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萬靈散

神仙萬靈散

SHEN XIAN WAN LI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19%
胃經 16%
心經 15%
肝經 14%
大腸經 6%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腎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萬靈散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其主要活性成分為綠原酸、木犀草苷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可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並能降低機體的炎症反應。

因此,神仙萬靈散中加入金銀花,旨在通過其清熱解毒功效,治療因外感風熱引起的各種病症,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同時也可緩解炎症反應,促進機體恢復。

「神仙萬靈散」方劑中包含皁莢,乃取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之效。皁莢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其皁苷成分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有效緩解腫痛、消散瘀血。

此外,皁莢亦能潤腸通便,對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便祕、腹脹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因此,將皁莢納入「神仙萬靈散」,有助於整體方劑發揮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之功效,達致治病救人、強身健體之效。

「神仙萬靈散」方劑中包含「穿山甲」,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 活血通絡: 穿山甲性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古人認為穿山甲能打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因此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血瘀腫痛等疾病。

二、 祛風除濕: 穿山甲亦具祛風除濕之效,可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濕疹等疾病。

然而,近年來隨著穿山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藥用價值也飽受爭議。因此,使用穿山甲需謹慎,應以其他替代藥物代替,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神仙萬靈散中包含白芷,主要有以下原因:

  1. 通竅止痛:白芷具有通鼻竅、止痛的作用,可有效緩解鼻塞、頭痛等症狀,對於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鼻炎等疾病有良好療效。
  2. 祛風解表:白芷味辛、性溫,具有一定的祛風解表功效,能疏散風寒,緩解發熱、惡寒、咳嗽等症狀,對於外感風寒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疾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神仙萬靈散中含有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神仙萬靈散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煩渴口乾等症狀,天花粉可以起到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的作用,緩解病患的症狀。
  2. 利濕消腫:天花粉還具有利濕消腫的功效,可以幫助利水通淋,治療溼熱蘊結、小便不利等病症。神仙萬靈散可能也用於治療與濕熱相關的病症,天花粉的利濕功效可以幫助改善病患的症狀。

神仙萬靈散是一種具有多種療效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甘草。甘草在中醫中被譽為「藥材之王」,其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潤肺止咳以及抗炎的特性。首先,甘草能增強其它藥材的功效,協調方劑的整體效果,使其更為和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其次,甘草具有潤肺化痰的特性,非常適合用於治療因痰熱引起的咳嗽和呼吸道問題。此外,甘草還具有解毒的功能,能夠緩解某些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讓患者更易於接受治療。因此,在神仙萬靈散中加入甘草,不僅能夠增強其療效,還能保護患者的身體,讓整體治療更加安全有效。特別是在臨牀應用中,甘草的加入更是使方劑的應用範圍得以擴展,成為中醫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神仙萬靈散」方中含有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補血養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功效,可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血液生成,有助於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病症,例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四肢乏力等。
  2. 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當歸亦具有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病,以及便祕等腸胃問題。

因此,在「神仙萬靈散」中加入當歸,旨在綜合其多重功效,以達到整體的治療效果。

神仙萬靈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解表: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癢的功效。此方可能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等症,防風能有效緩解風邪入侵所致的各種不適。
  2. 疏散風熱:防風除了祛風解表,亦可疏散風熱,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等。因此,神仙萬靈散中包含防風,或能同時起到祛風解表和疏散風熱的作用,達到治療多種風邪病症的效果。

神仙萬靈散中包含藿香,主要原因如下:

  1. 化濕解暑:藿香性辛溫,具有化濕解暑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暑溼感冒、中暑、嘔吐腹瀉等症。
  2. 理氣止痛:藿香還具備理氣止痛功效,能緩解氣機阻滯引起的胸悶腹脹、胃痛等症狀。

神仙萬靈散通常用於治療濕熱、暑濕、感冒等症,藿香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化濕解暑、理氣止痛功效,提高其治療效果。

