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退熱和血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涼血解毒:桃仁性平,味苦甘,入心、肺、肝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涼血解毒之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對於熱毒壅滯、血瘀阻絡導致的發熱、腫痛等症狀,桃仁能起到良好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
- 配合藥性,增強療效:退熱和血湯通常用於治療熱毒壅滯、血瘀阻絡導致的發熱、腫痛、口渴、便祕等症狀。桃仁的活血化瘀功效,能配合其他藥材,如黃芩、赤芍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退熱和血湯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的功效。退熱和血湯主要針對熱毒壅滯,血瘀阻絡所致的發熱、疼痛等症狀,紅花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幫助熱毒排出,並緩解疼痛。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紅花與其他藥材配合,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與生地黃、丹皮等涼血藥材配合,可加強清熱涼血的作用;與當歸、川芎等活血藥材配合,可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
退熱和血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對於熱病高熱、心煩不眠、口渴咽乾、小便赤澀等症狀,梔子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熱證。
- 活血止痛:梔子不僅能清熱瀉火,還能活血止痛。對於熱毒瘀血導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梔子能清熱解毒並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綜上所述,退熱和血湯中加入梔子,不僅能清熱瀉火,緩解熱證,還能活血止痛,減輕疼痛,達到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療效。
退熱和血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通便排毒之功效。對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發熱、口渴、便祕、舌苔黃膩等症狀,大黃可有效清熱解毒,促進腸道蠕動,使熱毒隨便排出體外。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大黃亦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血瘀阻滯而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大黃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流,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總而言之,大黃在退熱和血湯中發揮清熱解毒、瀉火通便、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是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發熱、便祕、疼痛等症狀的重要藥物。
「退熱和血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補血、潤腸通便之功效。其藥性偏涼,可清熱涼血,緩解因熱毒瘀滯所致的發熱、口渴、舌苔黃膩、血瘀等症狀,有助於退熱。
- 活血化瘀: 當歸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利於清除體內熱毒,從而達到退熱的目的。
因此,當歸在「退熱和血湯」中既能清熱涼血,又能活血化瘀,可有效改善發熱、血瘀等症狀,達到退熱和血的功效。
退熱和血湯中加入柴胡,是基於其解表疏肝、清熱解毒的功效。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其善於疏散肝氣,調和氣機,並可清熱解毒,對於外感風熱、肝氣鬱結所致的發熱、頭痛、胸悶、脅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退熱和血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熱病,兼有血瘀者。柴胡的加入既可疏散外邪,又可調和肝氣,使血行通暢,進一步達到退熱和血的效果。
「退熱和血湯」方劑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阻滯所致的發熱、疼痛等症狀,川芎能起到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 升陽舉陷,清熱解毒: 川芎還具有升陽舉陷的功效,能幫助提升陽氣,改善氣血循環,進而達到退熱解毒的作用。
總而言之,川芎在「退熱和血湯」中發揮著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以及升陽舉陷,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達到退熱和血的治療目的。
退熱和血湯中使用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赤芍味苦、寒,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退熱和血湯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導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血瘀等症狀,赤芍能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患者的熱毒症狀。
- 活血化瘀:赤芍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退熱和血湯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伍使用,如丹參、桃仁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的作用,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退熱和血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退熱和血湯常用於治療熱病血瘀、胸悶氣滯,青皮可幫助疏通肝氣,改善胸悶氣短,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青皮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熱病血瘀容易導致局部疼痛、腫脹,青皮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退熱和血湯」
退熱和血湯是中藥方劑之一,其組成包括桃仁、紅花、梔子、大黃、當歸、柴胡、川芎、赤芍、青皮等。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其能改善經期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等病症,緩解腸燥、促進消化道分泌,加速腸道排放,促進呼吸道分泌物分泌,擴張呼吸道,降低咳嗽氣喘。桃仁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多種藥效,包括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紅花有助於刺激子宮收縮、增強子宮張力,促進月經來潮,緩解痛經,調節月經不調、閉經等症狀。它還具有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可緩解瘀血積聚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此外,紅花還能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氣血運行,常被用於治療癥瘕積聚、心腹瘀痛、跌打損傷等症狀。在清熱涼血方面,紅花可清熱解毒,緩解熱鬱血瘀引起的斑疹色暗、熱毒瘡瘍等症狀。然而,紅花活血化瘀作用較強,孕婦及有出血傾曏者應謹慎使用,宜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其止血功效主要基於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常與其他止血中藥同用。梔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熱證,如心煩、失眠、心悸、口渴、黃疸、發熱、小便短赤、吐血、衄血、便血等。梔子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梔子苷和梔子酸,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達到治療效果。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柴胡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它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青皮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適用於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等症狀。青皮還可以消積化滯,降氣止痛,常與山楂、神麴、麥芽等同用,以增強消積化滯之功。青皮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悶脹滿、呃逆等氣滯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退熱和血湯」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主治婦女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桃仁5分,紅花5分,山梔5分,大黃(酒洗)5分,當歸尾1錢,柴胡1錢,川芎7分,赤芍藥7分,青皮7分。
上(口父)咀。水煎熟,食前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及月經量過多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退熱和血湯, 出處:《杏苑》卷六。 組成:桃仁5分,紅花5分,山梔5分,大黃(酒洗)5分,當歸尾1錢,柴胡1錢,川芎7分,赤芍藥7分,青皮7分。 主治:瘦人因瘀血脅下痛,寒熱多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