用雷丸末一兩盡,再用木香、錫灰、三稜、莪朮、陳皮、青皮等末盡後,再一用雷丸,二用檳榔,三用醜末蓋在外,陰乾。
每服3錢,四更時候用冷茶吞下,復睡至天明,不可洗手、洗面、吃湯物,待取下或蟲或積,惡毒滯氣,並原藥下盡,方可用冷水洗面。其藥未下,寧耐片時,見其藥下,再用藥食補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賽寶丹, 出處:《直指附遺》卷五。 組成:黑醜10兩(取頭未4兩,分2處),木香(末)半兩,錫灰(醋炒,末)1兩,檳榔(取淨末)2兩(分2處),雷丸(取淨末)2兩(分2處),陳皮(取未)半兩,青皮(取末)半兩,三棱(醋炒)1兩,莪朮(醋炒)1兩。 主治:追蟲,取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