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豉葛根湯

CONG CHI GE G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8)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肺經 25%
膀胱經 16%
心經 8%
小腸經 8%
三焦經 8%
脾經 7%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蔥白在蔥豉葛根湯中,主要發揮解表散寒之效。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止咳之功。葛根性涼,味甘,入脾經,善解肌熱、生津止渴。而豉類藥物如黃豆芽等,則具有解表透邪、利濕解暑之效。

蔥白與葛根、豉類藥物相配伍,可使藥效相輔相成,達到解表散寒、解肌透邪、生津止渴的效果,適用於外感風寒,症見惡寒發熱、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

蔥豉葛根湯中加入淡豆豉,主要原因如下:

  1. 解表散寒,宣肺利氣: 淡豆豉性微寒,入肺、胃經,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利氣之功效。蔥豉葛根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而淡豆豉可以幫助驅散外寒,緩解鼻塞、咳嗽、發熱等症狀。
  2.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淡豆豉還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可以協助葛根解表散寒,並減少因感冒引發的發熱、頭昏、四肢痠痛等症狀。

因此,淡豆豉在蔥豉葛根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可以幫助解表散寒,還可以輔助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感冒的效果。

蔥豉葛根湯中加入葛根,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肌發汗,疏風散熱:葛根具備解肌發汗的功效,能夠將體內的風寒邪氣發散出去,配合蔥豉的辛溫解表作用,共同達到疏風散熱的效果。對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葛根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清解體內積熱,同時滋陰生津,緩解口渴咽乾等症狀。在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情況下,葛根的清熱解毒作用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蔥豉葛根湯」之主治功效分析

蔥豉葛根湯,源自《增訂通俗傷寒論》及《重訂通俗傷寒論》,其組成簡潔,僅由蔥白、淡豆豉、葛根三味藥物構成,卻能針對特定病機發揮獨特療效。此方劑主要針對「傷寒瘥後,伏熱未盡,復感新邪」的病證。

病機分析

所謂「傷寒瘥後,伏熱未盡」,指的是先前罹患傷寒,雖已痊癒,體內仍殘留有餘熱未清。此時,若復感外邪(如風寒、風濕等),則易引發疾病復發。此時的病邪,兼具新感外邪和體內餘熱的特點,因此臨牀表現較為複雜。

臨牀症狀

此方主治的症狀主要有:

  • 頭痛發熱: 因外邪侵襲,正邪相爭,導致發熱,頭部亦受影響而疼痛。
  • 惡風或惡寒: 表明患者體表仍有衛氣不固,對外界風寒敏感,故有惡風或惡寒的表現。此處的惡寒可能非單純的寒邪所致,亦可能與體內餘熱鬱遏有關。
  • 舌燥口渴: 說明體內有熱象,熱邪耗傷津液,導致口渴、舌乾。
  • 或兼咳嗽: 肺氣受影響,或因熱邪灼肺,或因痰飲內伏,而出現咳嗽症狀。

此外,古籍中亦提到,若兼風邪,則脈象浮緩;兼濕邪,則脈象濡數;兼寒邪,則脈象緊或浮數,以此可作為辨證之參考。

治療原理

蔥豉葛根湯的治療原理在於「解表散邪,兼清餘熱」。其組成藥物的功效如下:

  • 蔥白: 蔥白辛溫,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之效。可幫助機體驅散體表的新感風寒,疏通衛氣,使邪有出路,緩解惡風或惡寒的症狀。
  • 淡豆豉: 淡豆豉性味苦寒,能疏風解表、除濕消食、和胃化痰。其能助蔥白解表,且具清熱除濕之效,可助於清除體內的餘熱。此外,淡豆豉還能和胃化痰,兼顧肺氣,改善咳嗽症狀。
  • 葛根: 葛根性涼,具有升陽解肌、清熱生津、止渴除煩之功。此藥能提升陽氣,疏解肌肉中的邪氣,又能清解體內餘熱,生發津液,緩解舌燥口渴等症狀。

三藥合用,共同發揮解表散邪、清解餘熱、生津止渴之效。

加減應用

古籍中亦提到此方劑可根據病情加減應用:

  • 加薄荷、連翹殼: 加強疏散風熱的功效。
  • 加羌活、蘇葉: 針對寒邪較重,骨節疼痛者,可加強散寒止痛之效。
  • 加花粉、知母: 針對體內熱象較重者,可加強清熱生津之功。
  • 加光杏仁、前胡、桔梗: 針對咳嗽症狀明顯者,可加強止咳化痰之效。

總而言之,蔥豉葛根湯雖組方簡單,卻能針對傷寒癒後,餘熱未盡,復感新邪的複雜病機,發揮解表散邪、清熱生津之功效。其組方思路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為臨牀提供了重要的治療參考。

傳統服藥法


鮮蔥白2枚,淡豆豉3錢,生葛根1錢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風熱感冒,症見頭痛發熱、惡風或惡寒、舌燥口渴、或兼咳嗽等。若有發熱、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較重者,可在本方中加入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之品;若有口乾、煩躁、失眠等症狀較重者,可在本方中加入生地、麥冬等養陰生津之品。

相關疾病


咳血頭痛咳嗽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痲風 [漢生氏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怕冷口乾口渴怕吹到風

相同名稱方劑


蔥豉葛根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卷十一。 組成:鮮蔥白2枚,淡豆豉3錢,生葛根1錢半。 主治:傷寒癒後,伏熱未盡,復感新邪,頭痛發熱,惡風或惡寒,舌燥口渴,或兼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