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搐鼻通頂散中加入蜈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通鼻竅,止頭痛: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散風解毒的功效。對於因風寒阻滯鼻竅、頭部經絡不通而引起的鼻塞、頭痛等症狀,蜈蚣能有效疏通鼻竅,散風止痛,起到通鼻竅、止頭痛的作用。
2. 驅風鎮痙:蜈蚣有較強的鎮靜作用,可有效緩解因風邪入侵、氣機逆亂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對於因風邪上擾而引起的鼻竅不通、頭痛伴隨抽搐等症狀,蜈蚣可以起到驅風鎮痙的作用,使患者症狀得到緩解。
搐鼻通頂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通鼻竅、止鼻塞: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風止痛的功效。其能通利鼻竅,散風止癢,對於因風寒、風熱引起的鼻塞、鼻淵、鼻涕過多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 疏風止痛: 搐鼻通頂散主治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全蠍具有疏風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患者的頭部疼痛、鼻腔不適等症狀。
搐鼻通頂散中添加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通竅止痛: 滑石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利水道、解毒消腫之功效。對於因熱毒上攻,鼻竅不通,頭痛脹痛等症狀,滑石可清熱解毒,利濕通竅,起到止痛通鼻的作用。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滑石常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例如與辛涼解表藥物配伍,可以增強其清熱解表之效;與活血化瘀藥物配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鼻腔局部血液循環,進一步達到通竅止痛的效果。
搐鼻通頂散中使用芒硝,主要是利用其通利鼻竅和清熱解毒的功效。
芒硝味苦鹹,性寒,入肝、胃、膀胱經。其具有瀉下、消腫、通便、軟堅散結等功效。在鼻竅不通、頭痛、鼻流膿涕等症狀中,芒硝可通過清熱解毒,消散鼻腔炎症,通利鼻竅,達到緩解鼻塞,改善頭疼的目的。此外,芒硝還可清熱化痰,對於由熱毒引起的鼻塞、頭疼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搐鼻通頂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有二:
- 通竅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肺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其香氣可直達鼻竅,能有效疏通經絡,解除鼻塞、頭痛等症狀,達到通竅止痛的效果。
- 消腫散結: 乳香亦能消腫散結,對於因瘀血阻滯導致的頭部腫痛、鼻塞等症狀,可起到消散腫塊、緩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乳香」在「搐鼻通頂散」中起到通竅止痛、消腫散結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鼻塞、頭痛等症狀。
搐鼻通頂散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竅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瘀血阻滯而導致的鼻塞、頭痛等症狀,沒藥能疏通經絡,活血止痛,改善鼻竅通氣,緩解頭部疼痛。
- 補益精血: 沒藥性溫,能補益精血,對於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鼻塞、頭痛等症狀,沒藥能補益氣血,增強抵抗力,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搐鼻通頂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通鼻竅,止頭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通竅止痛之功效。其芳香走竄之性,可通達上焦,疏散風寒濕邪,暢通鼻竅,緩解鼻塞、頭痛等症狀。
