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黑丸中加入香附,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活血止痛的功效。大黑丸用於治療癥瘕積聚、腹痛、經閉等病症,香附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緩解疼痛,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藥物直達病竈。
- 消積化瘀: 香附還有消積化瘀之效,可幫助消解積聚於體內的瘀血,改善血液循環,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癥瘕積聚的目的。
大黑丸方劑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青皮性辛溫,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大黑丸常用於治療肝胃不和、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青皮可以幫助疏通肝氣,緩解肝胃不和,進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 消食導滯,降逆止嘔:青皮亦具消食導滯、降逆止嘔的功效。大黑丸中常會配伍一些具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藥材,青皮的加入可以促進脾胃消化功能,避免藥物在胃中停留過久,造成嘔吐等不適。
大黑丸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大黑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濕凝滯導致的腹痛、泄瀉等症,陳皮可以理氣健脾,促進消化,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二、調和藥性:陳皮性溫,可以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之氣過於傷脾胃。同時,陳皮還能起到行氣散結的作用,促進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和利用。
大黑丸方劑中加入使君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殺蟲止癢: 使君子味甘、性溫,具有驅蟲止癢之效。對於蛔蟲、蟯蟲等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瀉、皮膚瘙癢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 消積化滯: 使君子能消食積,化滯氣,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
因此,在治療蟲積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的大黑丸方劑中加入使君子,可起到驅蟲、消積、止癢等多重功效。
大黑丸方劑中包含檳榔,主要是利用其 消積導滯 的功效。檳榔性味辛溫,入胃、大腸經,能 消食積、驅蟲、行氣止痛。
對於脾胃虛弱、食積停滯導致的腹脹、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檳榔可以幫助 消化食物、排除積滯,達到治療效果。
大黑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大黑丸中常含有性寒、苦、燥的藥物,甘草可緩解這些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避免藥物過於寒涼,使藥性更平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二、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等功效,可以增強大黑丸整體的療效。例如,甘草與其他藥物一起,可以加強止痛、消腫、解毒等功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大黑丸方劑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大黑丸主治熱毒熾盛、心煩口渴、神志不清、舌絳苔黃等症狀,黃連可清瀉心胃之熱,降火解毒,緩解熱毒對機體的損害。
- 抑菌止瀉:黃連亦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能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有助於治療腸胃濕熱引起的腹瀉、痢疾等症狀。大黑丸方劑中,黃連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合使用,可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大黑丸」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大黑丸方劑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水濕停滯所致的腹瀉、水腫等症。白朮可以健脾益氣,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同時利水滲濕,幫助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達到治療目的。
-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 白朮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協調藥性,增強療效。例如,白朮與茯苓、蒼朮等藥材配伍,可以加強利水消腫的效果;與黨參、黃芪等藥材配伍,可以增強補氣健脾的效果。因此,白朮在「大黑丸」方劑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黑丸」方劑中含有「蓬莪朮」的主要原因有二:
- 消積化滯:蓬莪朮味辛、苦,性溫,具有消食積、化瘀滯的功效。其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並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胃腸道積滯,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
- 理氣止痛:蓬莪朮入脾、胃經,具有理氣止痛的作用。其能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疼痛,並能行氣止痛,緩解胃痛、腹痛等症狀。
因此,蓬莪朮在「大黑丸」方劑中,能有效地解決積滯不化、氣機阻滯等病症,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大黑丸方劑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大黑丸常用於治療食積腹痛、消化不良等症,山楂的加入可以幫助脾胃消化食物,改善積滯。
- 活血化瘀:山楂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大黑丸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山楂的加入可以協同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
綜上,山楂的加入可以提高大黑丸的消食化積和活血化瘀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主治功效
大黑丸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大黑丸,又名保和丸,其組成包含香附、青皮、陳皮、使君子、檳榔、甘草、黃連、白朮、蓬莪朮、山楂等多味中藥,綜觀《陳氏幼科祕訣》所載,其主要針對小兒痢疾,尤擅長處理痢疾日久、病邪深入之複雜情況,並能處理兼有虛實寒熱等複雜病機。
治療原理
大黑丸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疏肝理氣,消食化積: 方中香附、青皮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陳皮健脾化痰、和胃,使君子、檳榔、山楂則消食化積,諸藥合用,可改善因肝氣鬱結、脾胃運化失常導致的食積、腹脹等症狀,為痢疾的治療奠定基礎。
清熱燥濕,解毒止痢: 黃連清熱燥濕、涼血解毒,可清除腸道內積熱、濕熱,並能緩解血痢。配合白朮的燥濕利水,進一步加強其清熱燥濕止痢之功效。
活血化瘀,破癥消積: 蓬莪朮具有破癥消積、活血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痢疾日久所致的氣滯血瘀,促進病邪的排出,並能緩解疼痛。
健脾益氣,扶正祛邪: 白朮具有補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可幫助恢復脾胃功能,加強機體抵抗力。甘草調和諸藥,並有清熱解毒之功。
綜合施治,多途並舉: 大黑丸的配伍並非單純的清熱止痢,而是綜合考慮了患兒的整體狀況,既能消食導滯、清除病邪,又能理氣活血、扶正祛邪,使身體機能恢復正常。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大黑丸主要針對以下幾種情況:
小兒痢下純血: 古文提及「小兒七八歲下純血」,指出大黑丸可用於治療以痢下純血為主要症狀的痢疾。此類病症,常因濕熱積滯腸道、損傷脈絡,導致下血。
痢疾日久不愈,病邪深入: 古文提到「痢久不瘥,後變為瘧」,以及「瘧變為痢,邪自外而深入五臟,此症難治」,明確指出大黑丸可用於治療病程較長、病情複雜的痢疾,此類痢疾往往不僅僅是單純的濕熱積滯,還可能夾雜氣滯血瘀、脾虛等情況。
痢久虛弱: 在痢疾的治療過程中,若出現「力倦氣少惡食」等虛弱症狀,大黑丸可與人參、白朮、當歸等補虛藥配合使用,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作為輔助用藥,配合治療: 古文中可見大黑丸常與木香餅、四物湯、補中益氣湯等方劑配合使用,體現其作為輔助用藥,加強其他方劑療效的作用。
總之,大黑丸並非單純的止痢劑,而是綜合考慮了病邪與正氣的狀況,以消食導滯、清熱燥濕、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為原則,達到治療痢疾的目的,尤其適用於小兒痢疾病程較長,病情複雜的情況。
傳統服藥法
夏枯草(煅存性)。
上為末,面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黑丸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黑丸,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夏枯草(煅存性)。 主治:風熱痰。
大黑丸, 出處:《陳氏幼科秘訣》。 組成:炒香附1兩,炒厚朴5錢,醋炒青皮5錢,陳皮5錢,使君子5錢,檳榔5錢,醋炒三棱5錢,炒甘草5錢,炒神曲1兩,黃連(薑汁炒)1兩,炒麥芽1兩,土炒白朮1兩,醋炒蓬朮1兩,山楂1兩半。 主治:小兒痢下純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