「神仙萬靈散」中包含「赤芍」,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赤芍性苦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其能有效緩解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在「神仙萬靈散」中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
  2. 清熱解毒: 赤芍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熱毒對人體的傷害。在「神仙萬靈散」中,赤芍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效果。

總之,赤芍在「神仙萬靈散」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各種因瘀血阻滯、熱毒侵襲導致的疾病。

「神仙萬靈散」方劑中含有乳香,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此方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有助於傷口癒合。
  2. 止痛生肌:乳香還具有止痛生肌的功效,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導致的疼痛,乳香能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綜上所述,乳香在「神仙萬靈散」方劑中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神仙萬靈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獨特的藥性與功效: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味苦,性溫,入肝、脾經。其活血化瘀之效,能有效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2. 生肌斂瘡,止血止痛: 沒藥亦具生肌斂瘡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並止血止痛,對於外傷出血、潰瘍久不癒合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

因此,神仙萬靈散中加入沒藥,旨在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提高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仙萬靈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發背疔瘡,一切惡瘡」,針對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的瘡瘍腫毒。發背為背部癰疽重證,疔瘡則屬毒邪深竄之險症,二者皆因火毒熾盛、氣血不暢而生。本方旨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托毒排膿,使邪有出路,瘡瘍得消。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

  • 金銀花(銀花):為君藥,性甘寒,清解血分熱毒,為治瘡癰要藥。
  • 天花粉:清熱生津,助銀花瀉火解毒,兼潤燥以緩瘡毒灼痛。

2. 活血散結、潰堅排膿

  • 穿山甲:性走竄,專攻瘡瘍膿成未潰之症,疏通經絡瘀滯。
  • 皂角針:銳利透膿,引毒外泄,促進瘡腫潰破。
  • 當歸尾、赤芍藥:活血化瘀,調暢氣血,助消腫止痛。
  • 乳香、沒藥:散瘀定痛,生肌斂瘡,為外科血瘀疼痛之良配。

3. 祛風透邪、消腫止痛

  • 防風、白芷:辛散透表,祛風除濕,既能宣散外邪,又可引藥達表。
  • 藿香:化濕醒脾,兼防熱毒夾濕,避免濕熱膠結難解。

4. 調和藥性、緩急護正

  • 甘草節: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取其「節」者,尤擅消瘡毒。
  • 黃耆(氣虛者加):益氣托毒,助正氣驅邪外出,適用於久病氣虛之癰疽難愈者。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關鍵

  • 攻補兼施:以清熱解毒為主,輔以活血通絡,使毒去瘀散。久病加黃耆,體現「扶正祛邪」之法。
  • 內外並治:內服配合酒煎,酒性辛熱,助藥力通行血脈;服後飲酒、覆被取汗,使邪從汗解,瘡毒隨膿而泄。
  • 動靜結合:穿山甲、皂角針主動破潰,乳沒定痛生肌,動靜相宜,促瘡癒合。

此方整體峻猛而不伐正,適用於實熱瘡瘍,體現中醫「以消為貴」之外科思路,然須辨證為陽證熱毒方可投用。

傳統服藥法


銀花1兩半,皂角針半兩,穿山甲半兩,白芷半兩,天花粉半兩,甘草節半兩,當歸尾半兩,防風半兩,藿香半兩,赤芍藥半兩,乳香(別研)3錢,沒藥3錢(另研)。
久病氣衰者,加黃耆半兩。
上(口父)咀。每服1兩,與水1盞、無灰好酒1盞同入於砂石器內,瓷碟蓋口,紙條糊縫,文武火煎至重車行10里遠,藥香為度。熱服。藥後飲好酒數杯,厚衣被,汗出為效。滓再煎服。病重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毒性,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萬靈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九。 組成:銀花1兩半,皂角針半兩,穿山甲半兩,白芷半兩,天花粉半兩,甘草節半兩,當歸尾半兩,防風半兩,藿香半兩,赤芍藥半兩,乳香(别研)3錢,沒藥3錢(另研)。 主治:發背疔瘡,一切惡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