- 祛風止痙,安神定志: 川芎還能祛除風邪,平息肝風,止痙攣,並可安神定志,改善因肝風內動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
綜上所述,川芎在「搐鼻通頂散」中可起到通鼻竅、止頭痛、祛風止痙的功效,與方劑整體治療目的相一致。
搐鼻通頂散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邪上擾,導致鼻塞不通、頭頂脹痛等症狀,石膏能清熱降火,解除熱邪對鼻竅和頭部的阻滯,達到通竅止痛之效。
- 涼血止血: 石膏亦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因熱邪傷血,導致鼻衄、頭疼等症狀,石膏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緩解症狀。
綜上所述,石膏在搐鼻通頂散中,發揮著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治療因熱邪上擾、熱邪傷血引起的鼻塞不通、頭頂脹痛等症狀,具有重要意義。
「搐鼻通頂散」方劑中包含「細辛」,主要原因如下:
- 通鼻竅,開竅醒神: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開竅醒神之功效。對於因風寒阻滯鼻竅、頭昏腦脹等症狀,細辛能有效疏通鼻竅,改善頭部氣血循環,達到醒神開竅之效。
- 祛風散寒,止痛止癢: 細辛亦具有祛風散寒之效,對於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細辛能有效驅散寒邪,緩解症狀。其止痛止癢之效,亦能緩解鼻腔瘙癢,改善鼻塞不適。
「搐鼻通頂散」方劑中使用藿香,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解暑化濕: 藿香味辛、性涼,具有解暑化濕、止嘔止瀉的功效。該方劑可能用於治療暑濕內侵、鼻塞頭脹等症狀,藿香可清熱解暑,化解濕氣,緩解鼻塞、頭脹等不適。
- 芳香通竅: 藿香氣味芳香,具有芳香通竅、開竅醒神的功效。此方可能用於治療鼻竅不通、頭昏腦脹等症狀,藿香可通過芳香之氣,開通鼻竅,使鼻通氣暢,緩解頭昏腦脹。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搐鼻通頂散】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偏正頭痛」及「眼目昏暗、暴赤甚者」。古籍記載其通過鼻腔給藥,利用藥物辛香走竄之性,直達頭面諸竅,迅速開通鬱閉。
- 偏正頭痛:包含單側(偏頭痛)或雙側(正頭痛),多因風邪上擾、氣血瘀滯或痰濁阻塞清竅所致。
- 眼目昏暗、暴赤:指急性眼紅腫痛伴視物模糊,屬風熱壅盛或血瘀目絡之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祛風通絡止痛
- 金頭蜈蚣、全蠍:蟲類藥性善走竄,搜風通絡,解痙止痛,針對頑固頭痛及風邪入絡。
- 細辛、川芎:辛溫上行,散風寒、通鼻竅,活血行氣,改善頭面氣血循環。
清熱瀉火消腫
- 石膏、滑石:性寒沉降,清熱瀉火,石膏兼解肌表之熱,滑石利濕導熱下行。
- 盆消(芒硝):清熱軟堅,助瀉火毒,緩解目赤腫痛。
活血化瘀散結
- 乳香、沒藥:氣味辛香,活血散瘀、消腫定痛,針對氣滯血瘀型頭痛及目絡瘀阻。
芳香開竅引經
- 藿香葉:芳香化濁,醒脾開竅,助藥物上行頭目。
- 眼目加味(青黛、薄荷葉):青黛清肝瀉火,薄荷疏散風熱,強化治眼功效。
治療原理:
- 透過「搐鼻」給藥,使藥性經鼻黏膜吸收,直達頭面諸竅,快速發揮「通頂」(開通巔頂氣機)之效。
- 結合「祛風、清熱、活血」三法,風邪外散、火熱得瀉、瘀阻得通,則頭痛目赤自緩。
- 蟲類藥與辛香藥共奏「搜剔通絡」之功,尤宜病程纏綿、痛勢劇烈者。
此方體現中醫「上病下取,外治內效」思維,以局部用藥調節整體氣機,針對急症實證設計。
傳統服藥法
金頭蜈蚣2個,全蠍2個,滑石5錢,盆消2錢半,乳香1錢,沒藥1錢,川芎1錢,石膏1錢,細辛半錢,藿香葉半錢。
治眼,加青黛、薄荷葉各1錢。
上為極細末。
搐或蘆管貯之,以鼻吸上,日3-5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用量宜慎。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搐鼻通頂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七十引《經驗秘方》。 組成:金頭蜈蚣2個,全蠍2個,滑石5錢,盆消2錢半,乳香1錢,沒藥1錢,川芎1錢,石膏1錢,細辛半錢,藿香葉半錢。 主治:偏正頭痛,及眼目昏暗,暴赤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