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4%
心經 4%
小腸經 4%
膀胱經 4%
腎經 4%
膽經 4%
三焦經 2%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秘傳賽寶丹

整體功效

追蟲,取積。

主治

蛔蟲病

用於蛔蟲病,可驅除蛔蟲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八:「秘傳賽寶丹,治蛔蟲病,其效甚捷。用牽牛子、木香、檳榔、雷丸、陳皮、青皮、三稜、莪朮,各等分,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一日三次。小兒服三丸,亦空心服。」

傳統服藥法

黑醜10兩(取頭未4兩,,分二處),木香(末)半兩,錫灰(醋炒,末)1兩,檳榔(取淨末)2兩,(分二處),雷丸(取淨末)2兩(分二處),陳皮(取未)半兩,青皮(取末)半兩,3稜(醋炒)1兩,莪朮(醋炒)1兩。
上為細末,再用使君子二兩 ,鶴蝨、皂角各一兩 ,三味用水二碗,煎至一盞,用粟米一合,布包在藥內煮,將熟起手,用黑醜末二兩法起,次用檳榔末一兩 ,再用雷丸末一兩盡,再用木香、錫灰、三稜、莪朮、陳皮、青皮等末盡後,再一用雷丸,二用檳榔,三用醜末蓋在外,陰乾。
每服3錢,四更時候用冷茶吞下,復睡至天明,不可洗手、洗面、吃湯物,待取下或蟲或積,惡毒滯氣,並原藥下盡,方可用冷水洗面。其藥未下,寧耐片時,見其藥下,再用藥食補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牽牛子、木香、檳榔、雷丸、陳皮、青皮、三稜、莪朮組成。牽牛子、木香、檳榔、雷丸均有驅蟲作用,陳皮、青皮、三稜、莪朮均有行氣消積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追蟲、取積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賽寶丹, 出處:《直指附遺》卷五。 組成:黑醜10兩(取頭未4兩,分2處),木香(末)半兩,錫灰(醋炒,末)1兩,檳榔(取淨末)2兩(分2處),雷丸(取淨末)2兩(分2處),陳皮(取未)半兩,青皮(取末)半兩,三棱(醋炒)1兩,莪朮(醋炒)1兩。 主治:追蟲,取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檳榔枳殼丸

相似度 76%

開胸順氣丸

相似度 75%

四賢串

相似度 66%

檳榔丸

相似度 66%

木香檳榔丸

相似度 66%

尋蟲散

相似度 66%

紅衣大炮

相似度 66%

百鍾丸

相似度 64%

神仙導水丸

相似度 6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