蓯蓉飲

CONG RONG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7%
大腸經 17%
心經 14%
肺經 10%
腎經 7%
小腸經 3%
膽經 3%
胃經 3%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小腸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蓯蓉飲中包含肉蓯蓉,乃因其藥性溫和,功效卓著,與方劑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以達到最佳療效。

肉蓯蓉性溫,味甘,入腎、大腸經,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之功效。其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生地、當歸等,共同發揮滋陰補腎、養血潤腸之效,用於治療腎虛陽痿、腰膝酸軟、腸燥便祕等症,相得益彰。

蓯蓉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為補血要藥,能補血養血,活血行血,與蓯蓉一同使用,可增強補腎壯陽的功效,改善因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乏力等症狀。
  2. 調和藥性: 蓯蓉性溫燥,而當歸性溫和,加入當歸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蓯蓉燥性過強,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使其更溫和有效地發揮補腎壯陽的作用。

蓯蓉飲中加入生地黃,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清熱: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之效。蓯蓉飲主要針對熱證,如陰虛火旺、熱病傷津等,生地黃可有效清熱瀉火,滋養陰液,緩解熱證所致的口渴、便祕等症狀。
  2. 配伍增效:生地黃與蓯蓉等藥材配伍,可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蓯蓉性溫,偏於補腎壯陽,生地黃則偏於滋陰清熱,兩者相互配合,可達到陰陽調和、寒熱平衡的效果,更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蓯蓉飲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蓯蓉飲主要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症狀,而桃仁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腎虛導致的血液循環不暢,促進腎氣恢復。
  2. 潤腸通便: 蓯蓉飲中加入桃仁,還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腎虛常伴有腸燥便祕,桃仁的潤腸通便功效可以緩解便祕症狀,促進腸道蠕動,使藥物更易吸收,提高治療效果。

蓯蓉飲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蓯蓉性滑潤,容易滑腸,陳皮可健脾胃,助其吸收,避免滑腸過度。
  2. 調和藥性:蓯蓉性寒,陳皮性溫,兩者搭配可中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更易於人體吸收。同時,陳皮的理氣作用,也能使蓯蓉的滋陰潤燥功效更加顯著。

蓯蓉飲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腸通便: 火麻仁性平味甘,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緩解蓯蓉滋補性強,易致燥熱的副作用,避免便祕。
  2. 滋陰降火: 火麻仁亦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可輔助蓯蓉滋補腎陰,達到陰陽平衡,更適合體質偏燥熱者使用。

火麻仁與蓯蓉相輔相成,有助於提升藥效,並改善服用者的身體狀況。

蓯蓉飲中加入鬱李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潤腸通便: 鬱李仁性味甘平,入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之效。蓯蓉飲以滋補腎陰、潤腸通便為主要功效,而鬱李仁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潤腸通便作用,改善便祕症狀。

二、利水消腫: 鬱李仁還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水腫等症狀。蓯蓉飲中常加入一些利水消腫的中藥,如澤瀉、茯苓等,而鬱李仁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利水消腫作用,更全面地改善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蓯蓉飲中加入柏子仁,主要考量其 安神定志潤腸通便 的功效。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脾、腎經,具有 養心安神潤腸通便 的作用,可緩解因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腸燥便祕等症狀。

蓯蓉飲本身以蓯蓉為主藥,具有 補腎壯陽潤腸通便 等功效,而柏子仁則可以 協同蓯蓉,加強其 安神定志潤腸通便 的作用,使方劑更加完善,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蓯蓉飲」,主要成分是:肉蓯蓉,當歸,生地黃,桃仁,陳皮,火麻仁,鬱李仁,柏子仁, 主治功效是:腎陰不足:腎陰是指腎臟的陰液,包括腎精和腎水,具有滋養腎臟、調節水液代謝、維持電解質平衡的作用。腎陰不足是指腎陰虛虧,陰虛火旺,導致腎臟功能減退,出現一系列症狀。

兩尺脈弱:尺脈是指寸關尺三部脈象中的尺部脈象,位於手腕的尺側。尺脈弱是指尺部脈象微弱、遲緩、無力,表示腎臟功能虛弱。

大便祕:大便祕是指大便乾結、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等症狀。大便祕多由腎陰不足、腸胃燥熱、津液虧損等因素引起。

柏子仁具有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火麻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等傳統代功效。

肉蓯蓉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鬱李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等傳統代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蓯蓉飲」,主要成分是:肉蓯蓉,當歸,生地黃,桃仁,陳皮,火麻仁,鬱李仁,柏子仁, 主治功效是:腎陰不足:腎陰是指腎臟的陰液,包括腎精和腎水,具有滋養腎臟、調節水液代謝、維持電解質平衡的作用。腎陰不足是指腎陰虛虧,陰虛火旺,導致腎臟功能減退,出現一系列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蓯蓉飲具有滋陰補腎、潤腸通便的功效,適合於腎陰不足、兩尺脈弱、大便秘的患者服用。但是,蓯蓉飲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便溏等。因此,在服用蓯蓉飲之前,最好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蓯蓉飲, 出處:《證治寶鑑》卷七。 組成:蓯蓉、當歸、地黃、桃仁、陳皮、麻仁、鬱李仁、柏子仁。 主治:腎陰不足,兩尺脈弱,大便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